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实施前后重庆历史试卷高考命题特征分析,历史教学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程实施前后重庆历史试卷高考命题特征分析,历史教学论文.docx(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新课程实施前后重庆历史试卷高考命题特征分析,历史教学论文2006 年重庆 开场自主命制高考历史试卷 ,2020年重庆初次命制新课改后的高考历史试卷。 新课改前后重庆高考历史试卷的命题有很大的变化。 通过对新课改前后重庆高考历史命题特点的研究, 对今后高考历史命题工作的稳步发展具有建设性意义,同时也能给中学历史老师提供一些启示, 指导当下的高中历史教学。一、新课程施行前重庆高考历史试卷命题特点分析从 2006 年重庆自主命制高考历史试卷以来,已经逐步实现 平稳过渡、有所创新、构成特色 的形式,命题质量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具体表现出了重庆基础教育的发展与改革成果。 因而,对新高考前重庆高考历史
2、试卷命题特点的回首和总结,一方面将其优秀的特点在今后的高考历史命题中继续保持和发扬,另一方面对于不符合新课改理念的特点进行改良。一新课改前重庆高考历史试卷命题特点回首新课改施行前, 重庆高中历史教学材料只要人民教育出版社的一个版本, 高考历史试卷严格根据教育部考试中心公布的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命题, 强调回归教学资料,重视对基础知识的把握,兼顾知识的覆盖面,适当具体表现出能力考察。 选取题固然会以材料形式出现,但考试点必须属于考试大纲的范围,而且四个选项一般均在教学材料中出现。 非选取题的材料选择,也与教学材料的知识密切相关, 往往是对教学材料内容的补充、完善或深化,而且从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
3、 角度进行命题。 总的来讲,新课改前重庆高考历史试卷具有如下特点:1主干知识突出,覆盖面广。 试题所考知识点,不仅严格遵循教育部公布的统一考试大纲, 而且皆为考生必须把握的重要知识。 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的考察,命题坚持了主干知识的命题原则,所考察的内容都是高中阶段应把握的主干知识, 并根据主干知识、引用教学材料之外相应的素材知识,进而构成新问题、新情景。 同时,坚持了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察, 考察的知识点大都是教学资料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史实,覆盖面比拟广泛。2侧重能力考察的同时,强调回归教学资料。 分析新课改前的重庆高考历史试卷, 不难看出历史试卷命制越来越注重对考生能力的考察, 同时将教学
4、资料基础知识考察与对学生能力的考察很好地结合起来。全面考察考生各方面的能力, 是高考试题的基本要求,因而在全面考察考生能力的同时,又更注重考生综合能力的考察。 能力不仅包括分析综合能力、知识迁移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而且还包括基本的识记能力。 学习历史,不能不记住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线索。 因而, 在新课改推行前的历史试卷中, 大都着重考察考生的分析、 综合和知识迁移能力。 同时考生要注重将题中所提供的信息与教学材料上的知识综合起来考虑。3 彰显学科特点,注重与现实的联络。 新课改前的历史试题,固然所用材料牵涉面广,要求考生回答的问题多种多样,但是,无论是政治经济、社会生活、民族关系和
5、文化思想等大的方面,还是详细的人物、事件、朝代、国家、战略方针、知识分子命运和世界局势的变化,无一不紧扣历史题材。 历史学科的特点之一是根据可靠的史料或历史遗迹去描绘叙述历史,并从中得出科学的结论。 同时,历史试题又充分注意了历史与现实的关系, 并不刻意回避社会热门。 例如:2018 年试题的第 19 题用当年法国公司拍卖中国文物这一事件来命制试题。 2018 年试题的第 21 题用三八妇女节设立 100 周年纪念、 第 19 题与 22 题用抗日战争胜利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65 周年史实来创设情景。 2018 年试题中反映了当年时事有:辛亥革命爆发 100 周年、 中国成立 90 周年,
6、社会各界纷纷开展纪念活动; 而反恐斗争及朝鲜半岛形势, 既是世界近当代史和中国近当代史的重要内容,又是当今世界关注的热门,试卷第 18、19、23、39题历史部分都有较为突出的反映,具体表现出了历史学对现实的关心。4情景设置多样,适当具体表现出地方特色。 新课改前重庆市历史高考试题在情境设置上新意迭出,所使用的素材也较多样性,有文献资料、历史图片、楹联、历史地图、史料原文等。 同时,试题还具体表现出了重庆地方特色。 例如:2018 年第 20 题的情境创设以 日本开重庆为商埠 的史实作为切入点。 2018 年第 16 题所引用的近代重庆总商会会所的楹联,第 19 题援用的美国总统赞扬重庆市民英
7、勇抗击侵略的信函,都是具有重庆特色的史料。 2018 年第 17 题考察的大足县余栋臣起义, 是重庆历史上一次着名的反洋教斗争,具有一定的地方特色。5试卷难易适中,便于高校选拔人才。 从新课改前的重庆高考历史试题实测的效果来看, 考生与社会反映良好,无超考试大纲之题。 总体来看,试卷难易适中,有利于中学历史教学,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二新课改前重庆高考历史试卷命题特点总评纵观新高考施行前四年高考历史试卷命题特点,对今后高考命题工作提供了借鉴。 通过对新课改施行前重庆高考历史命题特点的分析, 可总结出在今后高考历史命题中继续发扬的特点以及亟待改良的一些命题特点。1值得继续发扬的特点。 新课改的高考
8、历史试题在不断完善,逐步接近新课改的理念,尤其是 2020年高考历史试题已经初显新课改中要求的一些特点, 具有对今后高考历史命题值得借鉴和继承的经历体验特点。 分析新课改前的高考历史试卷命制特点,都注重对学生能力的考察,高考作为选拔性的考试,除了强调其为高校选拔人才的功能以外, 还要十分强调在考试中强调学生能力的考察, 而且在今后的试题命制中更应该加大对学生能力的考察。 历史更应该强调其以史为鉴的作用, 因而试卷应与时事政治相结合,与社会热门问题相联络。 回首新课改前的高考历史试题,试题的情境设置越来越多样化。2需要改良的特点。 固然坚持了能力考察的方向,但是在能力的层次感和区分度上欠缺火候。
9、 主要在非选取题方面,优秀生和普通生的差异不同不明显,有时甚至会导致成绩一般学生的得分比成绩好的学生高的现象有时命题剑走偏锋:有个别题难逃偏、难、怪之嫌。 如对一些细节的基础点要求比拟高,一些年代问题属于考纲里面包含但考生温习中容易忽略的,知识点有点偏。 2007 年选取题太细化,如第 14题 B.唐朝前期开场征收茶税 ,第 15 题的地图。综合题对历史问题的考察显得比拟牵强, 尤其是第39 题,三个学科间的大综合,有时结合得并不贴切。2018 年第 39 题考察了能源问题,也是当下全球关注的话题,牵涉政治、历史、地理三科,时代性比拟强,但三科综合的内容感觉比拟牵强, 有很多题考生可能做不完。
10、 2018 年整套试题严谨、细致、基础,但形式稍显单一,创新和能力要求偏弱。二、新课程下重庆高考历史试卷命题特点分析新课改施行后, 由于重庆高中历史教学材料出现了一 标 多 本 ,并且教学材料的编排方式与新课改前完全不同。 高中历史教学材料课改前是以编年体的形式编排,而课改后则是以专题的形式编排。 重庆高考历史学科的命题范围,除了必修一政治、必修二经济、必修三文化外 ,还有三门选修模块 (历史上的重大改革(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和(中外历史人物评讲,这为重庆高考历史命题提供了史无前例的挑战。 下面以 2020 年重庆高考历史试卷为例,分析新课改施行后重庆高考历史试卷的变化。一突出情感态度价值观
11、,注重现实关心新课标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把握历史知识的经过中,既有能力的训练,也有对史学方式方法的了解和运用,更有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体验和培养, 把握历史知识不是历史课程学习的唯一和最终目的,而是全面提高人文素养的基础和载体。2020 年重庆高考历史试卷尊重历史课程的育人功能,在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同时,认同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爱国、民族团结等情感和面向世界的视野和意识。 如第 12 题 世界史 中国梦 ,引导学生关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第 13 题通过对新疆的战略地位和建省的考察, 引导学生关注我们国家现实中的边疆问题和领土争端,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第14 题则通过古
12、今中外服饰的变迁, 反映了对社会生活的关注。二兼顾不同教学资料版本,确保试题公平公正重庆高考历史实行的一 标 多 本 ,同一课标要求的考试点, 不同版本的教学资料侧重点不一, 详略不一,甚至有的教学资料你有我无,因而,历史试卷的命制,只要兼顾不同版本教学资料之间的差异,才能具体表现出公平、公正。 重庆卷自主命题充分考虑了这些因素,尽可能让考生的能力正常发挥出来,避免人为制造不公平。如第 5 题以选取题的形式主要考察明代内阁, 三个版本的教学材料都有对明代内阁的内容, 但是详略不一,有的版本甚至连明代内阁的 票拟 都没有提及。为了避免由于教学材料版本不同而造成的差异, 试卷在题干上将明代内阁的构
13、成经过,从太祖、成祖、仁宗后的经过进行呈现, 尽可能让三个版本教学材料的学生都处在同一水平线上。三命题尝试不拘泥于教学材料,强调能力立意试卷力图以能力立意,通过创设新情景、引用材料与教学材料的结论相印证, 引导学生根据史料进行探究,强调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培养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较好地实现了对考生 知识与能力 经过与方式方法 及 情感态度价值观 三维能力目的的考察。 如第 4 题,以材料选取题的形式呈现宋朝的 便钱 ,而宋朝的 便钱 三个版本的教学材料均无相关内容,此题立意完全脱离教学材料,仅有选项 B 中国最早的纸币 ,教学材料在叙述 交子 时提及,能够帮助考生否认选项。 而其他选项考生完全
14、要通过解读文献,才能选出正确的答案:。总观新课程重庆高考历史试卷, 试题内容牵涉面广、 时间跨度长。 中国史从先秦至 20 世纪 80 年代,世界史从古代雅典到世界格局的多极化,牵涉领域广泛,涵盖了课标要求的主干知识。 从 课标 分类来看,必修教学材料所占比例为 80%,选修所占比例为20%,符合重庆考试讲明的规定,具体表现出了试卷的全面性与基础性。试卷素材选取来源丰富,有柱状图、表格、权威文献、原始史料等;情境设置灵敏多样,新颖别致,有学习探究、节目竞赛、陶片放逐等。 文字精练整洁,卷面相对活泼踊跃美观,具有深切厚重的人文气息。 试卷的命制还注意兼顾综合性,呈现为融汇古今中外,并注意考察考生
15、的整体史观和全球史观, 这是对学生学习历史的更高层次要求。四试卷既强调选拔功能,又注重导向作用作为重庆施行新课改的第一次高考历史命题,试卷总体上难易程度适中,具有较强的区分度、信度和效度,符合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功能要求,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 同时,也对中学的历史教学具有一定的启示:1 突出主干知识, 强调知识的基础性和覆盖面,以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为命题根据,重视对基础知识模块的把握,而不是去猜题、押题。 试题注重考察考生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历史史料解读和史实分析的全面能力,避免呆板的死记硬背。2试卷突出了综合能力考察,强化对高中历史课程的考核目的与要求。 重庆历史试卷在高中历史的考核目的与要
16、求等方面都做了积极的尝试。 在知识与能力、经过与方式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寻求索,设置了探究性的试题,具体表现出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另外, 试卷在编排方式上与往年的试卷也有很大的变化。 新课程改革后,文综试卷全部将三门课程分开集中编排。 如历史试卷 100 分,先排列 12 道选取题 48 分,再排 2 道非选取题 52 分。 完全取消了以往 39 题的三个学科拼盘的 60 分大综合题。 这种试题的编排方式,强调各门学科的独立性,更符合考生的实际。三、新课程下重庆高考历史试卷命题的瞻望一强化命题创新,以能力立意为主重庆高考历史试卷从 2006 年开场自主命题,有多年的命题经历体
17、验, 新课改后的重庆高考命题应当注意汲取重庆卷往年命题的经历体验,扬长避短。 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强化命题创新,要以能力立意,要求情境创设应具有典型性与拓展性。 详细来讲,典型性主要指情境创设在调动学生历史知识方面具有代表性,情境与历史知识之间有必然内在的关联,避免情境与历史知识之间的貌合神离甚至脱节。 拓展性是指当情境创设以专题的形式出现时, 它同时应该具有向前或向后延伸的拓展空间, 构成一部小的专门史或专题史, 而不能用枯燥呆板的情境创设来束缚学生的思维。 这种拓展性要求学生能够举一反三,不仅知其一,更要知其二。 命题时,要引入新材料创设新情境,防止机械记忆。二以课标要求为中心,不拘泥于教学材料针对重庆高中新课程历史教学材料的一 标 多 本 的现在状况,命题应摆脱多种版本教学材料的束缚,要宏观把握,化繁为简,取舍合理,严格以课标要求为主命题。 新课程高考命题要求更新教学材料观念,创造性地处理教学材料。 教学材料是师生面对的最重要的教学资源, 考试命题要擅长利用教学材料资源又不唯教学材料,将教学材料融入到试题中,命题要合理构建教学材料的新体系。三分类考试目的,进行科学命题重庆的考试目的要完全根据国家考试中心的目的体系。 新课标规定的目的是考试测量目的的重要根据。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