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教育管理中政府介入研究导论,公共管理论文.docx
《留守儿童教育管理中政府介入研究导论,公共管理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留守儿童教育管理中政府介入研究导论,公共管理论文.docx(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留守儿童教育管理中介入研究导论,公共管理论文题目 第一章 留守儿童教育管理中参与研究导论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以下为参考文献 第一章 导 论 一、选题的背景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事业的快速发展,农村地区当代化的脚步也逐步加快,大量的劳动力同时也向城市转移,产生了规模较大的民工潮。这一群体在城市里从事第二、三产业,为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和繁荣做出了宏大的奉献。农村人口在向城市转移的经过中,我们国家现行的二元户籍制度和与城市户籍制度配套的住房补助、医疗保险、社会保险和子女教育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使得进城务工的打工者无法将自个的孩子带在身边照顾和抚育,只能将子女留在家乡,由年迈的亲人来
2、完成监护和养育任务,因而在农村地区产生了一个特殊群体-留守儿童。1998 年,公安部和教育部两家联合出台政策,明文规定:进城务工者孩子的入学和教育主要在流出地和公立学校完成。也就是讲外出务工人员的子女一般须在原户籍所在地上学,学费也低或者免费。但到如今为止,能够将孩子带到城市,并且让他们接受城市优质教育资源的打工者毕竟还是极少的一部分。由于城市资源有限的承载能力、地方各种政策的制约、农民工工作的不稳定性以及薄弱的经济承受能力,大多数农民工经过综合权衡以后,还是无奈地选择了把孩子留在农村。 根据 2005 年的统计数据,提取我们国家 1%人口抽样调查的资料,显示从 0-17 周岁之间的孩子,留守
3、儿童在我们国家儿童总数中所占的比例为 21.72%,由此推断,我们国家当前留守儿童总数大约有 5800 万人,华而不实,学龄前阶段05 周岁、小学学龄阶段611周岁、初中学龄阶段1214 周岁和大龄阶段1517 周岁4 个年龄组占总体的比例分别为 27.05%、34.85%、20.84%和 17.27%.在农村留守儿童群体中,男童占53.71%,女童占 46.29%,男女性别比为 114:75. 当前,甘肃省共有农村 留守儿童 67.7 万人,华而不实小学生 31.4 万人,初中生 18.4 万人,学前儿童 17.9 万人。在留守儿童监护方面,隔代监护有 41.1 万人,亲属监护有 22.6
4、万人,同辈监护有 2.1 万人,其他监护有 1.1 万人,自我监护有 0.8 万人。 在这些留守儿童群体中,各类问题层出不穷。比方:校车事件,2018 年我们国家大概发生了数十起严重的校车安全事故,多半发生在外出务工人口密集的地区,受害者便是留守儿童,3以及发生在陕西、辽宁的留守儿童集体中毒事件等等。4以上资料表示清楚,留守儿童在当代社会的大量存在不仅仅仅是一个单纯的教育问题,更是一个儿童身心受损、权益受损的社会问题,也反映出了在这里方面管理职能的缺位与不作为。 二、选题的意义 留守儿童从小生活在农村地区,而留守儿童父母为了生计每年进城务工的数量在不断增加,因而留守儿童的数量随之不断增加。与我
5、们国家流动人口子女相比,在数量上留守儿童远远要比流动儿童多。我们国家如今大概有 1.5 亿农民外出打工,而打工者的数量在以每年 500 万人的速度增长。当前,我们国家 15 岁下面留守儿童的数量已超过 3000万,约有 87%分布在农村地区。 5这就带来了众多与留守儿童相关的各种问题,而最为关键的是留守儿童身心发展的问题,这是当下急需解决的一项重要工作。留守儿童的身心发展问题不仅关乎他们本身的成长和家庭的发展,更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教育问题和社会问题。 现实生活中,由于家庭、学校、社会教育中出现的认识偏差和有意或无意的忽视,青少年在成长经过中的一些安全问题、心理问题、性格习惯问题等都没有得到及时正
6、确的引导和纠正,进而导致极端事件时有发生,例如:由于学习压力过大而跳楼轻生、自残等,青少年犯罪的比率也逐年上升且呈现出低龄化趋势,而农村留守儿童作为儿童群体中的一部分,更是在这里类问题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其犯罪总人数也呈上升趋势,这不仅影响到留守儿童本身的发展,也会给其父母、家庭及社会带来不幸。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关注和解决我们国家社会中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将有助于促进留守儿童的成长,而且对实现教育公平也具有极强的社会意义;教育工作是一项面向将来的宏图伟业,而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密切关系到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进步;教育更是义不容辞的责任,研究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中的管理问题,对于
7、改变形象、提升在农村的执政效力、改善的民间形象等方面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文试图以 人本管理 作为理论基础,从管理职能发挥的角度入手,来研究、调查和分析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问题。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成长和教育,不仅仅是对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的亲历践行,更是具体表现出了国家、和社会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留守儿童问题解决不好,就谈不上社会的和谐,而社会不和谐就不会拥有美丽的 中国梦 ,因而留守儿童问题直接关乎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将来。 三、研究综述 一研究现在状况 较早关注留守儿童问题的大多是基层教育工作者、新闻记者,其后是来自学术界的关注,他们从人口学、教育学、心理学、伦理学、社会
8、学、管理学等不同的学科视角和层面来审视农村留守儿童问题,针对同一个留守儿童群体,他们都在不同的领域、不同的层次和方面进行了不同的研究,既互相穿插又各有侧重。 1、农村留守儿童的概念 留守儿童又被称为留守孩、留守子女、留守学生、空巢儿童等。根据以往的研究,学者们对留守儿童概念的共鸣是:父母离开家乡、孩子不能跟随父母一同外出、只能留在家里由其他监护人照顾并且接受教育的未成年人。主要分歧具体表现出在:1留守儿童的父母一方外出,还是双方外出务工才属于留守儿童。2年龄阶段划分问题。有的以 4 周岁或 6 周岁作为下限,有的以 14 周岁、16 周岁和 18 周岁作为上限,还有的笼统指 小学和义务教育阶段
9、的儿童少年 或 义务教育阶段 的儿童。3儿童留守时间长度的设定。有学者提出以留守四个月为标准,如张利洪、刘洲,他们根据我们国家中小学生一学期为四个月的特点;6王秋香、欧阳晨两位学者以为 半年以上 的留守时间。但是本文所研究的农村留守儿童没有用留守时间的长短作为界定留守儿童的标准,由于这一群体本身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2、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和发展问题 在留守儿童教育和发展问题方面的研究,从研究层次上,主要分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两个部分;从研究内容上,主要集中在留守儿童的道德养成、学习情况、心理素质奠定及健康行为等方面。多数学者以为:父母一方或双方外出务工以后给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带来了很多不利的因素,
10、尤其是在监护方面存在很多的问题:一是监护人的监护责任不明确,把重点放在了让孩子吃饱穿暖、不出事上,重养护而轻教育,重物质而轻学习,不太注重孩子的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二是监护能力缺乏,尤其是隔代监护人,由于文化程度较低,思想观念、认识水平及教育方式方法落后,很难尽到对留守儿童的教育责任,导致他们处于无人管束的自由状态,容易导致留守儿童在学习、道德、操行、心理素质、安全行为和个体社会化等方面的发展出现问题。比拟典型的论着是:(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史晖、王德勋、(留守儿童教育发展问题探析朱拥军。 3、农村留守儿童权益保卫的研究 农村留守儿童权益保卫的研究牵涉 留守儿童 的受教育权、受保卫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文化交流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