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针刺联合中药治疗中风后顽固性呃逆,神经病学论文.docx
《采用针刺联合中药治疗中风后顽固性呃逆,神经病学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采用针刺联合中药治疗中风后顽固性呃逆,神经病学论文.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采用针刺联合中药治疗中风后顽固性呃逆,神经病学论文呃逆,俗称 打嗝 ,多由正气亏虚、饮食不节以及情志不和所致,且因胃气上逆动膈致喉间呃声持续或间歇性的发作,不能自制。当代医学中,呃逆又叫 膈肌痉挛 ,主要是由于膈神经、膈肌中枢神经或迷走神经等受刺激导致膈肌一侧或双侧出现阵发性的痉挛,同时伴有吸气期声门的忽然关闭。 患者膈肌痉挛持续发作超过48h还未停止,则为顽固性呃逆(intractablehiccup,IH)。顽固性呃逆是中风后患者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该病不仅会增加患者的痛苦,甚至还会引发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当前,对其治疗多采用镇静、解痉以及止呕等药物治疗,但疗效欠佳。本文主要采用针药联合治
2、疗中风后顽固性呃逆的疗效进行观察和分析,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式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选取2018年12月-2020年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中风科住院的中风后顽固性呃逆患者64例,华而不实,男36例,女28例;年龄4270岁,平均(57.20 3.65)岁;病程215d,平均(7.15 2.36)d。所选患者均经头颅CT、MRI检查以及西医临床确诊;并参照1986年中国卫生部中医急症中风协作组以及中华全国中医学会编修的(中风病中医诊断标准进行确诊;所选患者均排除肝癌、胃癌或横、纵膈病变导致的呃逆患者。将64例中风后顽固性呃逆患者分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2例;研究组男女比例为1913,平均年
3、龄(55.00 1.87)岁;平均病程(6.00 1.71)d;研究组患者辩证属胃失和降、痰浊中阻9例,横逆犯胃、肝郁气滞13例,摄纳渎职、正气亏虚10例。对照组男女比例为1715,平均年龄(56.00 2.01)岁;平均病程(7.00 1.34)d;研究组患者辩证属胃失和降、痰浊中阻8例,横逆犯胃、肝郁气滞15例,摄纳渎职、正气亏虚9例。给予研究组针灸理疗并配合穴位注射治疗,给予对照组西药治疗;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以及病症等一般资料比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式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脱水、改善脑代谢以及降血压、颅压等常规治疗。与此同时,给予研究组患者针刺
4、疗法联合中药治疗:。 (1)针刺疗法;患者取仰卧或坐位,行针取1.5寸30号毫针,针刺取膈腧、攒竹、足三里、中脘、公孙以及内关等穴位,进针得气以后施平补平泻手法1min,并留针40min,1次/d。 (2)中药疗法;中药主要采用通腑降气法进行治疗,其治疗药方为:6g丁香,10g厚朴,10g木香,30g代赭石(先下),10g大黄(后下),9g枳实,20g白芝麻。华而不实,伴呕吐者加10g姜半夏,15g竹茹;口舌少苔加10g生地黄,10g玄参;口苦舌红加10g黄芩,6g黄连;神昏加15g郁金,20g石菖蒲。1剂/d,水煎服后取汁300ml,早晚分服,10d为一疗程。 (3)穴位注射疗法:患者取仰卧
5、位,取中脘穴、双侧足三里穴和内关穴并进行常规的消毒后,使用5ml注射器取抽3ml维生素B1注射液、1.5ml山莨菪碱注射液、3ml维生素B6注射液,混合均匀后注入中脘穴、双侧内关穴或者中脘穴、双侧足三里穴各2.5ml,1次/d,5d为一疗程。 给予对照组患者西药治疗法:10mg西沙必利胶囊,2次/d;5mg巴氯芬片,3次/d,均口服。并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呃逆发作的频率、持续的时间以及复发的情况。 1.3 疗效评定标准 针药联合治疗中风后顽固性呃逆患者的疗效评定标准,主要从痊愈、显效、有效以及无效四个方面进行。痊愈:患者呃逆停止,且随访1月后,没有复发情况发生;显效:呃逆基本消失,且随访1月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文化交流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