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庄子对“大”的美学认识,美学论文.docx
《浅谈庄子对“大”的美学认识,美学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庄子对“大”的美学认识,美学论文.docx(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浅谈庄子对“大的美学认识,美学论文对 大 的阐述最早可追溯到(周易,这里的 大 是对 乾 即天的赞美,是伟大的意思。 后来, 老子 深化了对 大 的研究。老子所讲的 大 是 道 的同义语。老子以为 大 即 道 ,是一个在天地之前就有的、浑然一体的、独立永远恒久运行的、产生万物的东西,不知道它的名字,把它叫做道,勉强给它起个名字叫 大 。正是这个原因,老子才借助对音乐以及形象的感悟来解释 大 ,同时也是解释 道 。对 大音希声 、 大象无形 中的 大 的解释,当前主要有两种讲法:一种以为这里的 大 是与小相对的,以成复旺、蒋孔阳为代表;另一种以为是完美的意思,以陈鼓应、祁志祥为代表。根据这两种解
2、释,都会陷入矛盾。最大的声音是听不见的声音,最大的形象是看不见的形象,让人始终想不明白。这种矛盾出现的根本原因是对 大 在相关语境下的涵义理解差异与偏颇。其实,老子只侧重于谈详细形象的本质,根据一般的观点, 音 、 象 都有听觉与视觉上的美感共通性,不过老子重点是从 道 的自我生成角度来谈 大 的,因而 大 是 道 的同义语,是纯粹、无限的意思。 大 是生命的本体,超越的根据,也必须是无限的意思。这两句话也就是讲 道 就像是纯粹的音乐以及纯粹的形一样凭人的感官是不能直接感遭到的,要凭人的直觉与想象才能感悟到。正由于从感官上讲, 道 是人的眼睛看不到的,耳朵听不见的,所以讲道是 无 。这种 无
3、不是没有,这是相对于万物诞生之前的世界状况而言的。 道 没有任何能够参照的他物,也是人们用言辞无法准确形容的,所以是无限的意思。由于它是万事万物的源头,所以是最高的本体。但万物又是由 道 产生出来的,所以又不能不讲 有 。 大 是 道 的显现, 道 是 大 的本原,所以才有后来老子阐述的万物的 大 。这种 大 实际上是对纯粹美的抽象。以 大 为美,就是以 纯粹 为美。由于老子是崇尚自然反对人为的。老子以为各种声音会使人的耳朵听不到真正的声音,各种颜色会使人的眼睛看不到真正的颜色。真正的美是 道 的美,是天然之美,是无限之美。这是由于在老子看来, 一切感性详细的美,现实事物的美都是人为的美,往往
4、虚假、不真实。真正的美是纯任自然的美,是趋向无限、绝对、普遍的最理想的大美 。与西方美学相比,老子所讲的 大 大致相当于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Plato以及后来德国古典哲学家、美学家黑格尔(Hegel)所讲的 理念Idea ,由于二者在特征与地位上都很类似,只不过老子的美学思想更具有朴素唯物主义色彩罢了。 老子之后,孔子对 大 也有所阐述。孔子的 大 不是从美学意义上来讲的,而是从政治与道德的意义上来讲的,是伟大的意思。孔子以 尧 为例,以为 尧 很伟大,可与天相比。 尧 深得民心,其伟大不能用语言表示出,这种伟大不仅表如今典章制度上,而且表如今功绩上。 大 在这里是对上古贤君 尧的道德评价,只能
5、引起人们对 尧 的敬畏之情,并伴随着一种神秘的气息,还不是美学意义上的 大 。孔子对 大 的阐述源于他的政治哲学思想。由于孔子崇尚中庸,主张尊崇周天子,克己复礼。所以他的 大 源于有意志有道德的人格化的神 周天子的 大 。孔子从对 周天子 与 周礼 的敬畏出发,主张人在 天 即人格化的神面前只要敬畏,也只能敬畏。 尧 是大人,所以我们要敬畏他。这种作为人格化的神与 大人 的 大 带有神秘的、政治的、宗教的色彩。 孔子的 大 和西方美学中的 崇高 ,就它们所指的对象都具有数量和气力的宏大这一点来讲,有类似之处。但是它们也有重要的差异。第一, 大 包含对所指对象的道德的评价,而西方美学中的 崇高
6、则不仅仅包含对所指对象的道德的评价,还包含对所指对象的形式的直观把握与心灵顿悟,哲学与美学色彩更浓郁一些,比方Addison(艾迪生)、Burke(伯克)、Kant(康德)、Hegel(黑格尔)、Gothe(歌德)、Scheller(席勒)等等。第二,根据西方一些美学家主要代表是康德的看法, 崇高 的对象之所以崇高,是在于对象的宏大、无限等特点引起了主体对于本身理性能力的自觉,以及在人的感性能力无法把握这种无限的对象而产生失败感时,人的理性能力对感官能力所显示出的优越性而使人感到的愉悦。而 大 所指的对象却不一定能引起主体对于本身的理性能力的自觉,也不一定能使人产生对感性能力的失败感和理性能力
7、对人的感性能力的优越感。它只能引起主体对于对象的一种敬畏之情,并且伴随着一种神秘感。 这是 大 和西方美学中 祟高 范畴的一个很重要的区别。孔子的 大 和中国美学后来出现的 壮美 (阳刚之美 )也不是同一个范畴。这两个范畴的主要区别在于: 大 使人敬畏、崇拜, 壮美 虽可使人惊怖却并不仅仅使人敬畏、崇拜,如清代魏禧所讲 惊而快之 、 且怖且快 。但与老子相比,孔子似乎已经把人们对 大 的注意力由对宇宙的认识转移到了个体的人身上,仅就这一点而言,就是一个了不起的奉献。 孟子沿着孔子的方向,把 大 的范围限定在了个体的人格身上。孟子认识到美与美感的社会共同性,作为人格美的基础。进而把人的个体人格分
8、为善、信、美、大、圣、神六个等级。这种划分是通过孟子与浩生不害对乐正子的评价得出的。 善 即符合仁义等社会伦理道德规范。 信 是个体的人把仁义等原则贯穿于其行为之中而不背离。 美 即 充实 ,是人们不仅遵守仁义等道德原则而且把它们融入自个的人格中,使之成为立身处世的准则。由于,在孟子看来,仁义礼智信是人之所为人的重要品质,是从政以及侍奉父母的必要条件。而 圣 是个体人格更高层次一级精神境界的具体表现出,由于它不仅需要个体把仁、义、礼、智、信都融入到自个的人格中而使自个的人格显得光彩照人,而且还承前启后,既对前代有所吸收又有所创新,感染力极大,成为后世人格的典范。 神 则指个体的人格到达了 圣
9、的境界又让人看不出是怎样到达的。 大 介于 美 与 圣 之间,指个体通过不懈努力使自个的身心具备了仁义礼智信的美德而成为儒家理想中的人,进而在人格精神上到达比 美 的程度更强烈,范围更广泛的境界,到达一种光彩照人的境界,即人的这种符合本性的美妙品德与人的天赋外表相称,内在美与外在美相得益彰。孟子将 大 解释为 充实而有光芒 ,是从个体人格上讲的,主要指的是人的道德精神的伟大。孟子的 大 高于美,侧重于人格修养,主要是顺应社会文化发展规律的 善 ,是社会上层建筑的产物,侧重于社会美。由于当时周朝走向衰落,周天子大权旁落,诸侯之间相互攻伐。孟子以为,此时士人应该捉住机会,顺应时势,努力实现治国、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农业相关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