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生军事教育训练的主要问题、成因及加强对策,军事训练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防生军事教育训练的主要问题、成因及加强对策,军事训练论文.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国防生军事教育训练的主要问题、成因及加强对策,军事训练论文当下,国防生已经成为我军干伍的重要来源。经过十余年发展,国防生选拔培养工作已逐步迈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随着依托培养工作的不断深切进入,国防生的培养教育,十分是军事教育训练中存在的矛盾与问题愈加凸显。本文在对部分国防生签约高校和国防生进行调研访谈的基础上,对国防生军事教育训练的基本现在状况及其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为提高国防生培养质量提供参考。1 国防生军事教育训练现在状况1. 1 军事教学内容和时间布置(国防生教育管理规定明确指出,国防生军政训练计划由军区级单位军训、宣传等部门会同高校制定。当前签约高校国防生的军事教育训练基本
2、由各驻校选培办根据总部与上级主管业务部门的要求,制定军事训练大纲和施行计划,作为国防生军政教育训练的根据。从调研情况看,国防生一般都提早半月或与普通学生同时入学,参加学校统一组织或为国防生单独组织的军训; 国防生四年在校期间统一布置 13门军政课程,华而不实军事理论知识课程基本布置在双休日、暑期进行,也有的签约高校将部分军事理论课程纳入高校的教学计划,统一布置。军事技能训练主要利用入学教育、双休日、暑期集中训练、见习等进行教育训练,由承训单位组织训练与考核。国防生日常军事训练由选培办制定计划,利用早操、双休日等进行队列、体能训练,一般每周布置 2 3 次。有的高校选培办布置较多,天天布置军事训
3、练,还有的高校,如河北科大等,每周四下午、周六全天为军事训练时间,第八学期布置一次军政训练月活动 ( 毕业综合演练) ,集中进行思想教育、军事理论、法规常识、军事技能、考核总结等军政教育训练 ( 4 5 月) 。除此之外,部分选培办不定期组织国防生到驻地、院校参观见习,或聘请的战士或军校教员对国防生军事训练进行指导。1. 2 训练管理方式各签约高校对国防生一般施行军事化管理,基础教育与专业教育由专业院系负责。也有的签约高校根据专业院系施行分散化管理,选培办在组织军事教育训练或基地训练时施行集中管理。一般高校有 1 名领导专门负责协调国防生教育训练工作,与军方合作,成立军事教学机构,负责国防生军
4、事教育训练。有的高校编有国防教育学院或后备军官学院等管理单位,负责学生的日常管理,施行模拟连管理形式,由学员自主管理,以加强国防生指挥管理能力。1. 3 军事训练条件建设为保障国防生军事教育训练的开展,各高校主要是提供公共教学训练场地设施供国防生军事训练,部分高校还为国防生建设专用训练场,建有器械、障碍等训练设施,用于国防生军事基础训练;在军事训练教学资料建设上,各大区选培办根据国防生教育管理规定的训练内容,组织编写或选购院校的教育训练教学资料,用于国防生教育训练。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大部分高校国防生的军事教育训练由选培办负责或聘请驻地院校教员,部分军事技能训练课程如轻武器射击、战术基础等牵涉武
5、器装备操作的课程一般利用暑期或到见习等机会由相关院校的教员或骨干指导教学。1. 4 军事训练的质量控制为保证国防生军事训练质量,加强军事训练经过控制与考核评估,签约高校基本根据国防生教育管理规定,课程教学根据高等院校的必修课施行考核与登记。军事训练内容由选培办每年组织施行考核,在暑期集中进行的军事科目训练一般由承训单位组织施行考核,并将考核成绩移交给高校选培办。部分军区等单位为加强国防生军事训练质量控制,每年由军区级单位组织军事素质考核,进而提高国防生军事教育训练质量,催促驻高校选培办的训练工作。2 国防生军事教育训练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2. 1 国防生军事教育训练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2. 1.
6、1 教育训练内容设置不合理根据 (关于加强国防生军政训练和任职培训工作的施行意见来落实国防生的理论学习,主要围绕打牢军政理论基础,突出抓好政治理论和军事基础理论课程的学习,由签约高校纳入教学计划,采取课堂讲授和个人自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时间不少于 120 学时,华而不实集中授课不少于 80 学时。日常训练主要以共同条令、体能、队列训练为主。三年级以上国防生增加相应科目教学法训练,主要利用早操和双休日等课余时间进行; 早操每周 2 次,每次半小时; 其他课余时间训练每周一般 3 h。由此能够看出,国防生军事教育训练的内容相对还是较多。但从调研的实际情况来看,大部分签约高校并没有把国防生的军事
7、教育训练纳入高校的课程建设体系, (关于建立依托普通高等教育培养制度的决定也只对高校的权利和义务作了总体要求,而对工作中的详细职责还没有明确。参军事教育训练内容来看,有的比拟陈旧,如军事高技术概述; 有的与任职培训院校军事教育训练课程穿插,如军事思想、战争简史等。参军事教育训练的组织形式看,有的高校选培办只抓入学训练、暑期强化训练等一些大的军事训练,对日常训练疏于管理,导致早操、双休日等训练时间不能落实。2. 1. 2 教育训练组织困难当前,国防生的军事训练,多在不影响学校正常教学的前提下,布置在双休日或寒暑假进行,且一般由学员模拟连组织,由于时间、场地、师资等方面得不到有效的保障,组训者本身
8、能力水平制约,训练的组织难度大,训练时间、训练内容和效果无法得到很好的落实。同时由于高校的选培办人力有限,依托承训单位军事教学气力薄弱,加之国防生分布在不同的专业院系和年级,无法实现国防生分年度分层次训练。另外由于军事教育训练内容的创新性不够,难以知足国防生广泛的求知欲,不能充分激发其学习热情,也给军事教学训练组织造成一定的难度。2. 1. 3 教育训练条件缺乏军事教育训练由于其特殊性,实践性的教学训练是提高国防生军事素质的主要渠道,需要建设相应配套的训练设施,以知足教育训练的基本要求。当前高等院校与签订了依托培养协议,尽管部分高校也建立了国防生军政训练基地,如河北科大、山东理工等高校建有专用
9、训练场地,但高等院校主要还是致力于普通大学生的培养,对国防生军事教育训练的投入有限。各种训练场地、器材保障还不到位,十分是装备器材请领渠道不畅,致使军事技能科目等课程和内容的训练无法展开。同时,由于国防生的教学训练时间相对集中,参训人员较多,导致有的军事基础教学训练达不到教育训练的基本要求,大多数只能进行简单的早操、队列训练及军事理论课教学,而轻武器射击、战术基础等课程则在高校无法施行。2. 1. 4 教育训练效果较低国防生是生长的重要来源,其培养目的不仅要具备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专业技术能力,而且要具有较高的政治素养和军事素质基础,为的岗位任职奠定基础,由此对国防生军事教育训练提出很高的要求
10、。但是当前国防生的军事教育训练在课程设置、师资气力以及检查控制等各方面与培养目的的要求尚有较大差距,如有的高校对国防生军事教育训练标准执行不严、教育训练内容漏训较多、考核评价标准不高等。导致国防生军事理论素养薄弱,军事基础技术水平较低,适应紧张生活的能力较差,与信息化建设对军官任职能力的要求不相适应的矛盾异常突出。2. 2 国防生军事教育训练问题的原因分析2. 2. 1 培养目的定位偏高国防生培养的目的定位应是严格遵循国家教育方针,根据对国防生培养的总体要求,培养 政治坚定、作风过硬、纪律严明、素质优良 的后备。文武兼备是国防生培养的目的,第一任职能力是培养工作的重点,还要求国防生毕业以后,能
11、与的任职需务实现无缝对接,十分是思想素质、军事素质、组织管理能力和专业技能上具有明显的优势。因而国防生能否迅速融入工作实际,第一时间胜任任职岗位,军事素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在教育实践经过中,军地双方对培养目的的理解存在一定分歧,十分是在课程设置、军事训练组织、教学管理形式这些详细的业务工作上,有着不同的标准,因此导致各校培养出的国防生军事素质良莠不齐。2. 2. 2 教育训练的师资气力缺乏师资气力的缺乏,构造相对不合理,是制约国防生军事教育训练质量的重要原因,当前国防生军事教育训练的师资气力主要由选培办人员、高校老师、临时聘请军校或战士担任。由于外聘教员大多数采用周末集中授课,教学时数
12、和教学质量难以有效保证; 驻校选培办人员固然具有一定的军事实践经历体验,但是其军事理论知识相对薄弱,授课深度不够; 地方高校教员专业知识能力强,缺乏工作经历,不能将专业知识与工作需要有机结合,经常使军事教学脱离实际,这也影响国防生的培养质量。2. 2. 3 教育训练效果控制困难军事教育训练是有计划、有组织的教学活动,具有知识性、实践性、科学性、持续性等特征,只要通过连续不断的知识教授和实践训练,才能把学生的知识固化为内在素质,使学生的基本军事技术成熟为军事技术能力。当下国防生的军事教育训练,一般是在不影响地方高校正常教学的前提下,布置在双休日或寒暑假进行。致使军事教育训练的教学时间集中,课程布
13、置集中,军事教育训练缺少连贯性和系统性,难以控制军事教育训练效果。由于没有遵循军事教育训练的特点与规律,即便通过短期的集中教育训练获得的成效,也不能较好的保持和提高。如有的国防生反映,对于射击和单兵战术军事技能等,假如不经常训练的话,根本达不到熟练把握的程度; 有的反映军事理论知识较多,由于基础薄弱很难理解和把握。2. 2. 4 考核评估机制不健全当前大多数普通高等院校都是立足国防生培养的规格和本身实际制定考核评估标准,对促进国防生的培养质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由于对有关政策理解上的偏差,各院校的标准仍然存在一定的差异,尚没有建立系统、统一的评估机制。十分是军事素质方面,国防生培养不同于军校
14、学员,缺乏系统的教育,各个高校国防生军事教育训练大纲、教学计划等缺乏统一。因而,国防生军事教育训练的考核评价,缺乏相应统一的评估标准与评价系统,对国防生军事训练质量的评估方式方法、制度保障、指标体系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缺陷。因而国防生的军事训练质量不能从根本上得到有效控制。3 加强国防生军事教育训练的对策3. 1 确定目的,统一标准,创新教学训练手段一是要着眼任职需要,全面设计构建系统完好、有针对性的军事训练与考核大纲,围绕需求确定培养方向和培养目的,统一国防生军事教育训练和考核的内容、标准与要求。二是要结合培养目的构建国防生基本军事教育训练课程体系及其内容标准,全军统一课程设置、教学内容、评价标
15、准等,不同的军兵种可以根据本身实际,增加训练内容。三是规范教学资料,创新教学训练手段。统一编写合适国防生特点的教学资料,统编教学资料应当合适不同的训练对象和层次,军兵种统编教学资料要突出军兵种特点。加强训练方式方法与手段的创新。军事教育训练方式方法上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取灵敏多样的教学手段。基础理论教学能够以集中授课为主,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等互动式教学; 应用训练可组织国防生利用承训基地师资、场地、装备等优势,加强训练效果。3. 2 全程培养,全程监控,确保培养质量、高校双方应从对、国家和高度负责的态度,严格把好依托培养的质量关,落实全程培养、全程监控的要求。在国防生招募生源、选拔、学习
16、、训练、考核、赏罚、教育、管理、淘汰、深造、输送等各个环节,建立健全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长效机制。全程培养是选培办工作的主线,选培办在国防生招收选拔、组织军事训练、协助管理教育、协调资源等方面要继续发挥好作用,积极争取优质生源。严格把好培养关,加强国防生教育管理,科学统筹严密组织军事训练,注重打牢素质基础。严格把好输出关,认真组织国防生综合素质考评,十分是周密协调高校、院校、训练机构和各种资源,构成培养工作的合力。全程监控就是要严格实行全程考核挑选。始终坚持高质量高标准,把军事素质考核作为国防生评优和淘汰的重要根据。健全完善考核办法,实行学年考核与理论课程考试、训练科目考核相结合,借鉴院校学员的
17、联合考核形式,施行国防生毕业联合考核,对不能到达培养目的的予以淘汰,不断规范健全国防生培养制度,确保为培养高质量的军官队伍。3. 3 壮大师资,合作育人,提高训练保障能力一是加强军事教员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水平。搞好军事教学,必须拥有一支稳定的专职军事教员队伍,要加强高校军事教员编配、培训,提高教学能力和水平。同时,要广开渠道,建立兼职教员队伍,可以以建立师资库,聘请军事院校和人员指导教学训练和举办讲座、报告。二是国防生军事训练应走基地化道路,有条件的高校应建立国防生军政训练基地,没有条件的高校要开展区域合作,充分利用高校驻地的院校和资源。院校和一般具有良好的训练与生活设施,有经历体验丰富的师资气力,教育训练正规统一、层次高、质量好。因而,在国防生相对集中的地区,能够考虑以院校或为依托,建立国防生训练基地,由训练基地承当国防生军事训练任务和集训期间的保障任务,提高国防生训练保障能力。以下为参考文献:1人事部,教育部,当兵的人四总部. 国防生管理教育规定 Z .20182教育部,当兵的人四总部 . 关于加强国防生军政训练和任职培训工作的施行意见 Z . 20183杨美玲 . 提高国防生培养质量效益 N . 当兵的人报,2018 04 11 ( 7)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