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湘文学意象在朝鲜汉诗中的体现,东方文学论文.docx
《潇湘文学意象在朝鲜汉诗中的体现,东方文学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潇湘文学意象在朝鲜汉诗中的体现,东方文学论文.docx(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潇湘文学意象在朝鲜汉诗中的体现,东方文学论文陆游曾有诗曰: 挥毫但得江山助,不到潇湘岂有诗。 (偶读旧稿有感 确实,神奇美丽的潇湘山水和人文传讲共同造就了神奇多彩的潇湘文化,也为历代文人提供了不竭的创作灵感和素材,于是丰富多彩的潇湘文学意象应运而生并散发着永久的魅力。经典的潇湘文学意象有 潇湘八景 湘水 湘竹 湘妃 楚客 屈原 贾谊 桃花源 渔父 洞庭湖 等等。这些潇湘文学意象不仅成为中国古代诗人如屈原、李白、杜甫、柳宗元、元结等钟情的抒情写意对象,也随着中朝文学、文化的沟通而东传到朝鲜半岛,不仅在朝鲜的汉诗领域产生了很大影响,而且为朝鲜汉诗增添了富有中华特点的主题和内容。朝鲜汉诗中出现较多的
2、潇湘文学意象有 潇湘八景 湘竹 湘妃 楚客 等等。 一、朝鲜汉诗中的 潇湘八景 潇湘八景 指潇湘一带的八处绝美景观,为湖南风景之冠。五代末宋初的李成919-967 年 始作(潇湘八景图,但没有流传下来。百年后的宋迪1051-1107 年 又作(潇湘八景图,此图成为描绘潇湘八景的经典之作。沈括(梦溪笔谈按此图顺序作了记载: 平沙雁落、远浦帆归、山市晴岚、江天暮雪、洞庭秋月、潇湘夜雨、烟寺晚钟、渔村落照,谓之八景,好事者多传之。 米芾据此画作了(潇湘八景诗并序,创始了潇湘八景文学的传统。此后,潇湘八景又成为诗人无比青睐的题材和意象,刘禹锡、柳宗元、王夫之等都有描写八景的诗词。 吟咏潇湘八景的诗歌传
3、统也在朝鲜半岛得以继承和弘扬。从高丽时代918-1392 年 起,诗人们就开场了对潇湘八景的关注和抒写。如高丽中期诗人李仁老1152-1220 年 已经创作了完好的(宋迪八景图组诗,这些诗歌名称和顺序都与宋迪的八景图一致。李仁老的忘年交李奎报1168-1241年 也有和友人唱和的多组八景诗,如(次韵李平章仁植虔州八景诗并序中的(潇湘夜雨曰: 日落江寒水暝天,夜来微雨更凄然。二妃往事君何诘,洒竹声中正好眠。 (东国李相国集诗中的落日、寒水、凄然微雨几个意象已经营造了冷清的气氛,而二妃、斑竹这两个作者联想到的意象愈加渲染了潇湘雨夜的凄凉。高丽末期的李齐贤1287-1367 年不仅有(潇湘八景诗,还
4、创作了长短句(巫山一段云 潇湘八景,如华而不实的(烟寺暮钟曰: 楚甸秋霖卷,湘岑暮霭浓,一舂容罢一舂容,何许日沉钟。 摇月传空谷,随风度远峰,溪桥有客倚寒筇,一径入云松。 (益斋乱藁 作者选取了秋雨、山峦、暮霭、钟声、溪桥、旅人、寒筇这一组意象来表现 烟寺暮钟 这一景象,构图清楚明晰,动静结合,意境完美。到了朝鲜朝1392-1910 年 ,更多诗人以潇湘八景为意象作诗,郑希良、李荇、金弘郁、尹推、李光庭、郑宗鲁、赵亨道等人都有或五言或七言、或绝句或律诗的(潇湘八景诗。如李荇1478-1534 年 的(平沙落雁曰: 非无稻粱谋,恐有矰弋加。举群一饥忍,双双下平沙。沙际少人行,暮雨响蒹葭。相呼复冥
5、飞,云水真吾家。 (容斋集 这首诗的主要意象是落于平沙的双雁,它们忍饥受饿,还得提防矰弋的射杀,处境特别危险。而在雁落的背景中,暮雨和蒹葭两个意象又给平沙落雁的情景平添了几许哀婉和迷离。 另有些朝鲜诗人固然没有创作出潇湘八景的组诗,但在某些写景抒情的诗歌中引进了八景的意象或者只为某一景题诗。如高丽中后期诗人林椿生卒年不详 的(游密州书事曰: 残霞望滕阁,夜雨听潇湘。 (西河集 此句引进了 潇湘夜雨 的意象。李谷的(题江天暮雪图曰: 九陌红尘午日烘,闭门看画意无穷。何时着我孤舟去,独钓江天暮雪中。 (稼亭集 诗人据图画生发诗情,表示出了对 江天暮雪 意象所营造的静谧、悠远意境的向往。 在诸多的(
6、潇湘八景诗中,出现频率较高的意象有落日、残月、云霞、夜雨、江雪、寒水、落雁、斑竹、芦苇花 、钟声、归帆、孤舟、渔翁、旅人等。作者运用这些意象将潇湘八景描绘得神奇美丽,表现了绝妙的意境,也恰到好处地表示出了孤寂、思乡、愁苦、忧虑等各种情感。 二、朝鲜汉诗中的 湘妃 和 湘竹 湘妃 和 湘竹 源于舜帝与二妃的故事。舜帝南巡时死于苍梧,葬在九嶷山。舜的妻子是尧帝的二女娥皇、女英,她们追随丈夫至湘水,闻夫死而痛哭,泪水洒落在竹上,使竹上结满了斑点。于是 湘妃 湘竹 或 斑竹 便成为诗人常用的意象。 屈原、刘向、阮籍、李贺、温庭筠等诗人都有此类诗作。而包含了 湘妃 斑竹 意象的朝鲜汉诗也不可胜数。诗人咏
7、湘妃和斑竹的意象主要表如今下面两个方面: 其一,有感于传讲,以诗歌演绎故事,以故事渲染情境。在朝鲜诗人吟咏湘妃、斑竹意象的诗歌中,这一类所占比重最大。河沆1538-1590 年 的七言绝句(斑竹曰: 云断苍梧泣帝游,湘娥永结古今愁。 泪痕点入千竿骨,枝上斑斑度几秋。 (觉斋集 作者仅用28 字演绎了这个凄美的故事,华而不实忧愁、哭泣的湘妃形象和泪洒青竹的情景令人动容。李达1539-1618 年 的古诗(斑竹怨曰: 二妃昔追帝,南奔湘水间。有泪寄湘竹,至今湘竹斑。云深九疑庙,日落苍梧山。余恨在江水,滔滔去不还。 (荪谷诗集 诗歌除了写湘妃和斑竹,还以九嶷庙、苍梧山、落日和江水来渲染悲凉气氛,增加
8、了感染力。诗人金麟厚有诗(斑竹词又名(哀二妃词 两首,更是将湘妃故事演绎得细致、感人。诗曰: 重瞳一驾去不返,九疑惨淡横苍茫。 哀哉二妃独奈何,追之不及空断肠。 啼将血泪向青天,一行二行千万行。 风吹余点洒长林,林外白天寒无光。 竟然绿竹失旧容,玳瑁忽换青琳琅。 鬼啸猿啼万万古,一脉幽冤此中藏。 陈根生笋笋成竹,斑斑尽带双涕滂。 相随九泉未可知,愁云冷雨迷沅湘。 山崩水绝怨不灭,至今彷fo芙蓉裳。 (河西集苍梧云晩九疑高,沅水荡汨连清湘。 重瞳孤坟不知处,冀都漠漠天一方。 羲和竟未返南辕,攀呼不及悲英皇。 相将反袂致幽冤,哭声直上干穹苍。 泪竭身枯血染竹,哀魂万古空徊徨。 修林萧瑟烟雨昏,二十
9、五弦声抑扬。 骚人渔子到江上,恻耳酸骨摧心肠。 悲风飒飒白猿啼,天长地久终茫茫。 无情唯有水东流,二妃怨恨谁短长。 (河西集诗中最主要的意象是娥皇、女英二妃,她们怀着对舜帝的思念和担忧追至湘水之滨,无奈地呼号、悲泣,声声血泪, 泪竭身枯血染竹 ,殉情后她们的哀魂永远悲啼、彷徨在潇湘,让后世来此的文人、渔父都为之肝肠寸断。作者没有单纯叙述故事,而是饱含同情,仿fo置身华而不实,将叙事、写景、抒情、议论融为一体。惨白的太阳、愁云、冷雨、血痕点点的斑竹、萧瑟的竹林等意象和景物使得人物形象更哀婉动人,情景气氛更凄凉惨淡。 其二,借湘妃、斑竹意象表示出愁苦情怀。不少朝鲜诗人不仅演绎湘妃故事,更是将自个融
10、入湘妃故事的情景之中,借此表示出自个的失意、孤单、病痛、思乡等愁苦情怀。如刘希庆1545-1636 年 的(南行曰: 远远辞京口,遥遥入楚云。残河天欲曙,列宿夜犹分。竹染湘妃泪,江沉屈子魂。南来孤客耳,那忍子规闻。 (村隐集 很显然,诗人连夜南行,是一次并不愉快的旅行。夜色中诗人联想起悲苦的湘妃、泪染的斑竹,还想到了沉江的屈原,而这些意象更让诗人感到孤苦无助。尹元举1601-1672年 的古诗(斑竹枝曰: 斑竹枝斑竹枝,万行泪千竿血。苍梧云尽古木愁,一曲瑶瑟潇湘月。竹枝血何时移,千载空余楚客悲。 (龙西集 诗中没有直接出现湘妃意象,而是借 湘灵鼓瑟 这个情节让湘妃隐约华而不实,那水边的斑竹、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文化交流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