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达国家农业增长经验分析及启示,农业经济学论文.docx
《发达国家农业增长经验分析及启示,农业经济学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达国家农业增长经验分析及启示,农业经济学论文.docx(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发达国家农业增长经验分析及启示,农业经济学论文对于拥有 13 亿人口的中国而言,怎样保证农业产出与人口数量的同步增长,成为一个极其重要的现实课题,也是中国农业当代化进程的主要目的之一。文章通过研究总结发达国家农业增长的成功经历体验,以期为中国农业的持续增长提供有益的借鉴。国内外研究农业增长的较多文献中,根据技术进步对农业增长作用的差异,大致可分为下面三方面: 1. 强调非技术类因素对农业增长的影响 古典经济学家威廉 配第提出 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 ,劳动和土地被以为是决定农业产出的基本源泉。张浩通过分析 1949-2005 年间的省份非平稳面板数据,研究发现劳动力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奉献
2、在 1997-2003 年间最大。基于农业劳动力大规模的非农转移。赵芝俊和袁开智指出中国农业生产中劳动要素弹性开场呈递增趋势,土地要素的弹性稳中有升。 在资本与劳动之间存在较显著的替代关系,而土地与劳动和资本之间则具有互补关系。大卫 李嘉图以为,资本积累是农业产出增长的源泉,而资本投入主要用于增加土地面积和改进农用机械。乔榛等以为物质资本投入对农业产值增长的奉献最大。舒尔茨指出:有能力的人民是当代经济丰裕的关键。离开大量的人力投资,要获得当代化农业的成果和到达当代工业的富足程度是完全不可能的。约翰 梅勒把人力资本的重要性概括为:固然教育本身不是农业发展的充分条件,但它肯定是农业发展的一个必要条
3、件。速水佑次郎和弗农 拉坦提出:有知识、有创新精神的农民是农业生产率能否持续增长的关键。 喻汇以为,对中国广大农村而言,农业人力资本总量偏低、人力资本构造不合理是阻碍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McMillan、乔榛、刘涵等以为影响中国近年来农业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是制度因素。李光芒、王颜齐和郭翔宇以为农业构造调整对农业经济增长在长期内的影响作用是正向的,农业构造调整有利于农业经济的长期增长。 2. 强调技术进步对农业增长的决定性意义 舒尔茨指出技术停滞是传统农业落后的根本源头,强调改造传统农业的出路是实现当代技术对传统技术的替代。在费景汉和拉尼斯的二元经济构造模型中,技术进步推动农业产出的
4、增长是农业劳动力转移越过短缺点后决定二元经济能否成功转变的关键。速水佑次郎和弗农 拉坦的 诱导技术变迁模型 ,以为技术进步是决定农业发展的基本气力。朱希刚测定了 七五 期间中国广义农业技术进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奉献为 28%和 32%33%之间。闫俊强和李大胜以为,在当下中国农业劳动力大量转移的情况下,技术进步是当下中国农业增长最主要的来源。刘光芒、陈莉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以为要缩小东、西部地区农业发展的差距,主要是大力推广农业机械化。吕业清以为,技术进步是农业经济增长的重要影响因素,但技术进步对农业经济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因而通过农业技术进步来促进农业经济增长应当作为长期任务来施行。 3.
5、 对农业技术进步源泉的讨论 在速水和拉坦的 诱致技术变迁模型 中,技术进步是价格机制诱导的结果。技术进步的基本途径是丰裕且便宜的资源对稀缺又昂贵资源的替代。卢卡斯将人力资本内生于增长模型中,提出了人力资本与技术进步及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卢卡斯把人力资本积累率和人力资本存量视为技术进步的基本源泉。 张全红以为当前影响农业技术进步的因素主要是农业资源禀赋、农产品面临的将来需求、农业发展目的和工业化水平等。 张本飞则以为人力资本 均化 程度越低,农业技术进步越慢。因此要保障中国农业构造战略性转型,须大力改善教育不平等状况以提高农业技术进步速度。文章的研究试图说明,技术进步是影响农业产出增长的重要因素
6、。随着农业当代化程度的提高,技术进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作用变得日趋重要,但对农业技术进步原因的认识,并不只局限于现有文献所指出的资源价格变化的诱导、承载新技术的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投入的增长、农户的新技术需求以及农业技术推广政策的施行等方面。文章强调的是,人口生产类型的转换 以高生育率为表征的人口生产的数量偏好向以高人力资本投资为特征的人口生产质量偏好的转变 也是影响当代农业技术应用不可忽略的条件之一,进而成为决定农业产出持续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表1】 二、人口转型、技术进步与发达国家的农业增长:统计描绘叙述 文章选择已完成人口转型和农业当代化改造的 14 个发达国家作为实证分析的横截面个体。这
7、些国家包括美国、英国、法国、荷兰、丹麦、澳大利亚、西班牙、日本、以色列、爱尔兰、意大利、韩国、奥地利、希腊、新西兰、葡萄牙和瑞士。被解释变量为表现农业增长的农业生产总值 Y。解释变量包括:农业用地面积 LAND,农业劳动力数量 L,表征农业技术水平的农用拖拉机数量 M,农用化肥使用量 F,以及反映人口转型的人口质量偏好强度 H 。14 个发达国家如上各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的数据选自世界银行和联合国粮农组织 2020 颁布的数据库,数据时限为 1980-2000 年 。 图 1 表示清楚发达国家农业土地面积和农村劳动力数量逐年减少。图 2 表示清楚拖拉机使用量是农业生产技术投入的一个表现指标,在
8、一定程度上反映农业技术投入水平。如此图 2 所示,发达国家农业发展经过中农业技术投入水平的增加趋势。化肥投入量较稳定,变化幅度较小,单位面积的化肥量 21 年来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讲明化肥的施用对农业的可持续增长影响并不大。 图 3 表示清楚 1980-2000 年间发达国家其农业生产总值总体上呈上升的态势。表征人口生产转型的人口质量偏好强度趋势讲明,发达国家农业劳动人口受高等教育的比例增加和生育率的降低,使得人口质量偏好强度的数值呈递增趋势。【图1-3】 发达国家农业土地面积和农村劳动力数量逐年减少。拖拉机使用量是农业生产技术投入的一个表现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农业技术投入水平,发达国家农业
9、发展经过中农业技术投入水平的增加趋势。化肥投入量比拟稳定,变化幅度较小,单位面积的化肥量 21 年来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讲明化肥的施用对农业的可持续增长影响并不大。发达国家农业劳动人口受高等教育的比例增加和生育率的降低,使得人口质量偏好强度的数值呈递增趋势。统计分析表示清楚,土地、劳动力已不是当代农业增长的重要影响因素,农业技术水平与农业人力资本水平才是推动农业持续增长的最主要引擎。 三、人口转型、技术进步与发达国家农业增长:计量分析 1. 计量分析模型的设定。研究农业技术进步与农业可持续增长的关系,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形式把一般农业生产函数形式详细化,两边取对数并用面板数据模型 1 表示
10、为:【1】 素产出弹性,是模型的待估参数,各变量数据取值时间和来源与描绘叙述性统计分析一样。 对模型 1 数据进行 Hausman 检验:Hausman检 验 结 果 显示,因所得结果概率很小,差分统计量很大,故拒绝原假设。选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估计。 为研究人口转型与农业技术进步的关系,用人口偏好强度与机械水平的关系来表现,故模型 2 设定为:【2】 华而不实 为截距项, 为随机误差项, 为系数。 2. 计量分析模型的估计结果。模型 1、模型 2 估计结果如表 2。模型 1 中,土地、劳动力的系数分别为 -0.236 和 -0.117,即当土地面积和劳动力数量增加 1%,对农业总产出的影响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文化交流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