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医学检测服务发展困境及政策措施建议,医学检验论文.docx
《第三方医学检测服务发展困境及政策措施建议,医学检验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方医学检测服务发展困境及政策措施建议,医学检验论文.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三方医学检测服务发展困境及政策措施建议,医学检验论文第三方医学检测机构是指在卫生行政部门的许可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且独立于医院之外、从事临床检验或病理诊断和服务并能独立承当责任的医疗机构.它所提供的服务不同于普通医疗机构,不收治病患,服务对象是医院、诊所及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中心,主要提供医学检验和病理检验.由于将标本集中监测,具有规模化效应,降低了单位成本.大力发展第三方医学检测服务,不但能方便患者就医检验,降低临床检验费用,而且对于节约医疗卫生资源、缓解优质医疗资源稀缺、减轻国民经济负担、促进我们国家健康服务业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作为一种新兴的服务业态,第三方医学检测服务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
2、制约因素亟待破解. 一、发展现在状况及国际比拟 我们国家第三方医学检测服务起步晚,增长态势良好.我们国家第三方医学检测起步于 1994 年的广州金域医学检测中心,由广州医学院、广州市金域医学科技有限公司和广州生物工程中心三方出资成立.2000 年以来,达安基因、杭州艾迪康、迪安、上海美众等医学独立实验室相继成立.2005年,达安基因、广州金域和艾迪康等三家机构,开场了全国连锁经营形式.当前第三方医学检测服务市场以迪安、金域、艾迪康、达安四家龙头企业为主,规模占整体市场 75%以上,行业年增长率达 40%,且利润水平较好.我们国家第三方医学检测发展态势良好,主要有两个方面原因:一方面医疗检测供需
3、矛盾突出,为第三方医学检测市场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当前,随着我们国家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医疗健康服务需求不断增加.由于我们国家医疗卫生事业资金投入缺乏,主要公共医疗事业单位难以自主设立项目齐全的实验室,尤其是一些社区卫生中心和乡镇卫生院,根本没有提供全面医疗检测的能力.另一方面随着医改政策的不断推进,外部环境不断优化,推动了我们国家第三方医学检测市场 的 快 速 发展.从医改政策来看,控制医疗费用无序增长、引导公立医院合理用药、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及鼓励民营资本进入医疗服务市场等政策手段,为第三方医学检测机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见表 1). 与国外相比,我们国家第三方医学检测服务存
4、在较大差距:一是服务项目缺乏.当前,我们国家第三方医学检测服务仍处于初级阶段,只占总检测市场比重的 1.5%,可提供检测服务仅2000 余项,相比成熟国家 35%的市场占有率、4000 余项的检验项目还有很大差距.二是龙头企业不够强大.当前中国从事第三方医学诊断的实验室约有 110 家,但大部分规模较小.与美国 Quest 和 LabCorp 两家第三方医学检测机构相比,我们国家龙头企业差距不仅具体表现出于规模、盈利能力较小,还表如今检验项目的差异. 当前,Quest 和 LabCorp 两家第三方医学检测机构,除了医疗卫生机构外包诊断业务,也直接面向患者提供诊断服务,并且以诊所客户为主,检测
5、项目主要是生化等常规项目. 另外,还利用本身医学诊断平台开展更多的相关新业务,如新药研发的临床试验、疾病风险检测等.与这些企业相比,我们国家第三方医学检测企业检验项目主要以病理类、分子诊断类和高成本免疫类等产品为主.检验项目差异的原因在于,我们国家医院,尤其是二级医院及以上通常具有自设的检验科,以 血、尿、粪 三大常规为代表的常见项目通常会自个来完成. 二、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行业准入标准尚待完善 相对于其他社会医疗机构,第三方医学检测缺乏一套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和行规.2018 年,卫生部出台(医学检验所基本标准(试行),仅对行业设置的资金、人员、科目等做了初步的入门规定,至今未有针对性的管
6、理标准与法规细则.因而容易造成行业内部鱼龙混杂,导致检验质量得不到根本保障.调研企业一直要求,在服务质量方面,必需要求行业内的机构通过一套质量体系的严格认证,精益求精,逐步淘汰一些不具备专业检测能力却仍在对外提供医学检验服务的机构,使得整体的检验质量得到完善地保障,切实地为老百姓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二)行业歧视、地方保卫较为严重 行业歧视阻碍产业正常发展.作为社会医疗机构的一员,第三方医学检测机构无法介入行业标准的制定和修改.调研企业反映,当前仅能用三级医院的标准来衡量和要求本身建设.另外,这些机构也普遍遭受了一些医疗质量和培训主管部门不公平的对待.如在实验室认可方面,积极吸收三级医院,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文化交流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