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康德哲学的直观概念,西方哲学史论文.docx
《解读康德哲学的直观概念,西方哲学史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解读康德哲学的直观概念,西方哲学史论文.docx(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解读康德哲学的直观概念,西方哲学史论文一般以为,康德哲学以 (纯粹理性批判、 (实践理性批判、 (判定力批判 三部批判为核心并且三部批判呈逐级递进关系.而 (纯粹理性批判 作为后两大批判的基础是一本西方哲学史上经典的认识论着作.在这里书中康德划分了认识的三个阶段,即感性、知性和理性,并且以为每种认识都有先天的基础,在感性中就是时间和空间,在知性中就是十二个纯粹范畴,在理性中就是先验理念,在这里之上说明了先天综合判定怎样可能.本文讨论的是先验感性论中非常重要的 直观 概念,全面而清楚地认识 直观 概念有助于深入领会先验感性论的思想主旨.但是在笔者看来国内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很少,并且只是在三大批判体
2、系内对此进行浅层的阐述,没有结合当代心理学、组织行为学等科学的研究成果对此进行更深切进入的讲明.有鉴于此,我们首先回首 直观 概念在西方哲学史上的来历,接着讲明 (纯粹理性批判 中 直观 概念的本质,然后展开对感性直观、经历体验性直观、感官直观、想象力直观、知性直观、内直观、外直观和纯粹直观九种直观的阐述,进而从哲学认识论角度引出 理解 的定义. 早在古希腊时期,哲学家们就提出了通过感觉和理智两种不同的途径去把握真理.感觉是通过人的五官获得对外部事物的认识的方式,理智则是运用概念到达对外部事物的共相、本质的认识的方式.不同的哲学家成认人具有两种认识方式,只不过在获得真理的途径上侧重点不同.例如
3、赫拉克利特就以为认识的对象是自然界,本质隐藏在纷繁复杂的现象背后,认识的目的就是要通过感觉去获得现象背后的本质的东西.因而,他非常重视感觉并且最早提出感觉的可靠性问题.与此大为相反的是巴门尼德,他甚至否认了通过感官的认识方式能够把握真理,而只诉诸理智, 他以理性为真理标准,宣称感官是欺骗我们的 .1然而,对感觉和理智两种认识方式最经典的表述当属西方哲学史上的两位思想巨人: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柏拉图把认识的对象区分为可感的世界和可知的世界.对于前者,由于它处在变化不息之中,因而,我们只能通过感官获得意见;对于后者,由于它是真正的实在,因而,我们只能通过理智获得真理.通过感官,我们不能认识真理,由
4、感官刺激引起的感觉最多作为一种刺激,通过这种刺激,心灵通过回忆来获得理念 (真理).而亚里士多德则强调感觉、经历体验在认识真理中的作用,他对认识方式做了进一步的区分,以为有感觉、经历体验、理性三种认识方式.感觉是认识的起点,感觉的重复产生出记忆,记忆就构成了经历体验,但是经历体验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要认识真理就必须借助于理性.这种争论一直延续到近代的以洛克、休谟为代表的经历体验派和以笛卡儿、斯宾诺莎、莱布尼茨为代表的理性派.洛克以为: 我们底一切知识都是建立在经历体验上的,而且最后是导源于经历体验的. 2他把经历体验划分为感觉和反省,与此同时洛克并不肯定通过理解得来的知识能否是对外部事物性质的
5、正确反映.这种观点任其发展下去,逐步否认理智的认识,把一切知识仅仅归结为感觉,最后以休谟的把所有知识归结于印象和观念的怀疑主义为顶峰.另一方面理性派的笛卡儿以为从 我思故我在 的前提出发,通过理性的推演就能够获得真理. 我们的感觉经常欺骗我们,感官只能得到个别的、片面的知觉,只要理性才能获得普遍的、必然的认识. 3笛卡儿的这种观点在斯宾诺莎那里得到了继承,最后发展成为莱布尼茨哲学的基础. 康德正是在调和近代经历体验派和理性派的基础上建立起他的认识论.在 (纯粹理性批判 的导言中他就指出: 我们的一切知识都从经历体验开场,这是不能置疑的. 4紧接着他又以为: 固然我们一切知识都从经历体验开场,但
6、却不能以为一切知识都是从经历体验发生出来的. 5进一步讲,康德把知识分为两种成分,第一是概念,人们是通过纯粹范畴来想到一个一般的对象的;第二是直观,一般的对象是通过直观被给予出来的.知识成分中的直观和概念是对西方哲学史上感觉和理智两种不同认识方式的继承,但是他的直观的涵义又是不同于哲学史上传统的感觉的.在先验感性论中,康德就指明: 知识和对象发生关系,无论在什么方式上或用什么方式方法,其直接的关系是通过直观的. 6(纯粹理性批判 中的对象有三种含义,第一种含义是自在之物,由自在之物刺激我们的感官构成的表象是出现,这是对象的第二种含义,第三种含义则是先验对象,也就是等于X的某种一般的东西.而这里
7、的直观对象指的是自在之物.自在之物与出现 (有的地方翻译为显现) 是先验感性论中一对非常重要的概念,具体表现出了康德的不可知论立场. 直观就是感性直观,而感性又称直观中的表象能力,是主体遭到自在之物的刺激这个方式而接受表象的这个能力.在 (实用人类学 中,康德指出它不同于一般的感觉而包含感官和想象力两部分,感官是对在眼前的对象的直观能力,想象力是对哪怕不在眼前的对象的直观能力,于是感性直观作为人所仅有的直观方式就包含感官直观和想象力直观. 感官又被称为外感官,人的感官有五种类型,即触觉、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是分布于全身皮肤上的神经细胞接受来自外界的温度、湿度、疼痛、压力、振动等方面的感
8、觉,它是人体体表的皮肤依靠表皮的游离神经末梢去感受外界的感觉.康德以为它是五种感官之中最为重要并且是唯一直接有关外部知觉的直观方式,其教诲也是最可靠的.视觉是眼睛接受外界环境中一定波长范围内的电磁波刺激,经神经中枢的相关部分进行编码加工和分析后所获得的主观感觉.人通过视觉感悟物体的大小、亮度、颜色、运动状态等绝大多数来自外界的信息,康德以为它接近于一种纯粹直观.听觉是声波作用于耳朵使其感受细胞兴奋并引起听神经的冲动以致于传入信息,经各级听觉中枢分析后引起的感觉.在重要性上,它是仅次于视觉的.味觉是食物在人的口腔内对舌头、咽喉的刺激并产生的一种感觉,有苦、咸、酸、甜、鲜味五种味道.最后,嗅觉是发
9、散于空气中的挥发性物质刺激鼻腔进而引起的感觉,相比于味觉,它的感受距离更远.一个外部对象在与这五种感官的关系上既能够是认识的又能够是情感的.例如这块草坪是绿色的,它是一个认识上的判定. 这块草坪的绿色让我感到愉快 是属于情感上的享受,在感官中使人感到喜欢的这种情感就称为 快适 .触觉、视觉、听觉三种感官作为感性直观对于外部对象的认识要比被激起快适的情感有更多的奉献,也就是讲触觉、视觉和听觉在认识上有更大的作用,因而,在这三者上一个人很容易和别人构成一致的意见.与之相反,味觉和嗅觉是在快适的情感上有更大的作用,每个人对于同一种食物的味觉感受和嗅觉感受能够有很大的差异,因而,这两者的主观性要大于客
10、观性.鉴于 (纯粹理性批判 的 直观 概念是认识论范围内的一个术语,因而,要从认识的角度而非快适或不快适的角度来理解触觉、视觉、听觉、味觉和嗅觉这五种感官直观.除此之外,经历体验性直观与感官直观是同义的,而作为外感官形式的外直观就是空间.康德指出: 当我们被对象所刺激时,对象在表象能力方面所得的结果,就是感觉. 7而人作为感官的存在物只能通过它的五种外感官去接受这种感觉, 通过感觉与对象有关系的直观称为经历体验性的直观 ,8于是实际上经历体验性直观就是感官直观,是人身上所特有的直观方式的不同讲法.最后,在第一批判中经常出现的另外一个术语: 外直观 .对于它, 空间是一个作为一切外部直观基础的必
11、然的、验前的表象 ,9 那么怎么可能在心灵里有一个先行于对象本身的外部的直观,并且在这个直观中关于这些对象的概念能在验前得到确定呢? 10 因此只要在这个直观是一般外感官的形式这个限度内才能如此. 11因而,外直观就是外感官的形式即空间. 顾名思义,想象力是一种构成形象的能力,它作为感性能力的一种但与感官不同在于能够把一个不在眼前的对象表象出来.有再生性 (复制) 的想象力和生产性 (创制) 的想象力两种类型.前者是能把一个先前已有的直观表象重新带回到意识中来,它能够构成显象、复象、预象三种表象.显象是直接的形象生成,例如看到一个熟识的朋友的侧脸就会想到他的另一侧脸;复象是再生的形象生成,例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文化交流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