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医学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应用体会,教学理论论文.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基础医学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应用体会,教学理论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础医学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应用体会,教学理论论文.docx(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基础医学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应用体会,教学理论论文摘 要: 近年来,研究性学习形式越来越被高等教育界认可。我们把研究性学习引入基础医学教学,采用 专题式 讨论课、 病例式 讨论课,和 开放式 综述撰写的教学形式,构建了 细胞与分子基础 跨学科模块课程。学生的课堂及考核反应显示,模块课程和研究性学习显着提升了教学效果,同时具体表现出出传统教学与研究性学习评价体系的差异,并呼唤配套研究性学习的信息资源中心的建立。 本文关键词语: 研究性学习; 跨学科模块课程; 讨论课; 探寻求索; 医学教育学制长、 科目繁多, 主要划分为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两个部分。基础医学教学既是医学教育的入门阶段, 又是把握医学
2、 基础理论 、 基本知识 的重要环节, 同时为把握临床 基本技能 打牢理论基础。临床医学由于其与疾病直接相关, 易于围绕案例展开教学, 并配备有临床见习、 实习等环节, 教学形式多样。而基础医学课程则由于理论性强、 内容抽象, 与临床病例间接关联等特点, 给教学形式带来种种局限1,2。 近年来, 研究性学习形式越来越多地被高等教育界所认可3,4,5,6,7,8。因而, 在基础医学教学中适时引入研究性学习, 利用基础医学知识体系的本质特点, 引领学生们根据分子-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生命个体的顺序逐层深切进入基础医学的本质, 边学习边考虑, 建立查阅资料、 课堂讨论、 先质疑后接受的学习习惯,
3、 是培养 三基 牢固、 并具备自主学习能力、 创新思维能力的新世纪医学人才的重要课题9,10,11,12。 1 、研究性学习在基础医学教学中的应用 传统学习注重接受已经积累的知识, 学习者的头脑更像是知识存储器, 较少牵涉发现、 创造的经过。研究性学习是指在教学经过中设置一个详细问题, 创设一种研究情境, 让学生通过收集、 识别和处理信息来模拟性地体验知识的产生经过, 培养自主学习、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13,14,15。因而, 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 PBL) 是研究性学习的主要形式之一。除此之外, 针对入门类课程的研究性学习形式最近几年发展很快
4、, 主要包括跨学科模块课程的设置, 着眼于激发新生学习兴趣16。 我们在基础医学教学的研究性学习改革中, 首先以整合性、 跨学科的思路构建了 细胞与分子基础 教学模块, 包含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细胞生物学 和 医学遗传学 三门核心医学基础课, 在层次上沿着分子、 细胞、 整体生命的阶梯步步深切进入, 逐层解析; 在方式上采用课堂授课与 专题式 、 病例式 讨论课、 开放式 综述撰写穿插进行, 显着提升了教学效果17。下面详细阐述下面几种研究性教学形式。 1.1、 专题式 讨论课 专题讨论课严密围绕教学内容展开: 在物质代谢单元之后, 围绕代谢相关疾病进行; 在基因表示出调控单元之后,
5、围绕转录因子与细胞信号转导等专题开展。学员自行分组, 在准备期就课堂学习内容以及专题设置如: 糖尿病患者的血糖为什么升高、 现有降糖药作用的生物化学机制等问题, 查阅专业书籍、 科研文献, 构成汇报内容并制作幻灯。讨论课上各组代表进行发言, 采用在大教室面对全体学员的报告形式, 汇报后其他各组学员进行质疑、 提问, 汇报人及本组成员当场解释、 回答, 最后教员总结点评。另以 转录因子与信号转导 专题为例, 同学们从课堂知识出发, 选择自个感兴趣的转录因子家族, 对其信号转导途径与生理病理功能进行关联, 评价其作为治疗靶位的意义。学员通过大量文献检索与阅读, 既温习了课堂所学到的关于转录因子共性
6、的知识,又引入了这一类型转录因子在科学研究中的最新进展, 拓展了课堂知识。学员通过 专题式 讨论课的准备与施行经过, 学会了收集信息、 整理信息、 发现知识、 构成认识的技能与方式方法18,19。 1.2 、 病例式 讨论课 病例讨论课以人类遗传病案例为载体展开: 分为染色体病、 单基因遗传病两部分。我们专门编写了(人类遗传病案例手册, 染色体病设置 习惯性流产者的苦恼 和 迷惑的小儿癫痫 两个案例, 让同学们利用课堂所学知识及查阅资料, 深切进入学习21三体综合征和脆性X染色体综合征; 单基因遗传病设置 奇怪的家族性舞蹈 和 拖延的胃肠急症 两个案例, 针对亨廷顿舞蹈病和家族性结肠息肉病展开
7、学习。以 迷惑的小儿癫痫 为例, 案例描绘叙述以犬咬病史、 癫痫异常感觉和状态为明线, 而将患儿的家族史、 智力、 精神异常等暗含在文字中, 引导学生产生种种追问。授课前老师把案例内容进行分解, 从临床表现、 遗传病因、 诊断重点和治疗方式方法四个方面提出问题。学生围绕自个感兴趣的问题组成小组, 查阅资料、 构成认识, 完成课前准备。在课堂上, 同学们以课堂学习和自个查阅的资料为基础展开讨论, 从上述四个方面区分狂犬病、 小儿癫痫和脆性X染色体综合征, 对案例构成诊断结论。这个开放式的讨论经过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负责不同问题的小组间经常展开争论, 在争论中构成观点、 摒弃错误, 推动
8、课堂内容进行, 同学们成为了知识的发现者和教学活动的主体, 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20。 1.3、 开放式 综述撰写 开放式综述撰写在医学遗传学课授课经过中进行, 每一次理论课后围绕本节课内容提出一个开放性的问题, 要求同学们根据问题广泛查阅资料, 结合教学内容、 课外资料和个人见解构成认识, 写出一篇800字左右的小综述。同学们在十几个选题中根据兴趣自由选择华而不实两道进行撰写, 教师则根据资料的准确性、 见解的合理性、 理解的深度给予评分。以 人类基因组多态性 内容为例, 我们针对微卫星DNA位点上短串联重复序列(short tandem repeat, STR)设计了如下开放式问题: 某案件
9、发生后, 在犯罪现场获得一份生物样品, 同时通过侦查锁定了两位嫌疑人。通过比照DNA分型, 请判定现场生物样品来自哪位嫌疑人; 讲出具体的分子遗传学原理; 并建议还能够进行哪些遗传学检测使结论愈加可靠? 同学们通过对这一问题的考虑、 查阅资料、 撰写综述, 深切进入理解了人类基因组多态性的概念及其应用, 在学习知识的同时, 提高了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阅读小综述的经过中, 老师发现同学们查找科研资料的准确性高于估计水平, 在个人见解方面表现出强烈的独立考虑精神。在问卷调查中, 学生普遍反映撰写小论文的经过加强了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21。 2、 在基础医学教学中施行研究性教学的体会 我们将
10、研究性学习引入基础医学教学, 构建了 细胞与分子基础 模块课程, 连续在医学本科教学中施行了将近10年。在教学经过中, 通过同学们的课堂反响、 考核成绩、 综述评分和问卷调查等反应结果, 获得如下体会。 2.1、 显着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研究性学习的主要形式之一是 基于问题的学习 , 其核心是 问题 的设置。我们构建的模块化教学, 引入了 专题式 讨论课、 病例式 讨论课和 开放式 综述撰写, 每一种形式都是以 问题 来呈现的。而且, 问题的设置不是唯一的, 而是多项选择的, 同学们能够根据兴趣来选题回答。除此之外, 答案:也不是既定的、 标准的, 而是开放性的。这些特点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
11、兴趣, 他们被问题驱使, 组成兴趣一致的协作小组、 主动去图书馆及专业网站检索、 查阅资料, 积极讨论、 构成共鸣、 制作幻灯、 当堂演讲、 回答以下问题、 撰写成文。这些学习经过与传统教学形式显着不同, 充分调动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病例式 讨论课的时间经常不够用, 同学们的发言、 提问、 质疑与争论会持续进行, 推动课堂进展。而在同学们上交的 开放式 综述中, 设置的十几个选题全部被牵涉, 华而不实15%的同学完成了两篇以上的综述, 具体表现出出他们学习兴趣的强大驱动力。 2.2、 显示出传统学习与研究性学习评价体系的差异 我们比照学生卷面成绩、 讨论课表现与综述撰写的评分发现, 理论考试
12、成绩与研究性学习考评结果存在差异。比方一部分讨论课表现及综述撰写成绩优异的学员, 理论课考试成绩较为一般。分析原因, 不难发现传统理论考试评价体系的片面性。愈加力证了研究性学习内容、 形式及考评标准引入的科学性与必要性。将来, 我们等待着愈加规范的研究性学习考评方式及标准的建立, 减少当前老师评分的主观性等问题。我们需要经过系统性专业培训的老师来引导讨论课的进行, 根据详细指标客观评价学生表现。这些新的考评方式, 将发挥 指挥棒 的作用, 深入改变基础医学教学质量, 塑造能够主动思维、 主动创新的新世纪医学人才。 2.3、 开展研究性学习需要配套的信息资源中心 在研究性学习经过中, 同学们要查
13、阅大量的专业书籍和文献, 这需要愈加成规模的信息资源库的支持。另一方面, 讨论课上同学们不断提出的新问题, 有时超出老师备课内容之外, 也需要及时在线查阅专业信息资源予以解答, 扫清障碍, 让课堂讨论继续进行。这些是我们在教学施行中碰到的实际问题。因而, 在基础医学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亟需建设配套的信息资源中心, 以大学图书馆、 网络中心为依托, 聚集模块课程相关的专业书籍、 文献资料、 疾病案例以及图片、 动画和视频等多媒体素材, 为老师和学生提供一个专业、 全面、 准确、 动态更新的资源库和便捷的检索系统。这些配套资源的建立, 将大幅提升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质量, 培养他们获取信息、 发现问题
14、、 创造知识的能力, 成为集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于一体的研究型人才, 在将来的工作岗位上最大限度的服务于医疗行业与社会22,23。 以下为参考文献 1 Brass L F,Akabas M H.The national MD-PhD program outcomes study:Relationships between medical specialty,training duration,research effort,and career pathsJ/OL.JCI Insight,2022,4(19):133009.DOI:10.1172/jci.insight.133009. 2 Ra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文化交流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