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宽恕倾向的关联分析,社会心理学论文.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宽恕倾向的关联分析,社会心理学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宽恕倾向的关联分析,社会心理学论文.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宽恕倾向的关联分析,社会心理学论文内容摘要:为讨论大学生宽恕倾向与主观幸福感的现在状况及其关系,运用(宽恕倾向量表和(主观幸福感量表对606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示清楚:大学生宽恕倾向在性别和独生子女与否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主观幸福感中的消极情感频率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整体生活满意度存在显著的生源地差异;大学生宽恕倾向与主观幸福感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宽恕倾向能显著预测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 本文关键词语:宽恕倾向; 主观幸福感; 大学生; 研究显示,现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不高,导致校园恶性事件时有发生1。究其原因,部分与有些大学生宽恕倾向水平较低,不能容忍别人或自我错误
2、有关。宽恕倾向作为一种积极心理,是指使被冒犯者从怨恨、愤怒或恐惧中释放出来,并积极瞻望双方美妙前景的一个内部动机变化经过2。低水平的宽恕倾向在人际冲突发生时易于产生暴力倾向,主观幸福感可以能随之降低。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发展,宽恕与心理健康、人格以及社会支持的关系已得到诸多学者的关注,但宽恕倾向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却并不多见。讨论宽恕倾向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现在状况及其关系有助于人们客观地认识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促进大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 1 对象与方式方法 1.1 研究对象 运用(宽恕倾向量表和(主观幸福感量表对3所高校的700名在校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回收有效问卷606份。华而不实,男2
3、96名,女310名;农村生源388人,城镇生源218人;独生子女148人,非独生子女458人。 1.2 研究工具 (1宽恕倾向量表。共有9道题,分为重度伤害事件的宽恕倾向和轻度伤害事件的宽恕倾向两个维度。华而不实,1、2、3、5为重度伤害事件的宽恕倾向,4、6、7、8、9为轻度伤害事件的宽恕倾向。采用Likert 5点计分法计分,得分越高,表示宽恕倾向水平越高。研究显示,该量表信、效度良好,可作为相关研究的工具3。 (2主观幸福感量表。包括整体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频率和消极情感频率三个维度,共19道题。华而不实,第一部分5道题,为整体生活满意度;第二部分的1、3、4、7、8、9等6道题为积极情
4、感频率,2、5、6、10、11、12、13、14等8道题为消极情感频率。采用Likert7点计分法计分。研究显示,该量表信、效度良好,可作为相关研究的工具4。 (3数据处理。 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2 结果 2.1 现在状况分析 研究显示,大学生的宽恕倾向和主观幸福感水平均处于中等偏低水平。性别差异分析显示,大学生宽恕倾向和主观幸福感均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男生在重度伤害事件中的宽恕水平和总体宽恕水平均显著高于女生P 0.05,男生在消极情感频率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女生P 0.05。生源地差异分析显示,城镇和农村大学生在宽恕倾向上不存在显著差异P 0.05,但在主观幸福感上存在显
5、著差异,表现为城镇生源大学生的整体生活满意度水平显著高于农村生源大学生P 0.05。独生子女与否的差异分析显示,大学生宽恕倾向在独生子女与否上存在显著差异,表现为非独生子女大学生在轻度伤害事件上的宽恕倾向水平显著高于独生子女大学生P 0.01,但在主观幸福感方面,独生子女与否大学生则不存在显著差异P 0.05。 表1 宽恕倾向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回归分析N=606) 2.2 宽恕倾向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相关分析显示,大学生宽恕倾向各维度及总分与主观幸福感各维度及总分均呈显著正相关P 0.05。为进一步明确两者的关系,以重度伤害事件的宽恕倾向和轻度伤害事件的宽恕倾向为自变量,以主观幸福感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农业相关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