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地生态补偿制度基础理论与文献综述,农业经济学论文.docx
《耕地生态补偿制度基础理论与文献综述,农业经济学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耕地生态补偿制度基础理论与文献综述,农业经济学论文.docx(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耕地生态补偿制度基础理论与文献综述,农业经济学论文本篇论文目录导航:【题目】【第一章】【第二章】 耕地生态补偿制度基础理论与文献综述【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以下为参考文献】 2 耕地生态补偿制度基础理论与文献综述 2.1 耕地生态补偿制度内涵 生态补偿最初是用于对自然资源的补偿与修复,(环境科学大辞典将其定义为 自然生态系统对于外在干扰的调节能力 ,也被看作是 自然资源对生态负荷的复原能力 ,后来缓慢演变为一种保卫自然资源生态系统的经济手段或机制布置。 生态补偿 一词,在国际上通常被称为 生态环境服务付费政策 PaymentFor Ecological Environment
2、 Services。毛显强2002以为生态补偿是指通过向损害或保卫环境资源的行为进行收费或补偿的经济手段,来提高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带来的成本或者收益,使其带来损害类外部不经济行为减少,而保卫类外部经济行为增加,最终实现保卫资源的目的。王金南2006分别从狭义和广义两个层次来定义生态补偿的概念。狭义的理解指对提供生态功能的经济主体的补偿和对毁坏的生态环境的恢复。广义的理解指有助于生态环境保卫与恢复的所有经济类手段,包括使资源保卫中产生的外部性实现内部化的措施和消除由于生态环境原因造成的区域难以实现平衡发展的制度布置。生态补偿课题组2008将生态补偿制度定义为:为了保卫自然资源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实
3、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进而采用经济手段来调节补偿主体和受偿主体之间利益关系的制度布置。 耕地生态补偿作为生态补偿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内涵的本质方面与其具有同一性,是生态补偿概念的详细化,相对来讲补偿内容更具有针对性。博登海默1999以为耕地生态补偿指的是耕地消费者外部性受体向耕地生态效益生产者和供应者外部性供体施行的补偿行为,主要作用在于显化耕地利用和保卫中的生态效益。付二光2020以为耕地生态补偿指的是国家、社会、耕地利用者及相关利益者为了保卫耕地生态价值、生态服务功能以及耕地自我调节及恢复能力,以资金或其它方式给予耕地生态效益受害者、以及为实现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而付出劳动的保卫者适当补偿
4、的制度。杨欣2020则以为耕地生态补偿制度指的是为了保卫农田生态系统功能的不降低而对其保有者进行经济补贴,将外部的、非市场化的环境价值转化为现实的财政鼓励措施的一种利益驱动机制。 曹明德、黄东东2007以为耕地生态补偿指国家以征收环境资源税的手段来保证提供土地资源生态产品的公共服务职能,以及基于公共利益的需要而对遭到损失或者付出代价的耕地所有者进行相应补偿的经济行为。 综上可知,学者们关于耕地生态补偿制度内涵的理解能够概括为下面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耕地资源生态系统本身的补偿,即对于已经遭受损害的耕地生态系统恢复和重建;另一方面是对人的补偿,即为保卫耕地生态系统做出奉献者或放弃发展时机者进行经济
5、补偿,使得耕地资源的生态价值纳入到耕地资源的总价值计算中,最终实现由耕地资源公共物品属性带来的外部性内部化。为了明确学科研究重点,本文中的耕地生态补偿制度主要是对人的补偿。本文将耕地生态补偿制度定义为:为保障耕地的生态功能,通过向耕地生态功能的受益者或者毁坏者收费,同时给予耕地系统生态环境保卫者或者放弃潜在发展时机者补偿的方式,来调整耕地资源利益相关者之间关系的一种制度布置。 2.2 耕地生态补偿制度基础理论 1外部性理论 外部性概念早期是由马歇尔1890(经济学原理一书中的 外部经济 演化而来的,庇古1920随后从福利经济学的角度对外部性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外部性指的是经济主体进行的经济活
6、动所带来的社会边际受益与成本和私人边际收益及成本存在的相背离现象,外部性问题的存在会导致市场失灵,使得耕地资源无法得到有效配置。 生态补偿制度的核心在于实现外部性问题的内部化。耕地生态补偿制度指采用以经济手段为主的政策制度对耕地保卫者提供鼓励,对耕地毁坏者进行约束,将耕地保卫产生的外部性内部化,以促进耕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实现耕地补偿制度相关者之间利益的平衡曹明德等,2006。耕地资源的外部性可分为: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两种。耕地资源的正外部性源于耕地系统产生的生态功能具有空间上的外溢性,能够在区域间和区域内部进行自由流动,这使得耕地周边群体能够无偿享受耕地保卫者保卫耕地带来的正外部性效应,但耕地
7、保卫者却没有因而受益,因而保卫耕地产生的私人收益小于社会边际收益。我们国家耕地资源产生的负外部性主要在于不合理的农业活动会对耕地生态环境造成的毁坏,比方一方面为提高粮食产量,在耕作时施用大量的农药、化肥,使用农田塑料薄膜等,从会造成土壤重金属超标危害周边民众身体健康, 白色污染 难以降解污染农田环境;另一方面,我们国家农业粗放式的耕作行为会造成土地沙漠化盐碱化,耕地资源的毁坏者没有为此付出相应代价,导致耕地资源毁坏者的私人成本小于社会成本。除此之外,还有企业的排污行为给耕地土壤带来的严重污染也属于耕地资源的负外部性范畴。由耕地资源的外部性产生的耕地保卫者私人边际收益小于社会边际收益、耕地生态环
8、境毁坏者的私人边际成本小于社会边际成本问题,造成了耕地资源利用扭曲、农田环境污染与生态毁坏等严重问题。耕地保卫生态补偿机制正是以外部性理论衍生出的外部性内部化机制为理论根据来解决耕地问题的。 2公共物品理论 公共物品是和私人物品相对应的概念,它指的是由公众共同享有、使用以及消费的物品。公共物品具有消费上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特征。其非竞争性指个体在消费公共物品时,不会干扰其他个体同时消费或者使用该产品;非排他性指的是个体在使用该公共物品时,其他个体可以以不受限制的同时使用该公共物品。公共物品属性是耕地保卫经济补偿制度选择补偿途径的公共经济学基础俞勇等,2007;李国文等,2008。 耕地资源既
9、能够生产物质生产资料,还能为人类提供良好的生态效益。耕地的生态效益在消费上具有非排他性、非竞争性,因此属于纯粹的公共物品。该公共物品具有空间外溢性,能够在区域内部之间进行生态价值的扩散,因此耕地所在区域的周边居民能够无偿享遭到耕地资源的生态效益。一方面,当耕地资源产生的生态效益总量一定时,假如区域人口数量或消费量增加,该生态效益便会出现供应量缺乏、过度使用的问题,严重的话还造成耕地资源生态功能的衰竭。另一方面,在区域内人口总数和总消费量保持不变或增加时,假如在耕地数量减少、质量下降,那么耕地资源产生的生态效益也会被削弱,此时也会产生以上同样的问题。最后,耕地资源的生态效益具有外溢性,周边居民无
10、需付出相应代价,就能享有到该项生态功能,容易滋生公众在耕地资源的保卫经过中的 搭便车 的心理。对此,为纠正市场失灵,同时保证耕地生态效益这种公共物品的足量提供,特别有必要基于 保卫者受偿,受益者补偿;受损者受偿,毁坏者赔偿 的原则,给予受偿方一定的补偿,最终解决由耕地资源的公共物品属性所引发的耕地数量减少、质量下降问题。 3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理论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指在生态系统内部和生态经过中构成的、用来提供维持人类生存所必须依附的自然生态资源和各种有形与无形的效用欧阳志云等,1999。 联合国的(千年生态系统评估报告中将生态系统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统一称为 服务 .生态系统服务囊括了自然生态系统为
11、人类社会生存发展提供各种受益之处,根据国际上通行的功能分类法可将耕地生态系统分为:生态供应功能、生态调节功能、文化教育功能和生态支持功能赵士洞等,2007。耕地生态系统由于遭到人类社会生产、建设活动的强烈干涉,是自然、经济与社会互相作用下构成的独特的复合型生态系统。耕地所具有的各项生态服务功能正是基于这个复合系统内部在进行的物质与能量转化经过中而产生的。通过对耕地生态服务功能进行准确的分类,能够帮助我们明确耕地资源的总价值构成,同时为测算耕地生态补偿标准打下理论基础。 2.3 耕地生态补偿制度研究综述 耕地生态补偿思想在国际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美国的农地环境付费政策、欧盟的 ESA 项目En
12、vironmentally Sensitive Areas、日本的农业生态补贴计划等,这为国外耕地生态补偿制度的研究奠定了丰富的实践基础。国内对生态补偿制度的研究开场于 20 世纪 80 年代,研究的主要领域为流域生态补偿、林业生态补偿、矿产资源生态补偿等。华而不实,林业生态补偿和流域生态补偿已经被成功应用于实践,而耕地生态补偿仍然处于理论研究和试点探寻求索阶段。梳理国内外关于耕地生态补偿制度的研究成果,可将其总结为下面四个方面:耕地生态补偿主客体、耕地生态补偿标准的测算、耕地生态补偿形式、耕地生态补偿方式。 1耕地生态补偿制度主客体 耕地生态补偿制度的主客体主要解决 谁来补偿,补偿给谁 的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文化交流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