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卑族口传文学的渊源、表现形式及传播价值,少数民族文学论文.docx





《鲜卑族口传文学的渊源、表现形式及传播价值,少数民族文学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鲜卑族口传文学的渊源、表现形式及传播价值,少数民族文学论文.docx(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鲜卑族口传文学的渊源、表现形式及传播价值,少数民族文学论文各民族的口传文学蕴含着丰富的历史要素,是研究各民族历史,尤其是早期历史不可或缺的资料。鲜卑族作为北方存在时间长,且建立多个政权的少数民族,有丰富的口传文学。学术界对于这些口传文学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文学价值和形式方面,对于其史料价值的研究尚显薄弱,主要有田余庆(代歌、代记和北魏国史 国史之狱的史学史考察,以为(代歌是拓跋鲜卑的史诗;黎虎先生的(魏晋南北朝史论论及慕容鲜卑的(阿干之歌,以为(阿干之歌反映了慕容鲜卑统治集团内部斗争的历史;逯耀东先生的(从平城到洛阳 拓跋魏文化转变的历程,研究鲜卑早期乐歌(北狄乐(真人代歌(国语真歌(国语御歌(鲜
2、卑号令等,阐述北魏初期 胡风国俗 杂糅问题。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文学研究牵涉到鲜卑族早期歌谣问题,但不是从史料价值角度的研究。本文尝试从文献记载的鲜卑族传讲、歌谣等文学资料入手,讨论鲜卑各部族口传文学的史料价值,以期从一个新的视角对鲜卑族早期历史进行解读。 一、鲜卑族口传文学的渊源及表现形式 口传是早期人类社会主要联络方式,在没有文字或文字使用不普及的时代,人们记录社会风俗、民族文化与历史主要是靠口耳相传,代代延续,在这个经过中逐步构成以神话、传讲、歌谣、故事等形式为主的口传文学。鲜卑族也走过这段文学发展的历程。 鲜卑族作为东胡族系一支,与北方其他游牧民族一样能歌善舞,(后汉书 乌桓鲜卑传(三
3、国志 乌桓鲜卑传均记载:鲜卑族言语风俗与乌丸同, 始死则哭,葬则歌舞相送 ,歌唱成为传承他们民族文化的主要途径。在没有文字时代, 刻木纪契罢了,世事远近,人相教授,如史官之纪录焉。 鲜卑族通过 人相教授 的方式记录传承自个民族的文化和历史,而 人相教授 主要是通过歌唱或讲故事等形式在代际传播。 (一)传世文献中有关鲜卑口传文学的记述 有关鲜卑族口传文学的资料主要见载于(魏书(晋书(十六国春秋(资治通鉴和宋代郭茂倩(乐府诗集中。从传世文献记载看,鲜卑族有大量的乐歌,如(魏书 乐志五记载 凡乐者乐其所自生,礼不忘其本,掖庭中歌(真人代歌,上叙祖宗开基所由,下及君臣废兴之迹,凡一百五十章,昏晨歌之,
4、时与丝竹合奏。郊庙宴飨亦用之。 (隋书 经籍志著录有 北魏(国语真歌十卷、(国语御歌十一卷。 已轶。 这里的 国语 无疑是鲜卑语,是用鲜卑语吟唱的歌谣。它们与(真人代歌之间的关系,学术界有所阐述,如黎虎先生以为: 这是将鲜卑语言用汉语同音字记录下来的两部集鲜卑歌曲大成之作,这也是鲜卑族初次将本民族音乐编撰成书。颇疑(真歌即包括(真人代歌等早期鲜卑族歌曲,(御歌当是鲜卑族建立政权后创作的宫廷(雅(颂类歌曲。 可见,当时代北存在大量鲜卑族早期的歌辞,为了宫乐的需要,拓跋魏曾组织人力挑选辑集过代歌,这才出现史歌总集(真人代歌。(真人代歌(国语真歌(国语御歌(簸逻回歌(梁鼓角横吹曲,其内容应该有不少类
5、似之处,都包含一些鲜卑早期历史史料,是鲜卑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鲜卑族口传文学资料在流传经过中逐步散佚,存世很少,但从传世文献的零星记载中也能反映出其存在的价值。 (二)墓志中对鲜卑族口传文学信息的记载 鲜卑族不仅在没有文字或文字不发达时期盛行口传文学,就是在已经汉化之后也仍然保存着这种表示出形式。有些家族也通过歌谣等形式记录自个家族历史传承。在北魏墓志中有一些关于用歌谣传唱家族历史的记载,如正光五年(524年)元子直墓志,讲到其家世业绩 故已播在民谣,详之众口 永熙二年(533年)元肃墓志,记肃父扶风王怡 道勋出世,列在歌谣 武定八年(550年)穆子岩墓志赞美祖先事迹讲: 家图国史,可得详言
6、。这些墓志是北魏末年和东魏时期作品,在汉字已经普及,汉语已成为官方语言,汉族传统纪传体史书特别发达的时期,这种口头传唱在鲜卑族中仍然盛行,表现出一个游牧民族对自个文化的独特喜欢。一直到唐代,鲜卑族的这种传唱形式仍有保存。(旧唐书 音乐志载: 开元初,以问歌工长孙元忠,云自高祖以来,代传其业。 元忠之祖,受业于侯将军,珍贵昌,并州人也,亦世习北歌 贞观中,有诏令贵昌以其声教乐府 元忠之家世相传如此。 长孙家族出自鲜卑,这种世代传唱的 北歌 乃鲜卑语歌谣,此时鲜卑族已基本融合于汉族,而这种口传文学的表示出形式进入唐朝宫廷,被当政者接受。当前所见墓志中没有歌谣的详细内容,但从记述的信息中能够看出,这
7、些具有家族私人性质的歌谣在当时应该有着广泛的流传,是记述鲜卑家族和朝代历史的重要资料来源。 随着鲜卑族的汉化,文字记载逐步成为他们记述历史和表示出情感的主要手段,口传文学传承形式发生改变,逐步文字化,但不能否认早期口传文学的存在及其价值。 二、鲜卑各部族早期传讲的史料价值 人类最初级的历史意识是不自觉地、本能的,在没有文字的时代,就是靠口传和回忆的形式记录历史。这种世代相传的故事讲述,如今我们称之为传讲,它既属于文学范畴,也蕴含着丰富的史学内容,其主要功能是传承文化。 从史学产生的渊源上讲,传讲也就成了传播历史知识的最原始的形式 ,它虽 不是历史学,但它有历史故事的内容,反映了一定的历史观点,
8、也有自个的表述形式 。 每个民族都曾经历口传历史时期,通过口口相传的形式记忆自个遥远的祖先。 (一)早期传讲在研究鲜卑族族源、祖先等问题上的价值 鲜卑族因其早期 不为文字 ,故没有留下本民族早期历史的文字记载。较早系统记载鲜卑族历史的汉籍是王沈(魏书和范晔(后汉书的(鲜卑传,所记述的鲜卑族已经活动于西拉木伦河流域以北的蒙古草原,此时的鲜卑族已是比拟强大的游牧民族,因 汉末之乱,中国多事,不遑外讨,故得擅漠南之地。 在这里之前的鲜卑因 未有名通于汉 而不见载于正史,与汉朝 始通译使 确切纪年是东汉建武二十五年(49年)。那么,汉籍记载之前的鲜卑历史怎样?(魏书作为鲜卑政权官修史书,记载鲜卑族早期
9、历史的资料从何而来?当前我们无法讲明其全部资料来源,但有一个源头是能够肯定的,即鲜卑族各个部落的传讲。霍尔姆格兰在分析(魏书 序纪有关拓跋早期史的资料来源时曾写道: 在这里,魏收所能拥有的,无非是走了样的口头传讲和他本人的汉文化的遗产。 口头传讲是魏收从事史学写作的素材之一。 鲜卑各部族都有自个的传讲,主要是关于祖先和族源的记载。慕容鲜卑的传讲以为自个是 有熊氏 的后代,(晋书 慕容廆载记: 其先有熊氏之苗裔,世居北夷,邑于紫蒙之野,号曰东胡。其后与匈奴并盛,控弦之士二十余万,风俗官号与匈奴略同。 这段文献明显来自于慕容民族的早期传讲,这个传讲为研究慕容鲜卑早期历史提供了三点信息:祖先是 有熊
10、氏 ,族属是东胡,社会风俗官制与匈奴同。这就为研究慕容鲜卑早期历史提供了大致的范畴和参考的对象,即以匈奴族为范本,研究慕容鲜卑早期社会风俗史。拓拔鲜卑传讲以为自个是黄帝的后嗣, 昔黄帝有子二十五人,或内列诸华,或外分荒服。昌意少子,受封北土,国有大鲜卑山,因以为号。 黄帝以土为王,北俗谓土为托,谓后为跋,故以为氏。其裔始均,入仕尧世,逐女魃于弱水之北,民赖其勤,帝舜嘉之,命为田祖。 积六十七世,至成皇帝讳毛立,聪明武略,远近所推,统国三十六,大姓九十九,威振北方,莫不率服。 拓跋鲜卑的祖先是黄帝,鲜卑族名来源于大鲜卑山,一直到毛皇帝才有明确历史记载,而毛皇帝之前的六十七世的世袭资料应该主要来源
11、于当时存在的传讲。宇文氏传讲以为自个的祖先是神农氏: 其先出自炎帝神农氏,为黄帝所灭,子孙遁居朔野。有葛乌菟者,雄武多算略,鲜卑慕之,奉以为主,遂总十二部落,世为大人。其后日普回,因狩得玉玺三纽,有文曰皇帝玺。普回心异之,以为天授,其俗谓天曰宇,谓君曰文,因号宇文国,并以为氏焉。普回子莫那,自阴山南徙,始居辽西,是曰献候,为魏舅甥之国。九世至候豆归,为慕容晃所灭 。 将自个的祖先追溯到炎帝,并讲明族名来源和早期的世袭发展史。 上述传讲是后世史学家根据各部族的口头传讲和存世文献整理而构成的,资料有明显的修饰痕迹,如各部族的祖先 有熊氏 、 黄帝 和 神农氏 明显是这些部族汉化到一定程度后,统治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文化交流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