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专业集群的建设框架和建设机制,职业教育论文.docx
《职业教育专业集群的建设框架和建设机制,职业教育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教育专业集群的建设框架和建设机制,职业教育论文.docx(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职业教育专业集群的建设框架和建设机制,职业教育论文职业教育本应密切联络地方,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需求的对接,进而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但当下有众多问题迫切需要解决,详细有:怎样解决不同院校间专业设置重复、资源分散而缺乏竞争力的问题;怎样动态调整专业构造布局,实现区域内职业教育的平衡发展;怎样解决社会对复合型、综合素质型人才的需求,或知足个人职业生涯发展、把握工作轮换机遇等实际问题,这些问题反映了职业教育 小专业 与经济社会 大产业 的矛盾。因而,职业教育专业建设改革需要突破固有专业概念的局限,借鉴集群发展的思想,寻求区域职业教育专业建设本身的逻辑。 一、产业集群与专业集群 1.产业集群。专业集
2、群概念的提出源于对产业集群思想的研究。学术界对产业集群的讨论,能够追溯到马歇尔,他在所著的(经济学原理一书中,以专章阐述了特定产业地域的外部条件。而产业集群一词正式出现,则应归功于美国哈fo商学院的迈克尔 波特教授,他在1990年所著的(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初次提出了这一概念,并与其团队对十多个发达国家和地区产业实践进行考察后发现,产业集群是工业化经过中的普遍现象,所有发达经济体中都明显存在各种产业集群。于是,波特把产业集群定义为在某一特定领域内相互联络、在地理位置上集中的公司和机构的集合。此定义从地理和空间上来界定集群,简化了人们对这一抽象经济学概念的认识。 2.专业群。借鉴产业集群的思想,我
3、们国家早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就在一些高职院校进行了有关专业群建设的研究和实践。自2006年教育部提出在100所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500个左右的专业群后,理论界对专业群的关注度不断提升。在专业群概念的讨论上,较有代表性的观点如袁洪志以为 对高职教育来讲,所谓专业群,就是由一个或多个办学实力强、就业率高的重点建设专业作为核心专业,若干个工程对象一样、技术领域相近或专业学科基础相近的相关专业组成的一个集合。 罗勇武等人在对近年来专业群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后以为,对专业群概念的理解可归为两种主要的观点:一是 相近论 ,即相近或相关专业的集合;二是 合力论 ,即通过核心专业带动其他专业共同发展的合力群体。
4、可见,专业群的概念主要指学校内部专业的优化配置和资源分享,旨在通过专业群带动发展,围绕课程、师资、基地建设等方面,从整体上提升学院的整体实力和办学水平。然而,当前有关专业群概念的研究讨论仅将专业群建设框定在院校内部,与集群的思想不符,限制了专业集群的建设和发展。 3.专业集群。近年来,专业集群概念逐步引起研究者的关注,但当前国内关于专业集群研究的文献较少,有的研究虽以专业集群为题名,但还是引用专业群的概念,如 专业集群是对应区域中某一个支柱产业的产业链,由一个或多个重点建设专业作为核心专业,由若干相关专业共同组成,并能涵盖某一服务领域的专业或专业方向组成的专业集合 .随着研究的深切进入,要进一
5、步扩大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与产业的对接范围,提高人才培养目的的针对性,为此,郑哲提出了 校际专业集群 概念,通过搭建高职校际专业集群教产合作平台,使高职校际专业集群与产业行业协会组织对接。这既是对专业群概念的拓展,又引出了职业教育专业集群建设思想。新近研究结果显示,赵昕等人就专业集群的内涵进行了较为深切进入的分析,以为基于产业集群的职业教育专业集群是 以区域内一所或若干所重点建设中等和高等职业院校的品牌特色专业和专业群为核心,构成相关专业与专业群在空间上的集聚 ,提出了跨组织、跨层次组建集群的思想,明确了与原有校内专业群建设的不同。 二、集群思想下专业集群的内涵特征 为加深对集群概念的理解,我们从
6、集群的边界范围、优势效应、促进集群发展的作用机制等方面进一步分析。第一,关于集群的边界范围。集群通常以政治为边界,但也有可能超越地区边界甚至国界。所谓的 地理边界 是由企业及相关机构的互相联络与依靠所决定的,并不限于政治意义上的边界划分,具体表现出了集群组建的自由、灵敏等特点。第二,对于为什么产业集群会出现地理上的集中现象以及集群的优势效应,马歇尔运用规模经济理论分析产业集群的构成后以为,产业集群出现地理上的集中主要由于外部规模经济所致;而波特提出,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更为开放的市场和愈加快速的交通运输与通讯系统,没有削弱地理位置在竞争中的作用,由独立、非正式联络的组织构成的集群所产生的持续竞争
7、优势,源于特定区域的知识、联络及鼓励,是远距离的竞争对手所不能到达的。第三,对于集群的发展来讲,地理上的集中只是一个必要条件,更为重要的是集群内各组成要素间的互相作用、协调,既竞争又合作,共同发展的经过。专业集群概念的提出,充分吸收了集群关于资源整合、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的思想,更重要的是突破了原有专业群发展空间的限制,跨越了单一的院校组织的局限,在一个更大范围内开展合作型竞争,有效避免了区域内不同院校的同类或相近专业的不良竞争,实现专业的优化组合,加强了区域专业竞争的整体实力。专业集群与专业群在涵盖范围、组成要素、目的特点、建设方式、管理体制以及发展运行等方面有所不同如表所示。【表】 三、职业
8、教育专业集群的建设框架 1.建设目的。职业教育专业集群建设要根据区域产业集群的规模、布局、构造,优化调整职业教育专业构造与布局,推动职业教育特色专业与产业的良性互动。当前,我们国家地方普通职业院校专业规模普遍较小,而且地区内不同院校间的专业建设重复率高,新设专业盲目性、随意性较大,缺乏特色。因而,专业集群建设应根据区域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的情况,整合同类院校的相近专业乃至学院,在某一专业方向上做大做强,实现专业的差异化发展。专业集群的规模化建设扩大了相互间沟通的平台与渠道,与市场、产业的连接也有利于及时把握变化的动态信息,进而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向,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 2.建设框架。1998年
9、,波特在其(集群与新竞争经济学中指出, 集群包括一连串上、中、下游产业以及其他企业或机构,这些产业、企业或是机构对于竞争都很重要 对产业簇群有重大影响力的机关,可以被视为它的一部分。 除此之外, 产业簇群还包括行业协会和其他支持产业簇群成员的民间团体。 可见,集群内部组织的互相关系不仅包括纵向、横向的直接联络,还包括外部的支撑性和服务性组织。职业教育专业集群建设,紧紧围绕专业人才培养为中心进行分析,纵向构造上包括招募生源、培养、就业各主要环节及其与社会部门的联络;横向上以专业链接为纽带,联合与专业人才培养核心相关的同类中高职院校专业,专业相互间能够没有学科上的直接联络,进而构成互相连接的专业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农业相关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