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与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对比及政策建议,区域经济学论文.docx
《京津冀与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对比及政策建议,区域经济学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京津冀与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对比及政策建议,区域经济学论文.docx(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京津冀与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对比及政策建议,区域经济学论文近些年,区域经济协同发展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三大经济圈中的长三角、珠三角经历了快速而又相当平衡的经济发展,然而京津冀经济发展相当不平衡,这一区域在一体化政策落实、产业规划和环境保卫等方面面临较多的问题和挑战。当前,很多研究主要关注三个问题: 首先,在区域经济的产业发展研究中,人们关注的主要问题是产业同构现象。一直以来,人们普遍以为区域间过度的产业同构,会造成重复建设、产能过剩及过度竞争,不利于经济健康发展嵇尚洲,2020。很多研究发现长三角存在高度的产业同构现象,制造业同构尤其严重,但是长三角并没有出现过度的竞争现象,区域内普
2、遍经历快速的经济增长陈建军,2004;刘传江和吕力,2005;吴福象,2008;蒋伏心和苏文锦,2020。然而,一些研究发现京津冀的产业同构性要弱于长三角,但经济发展并不协调,尤其河北的经济发展严重落后梁琦,2004;周立群,江霈,2018。因而,产业同构性与经济发展之间出现了一个 悖论 ,即长三角快速经济增长经过伴随着较高程度的产业同构现象,而京津冀经济增长缓慢伴随着较低程度的产业同构现象。这个 悖论 的出现,表示清楚对普遍关注的产业同构现象需要愈加细致的研究。 其次,从区域增长极的角度来看,长三角都市圈的扩散效应强于极化效应,而京津冀都市圈的极化效应明显强于扩散效应汪桥红,2020;孙东琪
3、等,2020。根据亚洲开发银行2007年发布的(河北省经济发展战略研究,在环京津地区出现了270万人的 贫困带 ,表示清楚京津冀地区存在很强的极化效应马国霞等,2018。一些研究也发现,京津冀区域政策一体化水平和政策认同性都低于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然而京津冀地区的政策指导规划程度是最高的,并且地方保卫也比拟普遍娄文龙,2020。这意味着,破除行政藩篱、落实区域协调政策,将成为京津冀地区发挥区域增长极扩散效应的重要保障。 最后,从长期发展的角度来看,应该怎样制定符合区域特征的产业发展战略? 林毅夫2020指出,成功的经济发展战略,应该是寻找符合本身资源禀赋比拟优势的产业发展战略,去扶持那些符合比
4、拟优势的产业发展战略更容易成功,反之扶持那些违犯比拟优势的产业发展战略更容易失败,而且产业构造应该随着本身禀赋构造的变化而动态调整。通过对京津冀和长三角的发展战略进行比拟,从区域层次寻找战略选择的差异,进而给出比拟优势视角的战略选择策略。 基本方式方法和指标介绍 对两大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比拟分析,主要侧重于地区人均 增长和技术选择指数的差异比拟。一方面,一个一体化协调发展的区域,将能够充分发挥区域内各个组成地区的比拟优势,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市场机制将能够平衡各个地区的生产成本,每个地区都生产相对于其他地区具有成本优势的产品,进而各个地区有着平衡一致的增长步调,通过观察地区人均 增长变化趋势,
5、能够初步直观地看到这一点。另一方面,对于地区经济发展战略选择上的差异,利用技术选择指数TCL,能够看出产业政策能否违犯地区资源禀赋比拟优势林毅夫,2020。 技术选择指数TCL的表示出式是:【1】 华而不实,AVMt是第二产业第t 年的增加值;LMt是第二产业第t 年的就业量;t是第t年的国内生产总值;Lt是总的就业量值得注意的是,使用工业制造业就业和增加值替代第二产业就业和增加值是愈加准确具体表现出出这个指数的意义,但是限于国内地区数据的可得性,尤其是一些地区建筑业就业和增加值相关数据的不完好性,导致难以从第二产业数据中完全分离出工业制造业数据。但是建筑业无论是就业还是增加值都远远小于工业制
6、造业,所以使用第二产业数据也是适当的。林毅夫2020指出,对产业发展的干预通常是在工业部门,通常是偏好于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发展,这对业绩有着显着的影响。假如地方推行违犯比拟优势的产业发展战略,这些产业的自生能力存在问题,需要加以保卫和支持,因而会在政策上优先发展这些产业,提供补贴,允许这些产业存在垄断现象,推高它们的产品价格。但是,这些优先发展的产业假如违犯资源禀赋比拟优势,会导致地区稀缺资源愈加紧张,而那些充裕的资源却得不到有效利用。比方,某个地区劳动力资源比拟丰富,但是偏好于大型的资本密集型产业发展,推动这些产业发展的结果是,优先发展的资本密集型产业增加值AVMt较大,但是吸收的劳动力就业L
7、Mt却较小,反映在技术选择指数上就是TCLt较大,这反映推行的产业政策愈加违犯区域的比拟优势。 两大区域经济的初步比拟 图1 呈现了京津冀和长三角的沪苏浙等六个省市的人均 增长情况。从宏观角度来看,两个区域的发展非常类似,北京与上海的人均 增长形式非常类似,而江苏、浙江与天津、河北的增长形式也非常类似。假如不看详细省市名称,那么会让人觉得这根本是一个区域的增长,而不是两个在地理上相隔千里的不同区域。 从这一点来讲,区域地理环境差异已经不能完全左右经济增长形式,区域之间的发展差异更主要具体表现出在区域内部发展协调的形式差异不同。因而,即便在图1中参加地理位置存在差异的更多省份,也不会改变整体的变
8、化趋势。 根据图1,自20世纪90 年代以来,京津冀的发展存在着比拟大的差异,在1995年以前河北的人均 增长速度快于北京和天津;1995-2000 期间,京津冀的人均 增长变缓,北京人均 增长变缓趋势愈加明显;2000-2005 期间,三个省市的人均 增长加速,但是2005 年以后三个省市增长变缓,河北和天津的人均 增长率下降趋势较缓,而北京的下降趋势则比拟明显,2007年以后北京的人均 增长率与河北和天津的差距越来越大了。天津的人均 G D P 增长率略微高于河北,但是两者有收敛的趋势。 根据图1,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来上海实际人均 增长率明显低于江苏和浙江,并且有着缓慢下降的趋势。在
9、20世纪90 年代中期以前,浙江人均增长快于江苏,但是此后江苏经济发展明显快于浙江。从图1来看,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整体步调非常一致。 根据表1,从增长的相关性角度来看,上海、江苏和浙江一体化趋势比拟明显,增长率相关系数更大,上海与江苏的相关系数0.74,上海与浙江的相关系数到达0.79,而江苏与浙江的相关系数到达0.66。然而,在环渤海地区,北京与天津的相关性很低,只要-0.05,表现为负相关,表示清楚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竞争关系。然而河北与北京的相关性系数到达0.44,而与天津的相关系数到达0.4。因而,从一定程度上来讲,北京和天津构成的 两环 对河北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比拟弱,由于这两环之间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文化交流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