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平面理论背景下汉英语基本语序对比,英语论文.docx
《三个平面理论背景下汉英语基本语序对比,英语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个平面理论背景下汉英语基本语序对比,英语论文.docx(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三个平面理论背景下汉英语基本语序对比,英语论文语言是人类特有的一种多层次的符号系统,是人类实现交际以及描绘客观世界的一个重要手段。由于语言本身是一维的,而现实的客观世界却是三维的,所以,在利用一维的语言反映三维的客观世界时就会碰到表示出的先后顺序的问题,也就是语序的问题。语序是指语言这个多层次符号系统中各个单位的排列次序,即各级语言单位在其上一级语言单位内的先后顺序,它能够使词与词之间的关系在句子层面得以具体表现出。由于语言本身是一种极其复杂的现象,所以,在学习和研究语言的经过中, 一定要区分好常规和例外,处理好常例和变例,解决好基本语序和临时变体的问题 ,而这对于语序而言也不例外。 一种语言
2、的基本语序是指是在不受任何语境因素干扰的状态下,句子的常规焦点信息得以表述时所采用的一般语序。从我们国家汉语语法界的普遍观点来看,当代英语和汉语的基本语序是一样的,且均为 主谓(宾) ( SV(O) ) 形式。然而,能够影响语言形式的因素不仅仅只要语法规则,语义、语用等因素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因而,采用某一种特定语序的语言在这些因素的作用下也呈现出一定的变异特征。英汉语作为两种截然不同的语言,尽管它们的基本语序均属于 主谓(宾) 形式,但是在某些因素的影响下,该基本语序在汉英语两种不同语言中所分别表现出的稳定性却不尽一致。这种现象能够从三个平面理论的视角下进行一定的分析和解释。 二、三个平面
3、理论背景下的语序的相关研究 上世纪八十年代,作为一种研究方式方法的 三个平面理论 在我们国家汉语界被初次提出。从该理论的产生至今,其对汉语语法研究产生的影响是特别深远的。传统的语法研究仅仅仅是从句法的角度进行的,而三个平面理论却是从句法、语义、语用三个层面对汉语语法进行多角度的研究,这无疑是在内容上突破了传统研究方式方法的局限,开阔了研究的眼界。 范晓曾运用三个平面的理论对汉语语法进行分析。他分别从句法、语义和语用三个方面分析当代汉语的语法现象,并以此来讨论汉语语序的相关问题。根据范晓的观点,运用三个平面理论研究语序时能够对语序进行分析或分类,即分为句法语序、语义语序、语用语序。在进一步研究的
4、经过中,范晓又在先前分类方式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 句系 的理论, 主张将基于句法的句型系统、基于语义的句模系统和基于语用的句类系统综合为句样系统 。 刘丹青在这里基础上又把 三个平面 概括为 三角两轴 ,华而不实句法、语义和语用为 三角 ,句法同语义的关系以及句法同语用的关系为 两轴 。由此, 三个平面 之间的关系不再是互相孤立,而是相互关联、密不可分。除此之外, 三角两轴 的关系也显示出了句法在 三个平面 中不可或缺的枢纽地位。 大部分相关学者普遍以为,运用三个平面理论对汉语语序进行研究时,应该以华而不实一个平面作为主要的分析平面,以对于其他两个平面的分析作为支撑和补充,进而来完善在主要平面上
5、进行的分析。 不是将汉语的语序看成一个一成不变的僵化的系统,而将其看成一个按照规则运行的流动的系统,将基本语序看成汉语语序系统的底座,从语义和语用的角度建立一套系统内部的运行规则 。因而,在研究经过中,不是分别从三个平面提出句法语序、语义语序和语用语序,而是在句法平面肯定其基本语序的前提下,从语义和语用的角度对非基本语序的现象做出解释。也就是讲,当我们研究汉语的基本语序究竟是 SVO 型还是 SOV 或 OSV 型时,先给出 个简明扼要的回答,即汉语是 SVO 型语言。然后,再对汉语里存在 SOV 和 OSV 语序的现象做出一定的解释。 三、汉英语基本语序详细比照分析 (一) 汉语基本语序 对
6、于汉语而言, 基本语序是具体表现出汉语语法的本质特征和操汉语者直觉语感的语序 。大多数学者以为,当代汉语的基本语序是 主谓(宾) 形式的。在汉语的使用中,我们也不难发现,无论汉语的句式怎样变化,它们基本上都是由下面五种基本句型变化和扩展而来的: 1 主语 + 不及物动词(SV)例如,孩子哭了。 2 主语 + 系动词 + 主语补足语(SVC)例如,他是我兄弟。 3 主语 + 单宾语动词 + 直接宾语(SVO)例如,他吃完蛋糕了。 4 主语 + 双宾语动词 + 间接宾语 + 直接宾语(SVOO)例如,她给了我一把伞。 5 主语 + 复合动词 + 宾语 + 宾语补足语(SVOC)例如,他成认他们输了
7、。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汉语的句式要比以上的基本句型复杂得多。由于,在汉语中同一个意思往往能够用多种不同的句式来表示出。因而,由同一个动词充当谓语的句子,能够有各种各样的构造形式。我们再来看一个实际应用的例子: 女: 离婚就是互相成全,你放我一马,我放你一马的事儿。 男: 离婚就是离婚,别扯那些没用的。我同意。 女: 同意就好。 男: 那就抽空办了吧。家里冰箱、彩电、洗衣机你看着搬吧。 女: 你是不是把我当成收废品的了? 男: 我差一点儿忘了,你如今富有了。 女: 我什么都不要。 男: 好,跟我想的一样。 女: 但是,小元我要带走。 男: 什么? 小元你带走? 女: 陈桂林我告诉你,孩子跟你是
8、不会幸福的! 男: 你少拿幸福恐吓我。小元很幸福! (电影(钢的琴)从这一例子中我们能够看出,汉语句子在实际应用中有的经常省略主语,如 别扯那些没用的。 中省略了主语 你 , 就抽空办了吧 中省略了主语 我们 , 跟我想的一样 中省略了主语 这 或 那 。除此之外,在上面的例子中,还有这几句话比拟特殊: 冰箱、彩电、洗衣机你看着搬吧 , 小元我要带走 。这两句话中,似乎是 宾语 都被提到了句首。不仅这两句,以上述(3) 中的例句为例,既能够讲 他吃完蛋糕了 ,可以以讲 蛋糕他吃完了 ,或 他蛋糕吃完了 。然而后两种讲法在相应的英语中会被以为是有语法错误的。那么,能否讲当代汉语既有 主语 + 谓
9、语动词 + 宾语 (SVO) 的语序,也有 宾语+ 主语 + 谓语动词 (OSV) 的语序以及 主语 + 宾语 + 谓语动词 (SOV) 的语序呢? 根据朱德熙先生(语法讲义中提出的观点,一般情况下,用二分法对一个句子进行成分分析,首先能够分为主语和谓语部分; 谓语部分再切分能够分为动词和宾语。可见,作为谓语的一部分,宾语同主语之间并没有句法上的直接关联; 而且,主语在谓语动词之前,宾语在谓语动词之后,各个成分都有其相对固定的句法位置。那么,一个离开了其本身固定位置的名词或名词短语就不再是主语或宾语了。不能由于一个名词性成分本来放在动词之后作宾语,而当它出如今动词之前时,就讲它是被提早的 宾语
10、 。因而,当代汉语的基本语序是 SVO 型,不存在 OSV 或者 SOV 型的语序。 根据三个平面理论,语法能够从句法、语义、语用三个平面进行分析。因而,当我们分析一个句子的语序时,有必要区别句法语序、语义语序和语用语序。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知道,在句法方面,当代汉语的基本语序是 主谓(宾) 形式。在语义方面,陈平曾指出, 在句子中充任主语和宾语的语义角色的优先顺序是: 施事、感事、工具、系事、地点、对象、受事 。根据这一顺序,充任主语时,越靠前越优先; 充任宾语时则恰好相反。一个句子中除了包含句法成分、语义成分之外,还包含一些语用成分。 句子中的某些位置是专门为语用成分而设的 。 比方,句子
11、的话题往往位于句首,自然焦点位于句末,比照焦点位于主语和谓语之间。详细地讲,例如: 他吃完蛋糕了 一句的语序是 主谓宾 假如讲成 蛋糕他吃完了 ,那么句子开始的受事成分 蛋糕 就是纯粹的语用成分,它充当全句的 话题 (此时, 蛋糕 这一话题一定是谈话双方都知道的) ,故其句法语序为 主谓 假如讲成 他蛋糕吃完了 ,那么句首的主语 他 同样也是句子的话题,受事成分 蛋糕 是纯粹的语用成分,是全句的 比照焦点 (此时, 蛋糕 作为 比照焦点 表示出出的含义是 他吃完的是蛋糕,而非其他别的食物 ) ,所以,其句法语序也为 主谓 (华而不实 谓 代表主谓短语 蛋糕吃完了 ) 。由此可见,以上三个例句的
12、基本语序都是 主谓(宾) 形式。 根据上面的分析,能够看出当代汉语句子的基本语序是相对固定的,都是 主谓(宾) 形式。之所以会出现各种形式的句子,是由于作为受事成分的名词或名词短语在句子中的位置比拟灵敏。根据表示出的需要,受事成分既能够出如今动词之后充当宾语,可以以出如今动词之前充当话题或比照焦点。因而,在汉语的实际应用中,为了知足特定的意义表示出的需要,讲话人能够让某个句法成分离开其本来的句法位置而进入话题或焦点的位置。讲话人选择把哪个句法成分当作话题或者是焦点,都具有很大的主观性和临时性。可见,这些变异特征不会构成汉语基本语序的改变。 (二) 英语基本语序 在以往的英语学习中,我们知道,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文化交流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