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达木盆地农牧业主要气象灾害防御对策,职称论文.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柴达木盆地农牧业主要气象灾害防御对策,职称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柴达木盆地农牧业主要气象灾害防御对策,职称论文.docx(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柴达木盆地农牧业主要气象灾害防御对策,职称论文内容摘要:本文结合柴达木盆地农牧业生产实际,对农牧业气象灾祸分布特点和致灾成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农牧业气象灾祸的防御措施,以期为促进当地农牧业生产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本文关键词语:柴达木盆地; 农牧业生产; 气象灾祸; 防御对策; METEOROLOGICAL DISASTER AND DEFENSE COUNTERMEASURES OF AGRICULTURE AND ANIMAL HUSBANDRY IN QAIDAM BASIN WANG Fa-ke Qinghai Province Geermu Meteorological Burea
2、u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causes of agricultural and animal husbandry meteorological disasters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production of agriculture and animal husbandry in Qaidam Basin, and puts forward the prevention measures of agricultural and animal husban
3、dry meteorological disasters.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local agricultural and animal husbandry production to provide a reference. 1 引言 气象灾祸是指由气象原因直接或间接引起的灾祸,气象灾祸不仅影响工农业生产,而且可能危害人民生命安全1,2。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增加且发生愈来愈频繁,气候变化和气象灾祸问题遭到人们的普遍关注3。我们国家是世界气象灾祸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气象灾祸种类多、分布广、发生频
4、率高,气象灾祸带来的损失占所有自然灾祸总损失的70%以上4,5。柴达木盆地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辖区地域辽阔,地形地貌复杂,海拔高,气象灾祸种类多且发生频繁,农牧业生产及人民生活经常遭受干旱、雪灾、霜冻、风沙、洪涝、冰雹等气象灾祸的侵袭,严重制约着当地农、牧、林、工业、交通等行业生产的发展。尤其农牧业生产对自然环境的依靠性强,对气象灾祸的承受力低,表现出明显的脆弱性和易损性。因而,研究该地区农牧业气象灾祸的分布特征,讨论气象灾祸防治措施,对加强农牧业生产防灾减灾,提高农牧业生产水平,促进当地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等具有指导意义。 2 农牧业主要气象灾祸 2.1 干旱 柴达木盆地属典型的高寒枯燥大陆性气
5、候,气温较高,降水稀少,日照时数长,太阳辐射强,大气蒸散量大。盆地西部年降水量少于100mm,多数地区在50mm下面,年蒸发量达3 000mm左右,年平均相对湿度小于35%,最长连续无降水日数达5个月以上,年湿润系数小于0.05,为干旱荒漠区;盆地东部年降水量达150mm以上,年蒸发量达2 000mm左右,年平均相对湿度为40%左右,最长连续无降水日数达35个月,年湿润系数达0.150.21,为干旱半荒漠区。干旱是柴达木盆地较严重的一种气象灾祸,几乎连年发生,根据季节分为春旱、夏旱和秋旱,华而不实春季和夏季干旱对农牧业生产影响较大。春旱发生在35月,发生频率高,造成农作物出苗期延迟、出苗率下降
6、,严重者造成种子无法出苗或幼苗枯死,最终导致农作物的产量下降。夏旱发生在68月,时值农业生产的关键时期,造成农作物体内水分亏缺不能正常生长发育,开花授粉率低,孕穗、抽穗不良,严重影响作物灌浆、籽粒构成等,最终造成农作物产量下降。牧草生长季(410月)固然集中了8095%的降水,由于降水年际间变化大,降水少的年份降水量往往只要年平均降水量的一半或更少,极易引发不同程度的干旱灾祸,造成牧草生长季缩短,牧草生长营养不良,牧草减产或品质下降,致使畜草矛盾加剧,甚至造成家畜死亡。 2.2 雪灾 雪灾是冬、春季因降雪量大、气温低造成积雪持续不融化,致使家畜采食困难或不能采食而发生的不同程度的家畜伤亡事件,
7、并可能伴有交通阻塞、电力和通讯线路中断等灾情发生。雪灾是柴达木盆地发生频率高、危害大的气象灾祸之一,可分为冬季雪灾和春季雪灾。盆地中西部地区冬春季降水稀少,尤其西部地区月降水量小于1mm,一般不会发生雪灾;盆地东部地区降水较多,尤其都兰和天峻县西部地区冬春季日最大降水量达9.123.2mm,加之草地面积分布广,因而,都兰和天峻县西部地区是柴达木盆地雪灾的主要发生地。根据统计,年雪灾成灾概率为50%,一般春季雪灾比冬季雪灾的危害大。 2.3 霜冻 霜冻是指在作物生长季春末夏初(46月)或夏末秋初(810月),夜晚土壤外表或植物株冠附近的温度短时降至0下面,植株细胞被冰块挤压,代谢经过毁坏,使农作
8、物遭到损害或死亡的天气现象。春末夏初出现的霜冻为晚霜冻,夏末秋初出现的霜冻为早霜冻。柴达木盆地希里沟至察汗乌苏以东地区、大柴旦至小灶火以西地区晚霜冻于6月上旬结束,早霜冻于9月上旬来临,无霜期缺乏100d;盆地中部晚霜冻一般于5月中下旬结束,早霜冻于9月中下旬来临,无霜期为120d左右;在盆地海拔3 300m以上地区无霜期从60d左右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不断减少。 柴达木盆地农作物生长前期都会不同程度地遭遇晚霜冻害,但这一时期,部分作物的耐冻程度较高,恢复能力较强,还能够采取补种、套种、重种等弥补措施,如春小麦在拔节前,受短时间-3-5的低温,仍不至造成较大危害,但晚霜冻对油菜、马铃薯、蔬菜、果
9、树等危害大。柴达木盆地早霜冻始于9月上旬,时值枸杞秋果及黎麦、油菜、马铃薯等农作物成熟收获时期,对产量影响较大,尤其枸杞种植面积大,极易造成果实干瘪脱落、腐烂,或导致秋果成熟期延迟不易收获等影响,对产量和果实品质造成严重影响。另一方面,早霜冻造成的损失难以弥补,因而,早霜冻比晚霜冻的危害更大。 2.4 风沙 风沙天气是指大风把地面沙尘卷入空中,使空气相当混浊、水平能见度减小的天气现象。风沙天气不仅影响农牧业生产,损毁建筑物、通信、交通等设施,还会污染环境,损害人体健康,直接影响人类的生存环境。柴达木盆地属干旱半干旱地区,是青藏高原风沙灾祸的重灾区,尤其沙尘暴灾祸发生频繁,影响范围广,危害严重,
10、几乎连年发生。根据统计,柴达木盆地春季(35月)风沙天气出现日数最多,占年总日数的40%60%;其次是冬季(122月)和夏季(68月),秋季(911月)出现日数最少,缺乏年总日数的10%。 柴达木盆地风沙天气的地域分布是西南和东北多、北部和东南少,有2个相对高值中心,分别是以格尔木至茫崖为中心的荒漠化地区和以天峻为中心的环青海湖地区。华而不实格尔木是柴达木盆地沙尘暴天气出现日数最多的地区,据统计年平均沙尘暴天气发生日数为7d,年最多日数为27d;大柴旦和乌兰两地是全区风沙天气出现日数最少的地区,年平均沙尘暴天气发生日数少于3d。 2.5 洪涝 柴达木盆地四周被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等山脉环抱
11、,盆地内河流甚多,流域面积在300km2以上的河流有80多条,均起源于四周山地,靠冰雪融水、地下水和天然降水补给,径流多集中在46月融雪和68月雨季。柴达木盆地各地日降水量达50mm的降水经过历史上并不多见。因而,大范围的暴雨洪涝灾祸发生少,但每年汛期69月,局部地区的洪涝灾祸常有发生,主要发生在大柴旦、德令哈、乌兰、都兰和天峻等地区,不仅淹没农田、草场,而且冲毁水电、交通、建筑等设施,甚至危及人畜安全等,造成的危害和损失较大。 2.6 冰雹 冰雹是从发展强盛的积雨云中降落到地面的冰块或冰球,由一层层透明或不透明的冰交替组成。冰雹灾祸固然持续时间不长,但来势猛、强度大,不仅使农作物遭受机械损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文化交流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