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结果分析与讨论,英语论文.docx
《导学案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结果分析与讨论,英语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导学案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结果分析与讨论,英语论文.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导学案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结果分析与讨论,英语论文本篇论文目录导航:【题目】【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 导学案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结果分析与讨论【结论/以下为参考文献】 第五章 结果分析与讨论 5.1 前后测分析 为了比拟训练后两个班级学生的学习成绩有无显着差异,笔者收集了两个班的前后两次英语测试中的基础部分成绩,下面先看实验班和控制班学生前测成绩比照情况: 从上表能够看出,实验前两个班级的均值差异不大,用 SPSS19 录入两个班的成绩并进行独立样本 T 检验,发现双尾显着度为 0.152,即 P 值 0.05,因而两个班在实验前的基础知识能力不存在显着差异。 经
2、过近半年的教学实践,笔者对实验班和控制班学生的英语基础部分成绩进行描绘叙述性统计分析,结果如下: 从上表能够看出,实验班在接受导学案的创新活用之后的英语基础部分平均成绩是24.37,而控制班没有接受类似训练,他们的平均成绩是 22.99.实验班的英语测试成绩比控制班高出 1.36 分,这讲明实验班的英语成绩要好于控制班。 实验班在训练后英语成绩也明显提高,见下表: 表 5-3 显示实验班的英语测试成绩在实验后比实验前有显着提高t=-3.715, P=0.000,由于对实验班实验前后两次成绩的配对样本 t 检验的结果显示 p 0.05, 这讲明两个变量之间有显着差异。 实验后对两个班的英语基础知
3、识成绩进行独立样本 T 检验,结果如下: 通过比照实验班和控制班实验后英语测试的基础部分成绩的独立样本 T 检验,发现t=1.670, p=0.098, 这讲明显着性水平大于 0.05,即不呈现显着差异。 因而,通过以上实验数据,我们能够得出,经过半年的教学实践,实验班的英语成绩与本身相比有显着提高,同时比控制班的成绩也有所提高。但是结果也显示运用课堂活动的导学案教学方式的实验班和没有运用这种教学方式的控制班在英语基础成绩部分不具有显着差异。原因可能有下面几个:一、实验班原来英语成绩差的人数较多,平常考试基础得分在 10 分左右。通过创新地使用导学案教学形式之后,他们的成绩仍然提升不大。二、英
4、语学习需要一定程度的积累才能具体表现出效果,而这次实验历时较短。三、固然两个班使用的教学方式方法不同,但学生本身的因素和试卷难易程度等偶尔因素也不可忽视。 5.2 问卷调查数据分析 本研究的第二个问题是进行教学实验之后,实验班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态度有何转变。下面表 5-5 是实验班学生两次问卷调查的数据比照情况。 从此表中能够看出,实验前后学生对待英语学习的态度、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学习英语中的困难以及对学案使用的教学方式都有了变化。1 到 3 题关于学生学习英语的态度,实验后以为 好 和 非常好 的学生几乎是实验前学生数的一倍,这讲明通过教学改革,学生们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了。英语成绩好的同学明
5、显增加,这也加倍了他们的自信心;有了自信心,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更高层次,这样就构成了英语学习的良性循环。 4 到 12 题是关于学生对英语学习的主动性调查,学生总体的情况都优于实验前。值得提出的是第 9 条你平常会主动用英语和教师、同学沟通吗?,学生在实验前后的变化不大,究其原因和学生所处的环境应该分不开。一方面我们周围都充斥着汉语,另一方面学校也不可能十分开拓英语学习和沟通的场所,因而,学生主要是在课堂上学习和使用英语,课后真正用英语沟通就不现实了。 13 题问题是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感到最困难的是什么?实验前 75%的学生以为词汇和语法最难;但在实验后只要 50%的学生以为词汇和语法最困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文化交流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