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助性担保的优势、潜在风险及设计思路,金融学论文.docx
《互助性担保的优势、潜在风险及设计思路,金融学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互助性担保的优势、潜在风险及设计思路,金融学论文.docx(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互助性担保的优势、潜在风险及设计思路,金融学论文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在我们国家来历已久,引起部门和学术界的高度关注,而信誉担保增信被以为是缓解中小企业与银行信息不对称、提高中小企业融资效率和降低融资成本的解决方案之一。 我们国家融资性担保行业的发展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根据国家经贸委(关于印发关于建立中小企业信誉担保体系试点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国经贸中小企1999540号和(办公厅转发国家经贸委关于鼓励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若干政策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059号关于 加快建立信誉担保体系 的精神,以政策性担保为主体、互助性和商业性担保为重要补充的融资性担保行业 一体两翼 的格局逐步确立。华而不实,互助
2、性担保机构为中小企业自愿组成的、由会员企业出资为主、以会员企业为服务对象的担保机构,属非金融机构,不从事金融业务,不以盈利为目的陈洪隽,2001。 近年来,国内学者对互助性担保运作机理进行了研究。首先,相比其他类型融资担保形式,互助性担保拥有信息上的优势,能有效缓解金融机构与中小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同时还具有监督成本和交易成本优势邹高峰等,2018。其次,互助性担保能够利用把握的 软信息 来控制主动违约、甄别贷款者的风险偏好,并利用 软信息 促使企业提高其最优努力水平马九杰和沈杰,2018。除此之外,互助性担保在银行对贷款单向监督的基础上增加了成员间的互相监督,双重约束机制有助于提高贷款
3、还款率廖福英,2018。 因此,总体来看,互助性担保机构相比政策性、商业性担保机构具有很多天然的组织优势和信息优势,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王志强等,2020。 二 上海形式 互助性担保简述 上海形式 的构成与特定的时点、行业和地域有密切关联。首先,应对2008年金融危机的四万亿投资为互助性担保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土壤。在信贷环境极为宽松的背景下,商业银行信贷供应充裕,而房地产、基础设施建设等行业整个产业链都有宏大的信贷需求,产业链上的企业受规模、抵押物、过往业绩空白等限制有强烈的增信要求,融资性担保因此承当了这类企业与商业银行的重要桥梁。 其次,钢贸行业为银行提供了多样化效益。上海既是重要钢材生产企业
4、宝钢集团的所在地,又是钢材需求宏大的长三角地区经济龙头,具有发展钢材贸易市场得天独厚的优势,吸引了大量钢贸企业。上海地区银行针对钢贸企业规模较小但贸易资金需求较大的特点,设计出相应的贷款产品,获得多样化效益。客户对象方面,钢贸企业主要是中小企业,银行提供信贷不仅具有较强的议价能力,还能提高中小企业业务占比,知足监管部门对支持实体经济和中小企业的要求。业务增收方面,钢贸企业不仅能够带来担保公司保证金、全额银票保证金、大额结算往来资金等存款指标的增长,还能衍生出票据、信誉卡等中间业务,为银行带来多样化效益。 除此之外,地区商会对促进互助性担保形式构成起到推动作用。上海钢贸行业两万多家钢贸企业中,实
5、际控制人大多来自福建宁德尤其是周宁地区,该地区文化重视团结一致、互通信息和相互照应。入行较早、实力雄厚的钢贸商设立互助性担保公司,建立和完善 上海形式 钢贸企业担保形式,为后入行的同乡提供融资便利和信誉担保。相互之间的同乡关系促进相互信任,有利于形式的稳定性。 二、互助性担保的优势和潜在风险 一互助性担保的优势 一是有助于控制单个企业经营风险。互助性担保形式根据 多户联保,总量控制 的原则提供担保服务。多户联保是指由经审核认定的多家企业组成的联保小组,对华而不实任意一家企业在担保公司担保项下的融资提供的反担保方式。总量控制是对担保对象的总负债额度设定担保上限实现风险控制。这样运作的优点在于在减
6、少传统反担保要求的同时实现对单个企业经营风险的总体控制,有效解决了中小企业贷款难的两大问题:抵押物缺乏和经营风险较大。当联保小组中的企业偿债出现问题时,由实力雄厚的担保公司、钢材市场股东兜底代偿。 二是有助于降低信息获得成本。互助性担保公司往往以钢材市场为依托,担保对象全部来自钢贸行业并主要来自闽东地区,具有亲朋或同乡关系。担保公司对这些客户的信誉状况、资金实力、经营能力乃至个人财产进行深切进入了解,相比政策性和商业性担保具有信息上的优势,为商业银行控制信誉风险、降低信息不对称提供了有力支持。 三是有助于强化信誉约束。互助性担保公司的背后是宁德和周宁上海商会以及由商会核心人员开设的各钢材市场。
7、贷款钢贸企业一旦违约,将会被排除在商会和市场之外,不仅失去继续经营钢贸业务的时机,更会遭到本地区人际关系网道义上的谴责,具有一定的约束作用。而对于担保公司的主要出资企业往往也是商会中资金实力和人脉关系最为雄厚的企业,出于维护商会信誉的考虑,也会尽可能提供过桥资金和代偿部分债务,对化解银行信誉风险有帮助。 二互助性担保的潜在风险 一是内部治理混乱。互助性担保公司由钢材市场实际控制人设立、为市场钢贸企业融资的属性决定了其利益驱动的基础,由于担保业务保费低廉通常在1%下面,担保公司维持经营需要通过其他盈利方式加以弥补。因此,互助性担保行业存在相当多的内部治理问题,业务违规时有发生。详细具体表现出在:
8、首先,过于重视规模而轻视管理。互助性担保形式在上海获得成功后,钢材市场控制人在全国各地进行了大量复制,却忽视了其人员素质和管理能力无法跟上业务扩张步伐的现实。其次,经营形式单一,行业集中度风险凸显。互助性担保的担保对象均为钢贸企业,一旦钢贸行业景气度下降,风险会集中爆发,严重削弱担保分散风险的功能。除此之外,客户资金保管不力。担保公司未设立专门账户对客户保证金进行专款专用,而是用于向银行缴纳保证金,甚至进行高息放贷、委托贷款或高风险投资。 二是贷款门槛不断降低。担保公司为迎合钢材市场发展需要,放松推荐入会介入联保制度。最初商会的入会资格审查较为严格,而会长、副会长等资格更是衡量该企业及控制人经
9、营实力和信誉度的重要参考。根据银行业通行的做法,银行通过商会这一媒介发放钢贸贷款,并根据企业在商会担任的职务确定相应的贷款额度。然而,随着商会管理的日渐松懈,当企业能够通过赞助在商会获得职务后,贷款门槛随着商会职务数量的快速增加而不断降低,不符合资格的贷款人能够轻易获得贷款。 三是资金流向把关不严。互助性担保公司最初提供担保范围限于出资的股东,担保决定需股东会批准方可施行,资金投向主要是钢贸相关的保证金、采购、在途资金等。但2008年后,随着越来越多的钢贸商涌入市场,很多担保公司扩大了担保范围,从最初的出资股东扩展到钢材市场的客户,担保公司的监督审查功能让位于融资功能,审批流程和资金监控趋于弱
10、化。这些新进入行业的钢贸商经营能力参差不齐,部分商户将资金挪用到房地产市场、期货市场或购置豪车,并未进行真实的钢材贸易。 四是关联担保扑朔迷离。联保互保是双刃剑,在提供融资便利的同时也增加了企业经营杠杆和金融脆弱性。一方面,联保互保穿插增加企业杠杆。诸多钢贸企业通过联保互保构成规模庞大的担保圈,部分通过互助性担保形式,其余则直接通过互相担保实现。 单个企业往往参加多个联保互保小组,以便获得更大的融资,进而使联保互保多头穿插,关系扑朔迷离。根据这一担保形式,钢贸企业背负着本身负债数倍的或有负债开展经营活动,其高杠杆性和潜在风险不言自明。另一方面,无限连带责任加剧失信行为。当发生贷款违约时,诚信经
11、营的企业由于承当无限连带责任,必须为隐匿资产企业进行代偿,并永远将债务背负下去,进而构成负向鼓励,促使更多企业参加隐匿和转移资产行列。在穿插担保+无限责任形式下,一旦行业景气状况发生趋势性变化,风险能够轻易从经营不善企业蔓延到正常经营企业,将互助性担保形式甚至整个钢贸行业摧毁。 三危机爆发和后续处置 随着借贷门槛的一再降低和资金使用违规现象的日益兴起,互助性担保公司风险持续积累。2018年下半年,随着监管部门对钢贸行业进行风险警示,互助性担保经历了风险预警阶段、风险局部暴露阶段、风险全面爆发阶段、业务完全停滞阶段四个主要阶段。随着钢贸行业信贷问题的集中暴露,互助性担保危机全面爆发,行业不断走向
12、衰落。 此次危机对于上海互助性担保形式造成严重影响。担保公司方面,截至2020年9月末,上海27家互助性担保公司共计代偿78亿元,占其注册资本金总额96.51亿元的80.82%,几乎完全丧失代偿能力,处于名存实亡的状态。由于此类公司几乎均由钢贸企业出资设立,当钢贸企业不再愿意续贷时,钢贸类担保公司继续维持经营的动力缺乏,部分钢贸类担保公司表示出进行破产清算并退出融资性担保行业的意向。 截至2020年末,互助性担保公司在保责任余额为164亿元,仅为2018年末规模322亿元的一半左右。华而不实,2020年收缩规模51亿元,明显小于2020年的收缩规模107亿元,主要原因在于受钢贸行业总体影响,商
13、业银行压贷空间已极为有限。 商业银行方面,各银行开场通过不良贷款核销等途径积极处置钢贸贷款风险。2020年下半年起,部分银行已着手对钢贸类不良贷款进行批量处置。 如2020年9月,中信银行上海分行通过公开竞价方式,整体打包出售钢贸不良贷款,并对批量处置损失进行一次性核销。此次处置的不良资产账面本息共计30.70亿元,转让价格2.03亿元,损失率为93.39%。互助性担保危机最终损失几乎均由商业银行承当。 三、互助性担保制度设计需考虑的问题 国际经历体验 一完善公司治理和风险管理 从此次互助性担保危机看,当下 上海形式 互助性担保仍处于不成熟阶段,普遍存在公司治理方面问题。详细具体表现出在:对担
14、保对象缺乏足够了解、担保决定未经严格流程审议、保后监控没有能及时跟上等方面。 国外担保机构往往具有完善严格的担保运作流程,互助性担保与其他类型担保基本类似,主要包括受理担保申请、调查评审、提供担保、保后管理、代位补偿、代位求偿等环节图3。整个流程具有下面特点:一是受保对象需先获得一定资格才能提出担保申请,如参加地区商会等。二是担保决定根据严格的评审流程。详细牵涉经营者本人素质履历和企业经营状况等方面。三是保后管理措施完善,动态调整受保企业的信誉等级和贷款限额。四是代位求偿以支持辅助为主。当中小企业出现经营困难无法归还贷款时,担保机构会积极参与,不仅向金融机构进行代偿,还会与中小企业共同制订应对
15、措施。 二合理运行形式确保可持续发展 钢贸类担保公司不以盈利为目的,其设立的初衷是为其股东主要是同一地域的钢贸企业获得银行贷款提供便利,收取的担保费率基本维持在1%左右,有的甚至不收取费用。在钢贸行业基本面总体良好、仅存在极个别代偿案例的情况下,担保公司尚需依靠与实业相关的其他收入弥补收益。一旦行业经营环境发生转变,担保公司便会入不敷出,缺乏可持续经营能力。 合理的担保费率和放大倍数关系到互助性担保公司运作的市场化程度和业务的可持续性发展。担保费率方面,世界各国担保收费费率通常在1%-2%之间,华而不实美国和加拿大收费最高,分别到达4%和3%左右王召,2006。多数情况下,申请费用中包含企业挑
16、选和担保项目评估的成本,这部分费用即便贷款担保申请未获担保机构认可也不返还提出申请的企业。 放大倍数方面,世界各国信誉担保的放大倍数大约在10倍左右,而日本和美国担保机构的放大倍数远高于一般国家。如日本设立最早、规模最大的信誉保证协会 东京信誉保证协会3截至2020年3月末资本金为2563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55亿元,服务客户达21万户,在保余额4兆3054亿元约合人民币2602亿元,放大倍数到达16.8倍。合理适当的放大倍数取决于下面因素:良好的银担互信、较长的运作年限、的有力支持。首先,担保业成熟的国家往往建立起良好的银行和担保机构互信关系,银行从与担保机构的合作中获益,不仅通过获得更为全面
17、客户信息降低了信贷审核成本,还通过风险分担躲避了大部分信贷风险,对中小企业贷款的意愿明显加强。其次,放大倍数随着担保机构的经营年限增加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一般而言,对于有5年运作经历的担保机构,银行会给予5倍的放大倍数,而对于一个运作7-10年的担保机构,放大倍数可到达10倍左右。除此之外,的支持也加强了银行的合作意愿和自信心。对于美国、日本这些担保机构资金大部分来自的国家,完善的风险分担机制和风险补偿机制促进了担保倍数的显著提升。 三再担保机制降低担保集中度 畸高的行业集中度使互助性担保公司的命运与行业兴衰密切相联,而缺乏再担保机制使担保公司承受宏大风险。互助性担保公司主要由钢材市场所有者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农业相关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