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口蹄疫的发病症状及预防要点,畜牧兽医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探讨口蹄疫的发病症状及预防要点,畜牧兽医论文.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探讨口蹄疫的发病症状及预防重点,畜牧兽医论文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讨论口蹄疫的发病异常感觉和状态及预防重点【】 口蹄疫论文:讨论口蹄疫的发病异常感觉和状态及预防重点 内容摘要:口蹄疫是传染性极强的病毒性动物疫病,被列为A类传染病。随着我们国家畜牧业总体经济的发展,牛羊等偶蹄类动物养殖规模显着扩大,为了保持畜牧业市场效益稳步上涨,稳定家畜整体数量、基本体质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口蹄疫疾病控制成为重中之重。研究显示1,口蹄疫好发于牛、羊动物,且疾病发展迅速传染力强,故此口蹄疫应成为大规模牛羊养殖首要防治疾病。本文着重讨论口蹄疫的发病异常感觉和状态及预防重点,为应对牛羊口蹄疫处置提供理论
2、根据。 本文关键词语:口蹄疫;异常感觉和状态;综合防控; 1 口蹄疫异常感觉和状态表现 研究表示清楚,口蹄疫属于病毒传染疾病,病原菌为口蹄疫病毒,在枯燥环境下抵抗能力很强,极易潜伏在牛羊家畜的生活环境中,如若牛羊的生存空间中存在口蹄疫病毒并且到达一点数量,牛羊极易遭到感染,相比之下,小羊羔、抵抗力较弱的羊只更易成为感染对象2。口蹄疫的主要感染途径为消化道、呼吸道传播,可以通过口腔黏膜分泌的唾液接触发生病毒传染。口蹄疫之所以成为牛羊常见传染病,主要与其发病特点有关,羊群感染口蹄疫有5 d左右的潜伏期,经调查发现,口蹄疫潜伏期最长可达30 d,容易被养殖户忽略造成严重后果。经过大量临床统计3,表现
3、多为发热,严重可达40,高烧会持续1周左右。期间患病牛羊会出现精神萎靡、食欲下降,后期则完全停止进食,口腔会出现水泡伴有口腔黏膜高度充血溃疡、流脓的现象,随即水泡会逐步蔓延到鼻镜、乳房,紧接着在蹄冠、蹄趾出现发炎和水泡。待水泡破溃后,多构成溃烂脓斑,使得患病牛羊因疼痛不能正常行走。临床好转从水泡破溃后开场,患病牛羊的体温也会逐步恢复正常。病情严重者,会发生细菌感染或病毒性疾病,大大延长了病畜恢复期。 2 口蹄疫的危害 2.1 传染率高 口蹄疫的致病菌为口蹄疫病毒,传染性极强,规模养殖场因养殖密度高,一旦有牛羊感染本病,其它牛羊感染率几乎为100%,且口蹄疫病毒能长期存活,无论是外界环境还是受体
4、本身均难以彻底去除,又因养户基本自个承当养殖、繁育等工作,如若发生穿插感染,高额治疗费用和动物损失恐无力单独承当,长久下去,疫病将对当地畜牧业产生不可逆转的影响。 2.2 人畜共患 本病病原主要潜藏在患病牛羊体内,可通过体液传播,如若蚊虫叮咬患病牛羊后,该蚊虫再叮咬健康牛羊及人类时也会传染口蹄疫。人群感染口蹄疫的主要表现为发热、多汗及全身乏力、关节疼痛及生殖系统病变。可能会伴有神经性头痛、颈部锁骨下淋逢迎肿大及皮肤软组织的病变。严重者还可出现心脏系统的疾病,例如:心肌炎、心内膜炎等。因本病为人畜共患病,一旦发生人畜穿插感染事件,则上升为动物食品卫生安全监管责任问题。 3 口蹄疫的综合防治措施
5、3.1 普及口蹄疫相关知识 口蹄疫病毒的传染性强、危害性大,不仅直接导致养殖户承受经济损失,还对社会公共卫生安全造成宏大的危害,故本病应该早发现早治疗,及时防控消灭病原是避免本病扩散的首要措施。然而对于口蹄疫病毒,并非每位养殖户都特别了解,部分人员没有意识到口蹄疫病毒的危害,导致相关的综合防治措施不能及时施行。这就为相关部门强化宣传工作提出了严格要求,因而要做到定期委派专职人员,到养殖户家中宣教口蹄疫病毒相关知识,做到专项辅导,落实到详细人头,通过反复、具体的宣传讲解,使广大人民群众均能够了解口蹄疫病毒的病因、致病特点,以及口蹄疫病毒失控的宏大危害,做到规范养殖的同时,进一步提升养殖户对口蹄疫
6、的防备意识。 3.2 加强饲养管理,管控饲养环境 口蹄疫病毒为常见养畜感染病菌,研究人员经多年临床调查已基本把握其病因机理、致病特点、临床异常感觉和状态等,方便养殖户学习管理。养殖场的规划设计必须严格根据我们国家动物卫生防疫的要求,设置消毒间与消毒池等必要消毒措施,合理规划消毒地点。提倡开展封闭式饲养管理,同时还应完善相应工作人员的消毒制度:工作人员的鞋子、手套、口罩、帽子、工作服等都应保持清洁,暴露在外的工装需要定期消毒。 3.3 规范应急处置 为积极应对口蹄疫病发病处置,有关部门应尽早做好防备,着重强调岗前培训。一旦发现口蹄疫病后,能第一时间追溯到责任单位,专责人员,对所管辖的区域农畜情况
7、进行第一时间反应,立即根据防控预防预案应变执行,地方作为带头单位,协调各个相关部门,合理调配疾控中心、畜牧业、市场管理和财政等相关部门灵敏应对。因口蹄疫病毒病具有传染性强、发病迅速等特点,病死牛羊尸体需进行深埋或燃烧等无害化处理,同时消毒粪便、草场等病禽可能接触过的区域。 4 总结 口蹄疫作为A类传染病,应该引起人们高度重视。其疫苗免疫率高,故口蹄疫的防治工作应以防为主。近年来随着消费者对肉奶类及皮毛制品需求量增大,养殖户经济效益显着升高,动物疫病是影响畜牧业产能的主要因素,综合防治就成为养殖业的关键工作。因口蹄疫病毒可人畜共患,更应该严格把控,杜绝患病羊只及其副产品流入市场。笔者以为,疫病防控应从源头杜绝,这样才能促使畜牧业的良性循环稳步发展。 以下为参考文献 1冯晓玲.牛羊口蹄疫诊断与防治J.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2020(22):4849. 2昂青卓玛.牛羊口蹄疫诊断与防治J.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2020(20):5354. 3曾爱菊牛羊口蹄疫的鉴别诊断及防治J中国畜禽种业,2020, 16(07):155.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