国内外标准化战略分析及其发展方向,中国经济论文.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国内外标准化战略分析及其发展方向,中国经济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内外标准化战略分析及其发展方向,中国经济论文.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国内外标准化战略分析及其发展方向,中国经济论文随着经济发展的全球化,技术沟通经、济交往,打破了原有的疆界,构成了全球范围的大生产和大流通,因此全球化经济发展浪潮把标准化推上了战略地位。技术标准既能够成为促进国际经济沟通的催化剂,又能够成为人为设置的贸易壁垒,得标准者得天下,谁把握了标准,谁就在本行业中拥有 话语权 。1 背景随着标准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主要发达国家纷纷把争夺和主导国际标准作为国际经济竞争的首选策略。发达国家在相关国际机构中争夺国际标准的起草权、介入权和领导权的竞争也随之展开,其白热化程度同商品市场相比毫不逊色。融入经济全球化,中国面临着愈加严峻的竞争,中国只要从仅负责
2、加工制造、装配环节等全球生产价值链的低端逐步向拥有产品开发、品牌、核心技术、标准等高端环节转移,才能在全球竞争中把握主动。因而,必须鼓励创新,把握核心技术,注重制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标准,采取标准化战略,将核心技术、知识产权、标准进行有机的结合,充分发挥组合效应,建立自主的国家创新体系,进而实现产业和经济的跨越式发展。【表1】2 国外分析2.1 主要发达国家标准化战略终极目的是实现本国经济利益最大化主要发达国家之所以把争夺国际标准制高点作为战略核心,是由于控制和争夺国际标准能够为本国带来很大的经济效益。标准化每年为德国带来 160 亿欧元的经济效益,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 1%,标准化对经济的奉献
3、率为 2.7%,是专利对经济奉献率的 9 倍。2.2 将国际标准化战略放在整个标准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积极介入国际标准化以英、法、德为主的西欧国家一直将很多精神和时间放在国际和区域标准化活动上,企图长期控制国际标准化的技术大权,并且不遗余力地把本国标准变成国际标准。2.3 争夺国际标准主导权成为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的战略选择发达国家千方百计地在国际标准化活动中争取主动权、发言权,并竭力在国际标准中反映本国的要求,具体表现出本国利益,千方百计地争夺制定国际标准的主导权。2.4 财政支持与标准经费市场化运作有机结合西方发达国家每年都提供大量财政拨款及专项资金,如欧盟布置标准化经费到达了7亿欧元,
4、平均每项标准 10 万欧元;美国 2002 年仅对美国标准技术研究院 ( NIST) 的拨款就达 7 亿美元;日本每年标准化经费预算为 60 亿日元 ,约合 4.5 亿元人民币 , 用于国际标准化活动的经费占 60%。2.5 与现行的或潜在的介入者建立伙伴和战略联盟关系强大的技术气力和区域联盟是将技术标准推向国际标准的关键因素之一。欧盟标准化战略强调要进一步扩大欧洲标准化体系的参加国 ( 现有19 个国家 , 估计到 2018 年发展到 25 个国家 )。美国要与更多国家的标准化机构和标准化团体建立联盟。日本也试图通过建立亚洲区域联盟将日本和亚洲的标准推向国际。2.6 战略施行中将重点放在与社
5、会生活相关的重点领域发达国家将信息技术、环境保卫、资源循环利用、制造技术和产业基础技术等领域作为战略的重点。日本在信息技术标准化领域,优先实现支撑电子商务、电子等的安全管理技术、密码技术、IC 卡、多媒体技术等的标准化。美国和加拿大等国将健康、安全、环境等方面作为标准化战略的重点领域。2.7 重视新型国际标准化人才的培养发达国家注重培养熟悉 ISO/IEC 国际标准审议规则并具有专业知识的人才 , 对国际标准化人才的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 首先英语水平要高;还要有渊博的知识,光是该领域的技术或标准化的专家还不够,还要把握整个国际技术和经济状况的动向以及与该技术有关的国外企业和产业的动向,懂得
6、该领域企业与产业的发展战略和有关国家的政策策略等。3 国内分析3.1 技术壁垒对我们国家的影响及我们国家的对策中国参加 WTO 后关税壁垒取消,但各国利用技术贸易壁垒 (TBT) 即通过增加产品的技术标准指标来阻止中国产品的大量进口。据统计,现行我们国家的国家标准中,采用国际标准的比率缺乏40%,而我们国家有 60% 的出口企业遭遇过国外技术壁垒,每年由此造成的直接和潜在的经济损践约500 亿美元。在这种情况下,2002 年我们国家科技部提出 人才、专利和技术标准三大战略 。3.2 主导型的标准化管理体制我们国家现行标准化体制的特点是 主导 ,(标准化法确立了机构在我们国家标准化工作中的绝对主
7、导地位。主导型的标准化管理体制不能发挥体制中其他主体的作用和积极性,标准化成为对企业的要求,而不是企业的自觉需求,企业在标准化活动中处于被动的地位。3.3 行政型国家标准化管理机构我们国家标准化管理机构实行的是各部门负责各自行业的标准化管理体系,由于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都是部门发布,发布标准的各部门互不从属,使得同类产品的标准、内容互相矛盾以致冲突。加之部门利益的存在,使得各标准间的协调特别困难。3.4 作用发挥远未到位的行业协会我们国家现有的行业协会由于性质、地位、职能不明确,法制不健全,管理体制与关系不顺,行政化倾向较重,本身建设不到位等先天性问题,尚不完全具有民间自律性行业组织功能。由于我
8、们国家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的体制不完善,不能在标准化活动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企业也就失去了成为标准化活动主体的重要渠道。3.5 采用国际标准率低截止 2004 年底,我们国家总的采标率为 43.8%,等同采用和修改采用的占 24%;采标率最高的是石化行业,接近 50%;最低是煤炭行业,只要 2%。我们国家主要的工业行业的采标率仅为 21%,假如扣除采用国外先进标准部分,采用国际标准的比率不到 10%。当前美国和英国、德国等欧盟发达国家的国际标准采用率已达 80%,日本制定的国家标准更有 90% 以上是采用国际标准。3.6 标准制修订周期长国外工业发达国家的标准编制周期短,一般为 1 2 年。而我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文化交流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