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导论,文化论文.docx
《如何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导论,文化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导论,文化论文.docx(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如何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导论,文化论文【题目】 【第一章】怎样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导论 【第二章】 【3.1 3.2】 【3.3】 【第四章】 【结论/以下为参考文献】 1 导论 1.1研究背景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出现起源于UNESCO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和探寻求索,期间一直贯穿着国际社会、组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重对话,最终这个话题成为了全世界共同的权利诉求。199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 保卫群众文化空间 的国际咨询会上将 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 正式收录到文献中。直到2003年10月,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UNESCO最终将 非物质文化遗产 这一概念的详细含义确定下来,详细可见(公约
2、的相关规定1. 从2003年至今,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卫的研究与实践已有十余年,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卫的方式、保卫的范围、保卫的意义和效果等各个方面,学界展开了丰富的讨论。一方面,学界对非遗保卫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已基本达成共鸣。从重要性来看,非遗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对非遗的保卫和传承对人类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从非遗的濒危情况、保卫的现在状况来看,非遗保卫势在必行。另一方面,学界关于怎样保卫非遗尚未构成统一观点。一部分学者以为,非遗不应该与经济发展相关联,这样会毁坏其 原生态 ,他们希望能够保存 原始的 非物质文化遗产;主流的学派多以为,非遗保卫与经济发展的结合是可行的,但要辩证看待。
3、即对非遗合理的开发和利用能够使非遗保卫和经济发展相得益彰,但不能毁坏非遗本来的含义。刘建平、陈姣凤、林龙飞,2007;宋瑞,2007而以高丙中、刘魁立等人为代表的学派则以为,要将非物质文化遗产鲜活地存在于日常生活中。他们主张要以 民族志 写作方式方法去进行 非物质文化遗产 研究,深切进入到非遗生产的语境中,将非遗与日常生活的常态进行接续,其实也是在倡导以个案的复杂性呈现为前提的学术研究,强调对 非遗 语境的把握,进而建立怎样保卫 非遗 文化的立场。非遗是动态发展的,必须在遵循文化本质的前提下进行革新和重组,才能使非遗保持活力。高丙中,2007;刘魁立,2004;麻国庆,2018巴莫曲布嫫引用了
4、Stavenhagen、Doxtator的观点,主张将文化事项放置在生活场景中保卫,用关系网的方式去看待文化遗产。巴莫曲布嫫,2008 对此,笔者以为非遗的保卫并非复原其 原生态 ,即保卫非遗不是要保存它在传统社会的相貌,而是要接受它的变迁。社会在变迁,事物都会发生演变,包括非遗。从变迁的视角看,非遗是能够利用和变革的,变革就是它的活力所在,保卫非遗的本质就在于保持其 活性 . 1.2选题缘起 选择湘西苗族鼓舞作为研究对象充满了各种机缘。偶尔的时机了解到同门师姐在湘西德夯苗寨做课题调查,在她的指引下,了解到湘西苗族鼓舞的神秘和魅力;同时自入学以来,笔者一直都对民族文化充满了好奇心,虽是以 猎奇
5、 的心理走进了福建畲族,走进了客家文化,但也从理论和实践上系统的培养了笔者对民族文化的考虑;湘西苗族历来以神秘着称,苗鼓是苗族人民的圣物,湘西苗族鼓舞则是一种借用苗鼓 边鼓边舞 的舞蹈,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苗族聚居区盛行。湘西苗族鼓舞在各个苗寨自然生长发展,成为湘西苗族的一大特色,在当地享有很高的声誉。自20世纪80年代起,湘西苗族鼓舞频繁地出如今各个级别的比赛和演出中,逐步为世人所关注和了解,诸多的学者和文艺工作者也被其独特的风格所吸引,展开了相关的研究。2006年,湘西苗族鼓舞列入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那年起,围绕湘西苗族鼓舞的活动更是数不胜数,尤其是以旅游和民族特色相结合的文化
6、产业更是呈现欣欣向荣之势,这更增加了笔者对湘西苗族鼓舞的兴趣,因此,笔者开场关注关于湘西苗族鼓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最终在导师的建议和帮助下,笔者选择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湘西苗族鼓舞的保卫和传承,作为毕业论文课题。 湘西的一个苗寨-德夯苗寨,以其 天下鼓乡,湘西德夯 出名,80年代以前,是整个湘西州最贫穷的村寨,却有着得天独厚历史悠久的苗族鼓舞文化。湘西苗族鼓舞在德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从未停止过嬗变,旅游开发的契机下它的变化尤为显着,并且构成了突出而典型的保卫方式和变迁形态。因而,笔者选择了德夯作为研究湘西苗族鼓舞的田野调查地点,开场了课题研究。 1.3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研究目的
7、文化传承本质上是一种文化的再生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制度的建立对文化再生产提供了系统的支持。当前,学界在对于非遗传承中的保卫与发展进行着热烈的讨论,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该是秉承古例,维系不变,还是应该尊重规律,不断开放、创新,这些话题都成为争论的焦点。笔者从本真性保卫的角度来考虑非遗传承中的一些问题,通过对本真性的深度解读,来赋予非遗保卫的新考虑。 因而,本研究从非遗的本真性保卫出发,以湘西苗族鼓舞为例,再现湘西苗族鼓舞再创造的历史脉络以及保卫现在状况,试图为非遗的本真性保卫提供一个现实案例,同时也力求为非遗保卫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根据。 1.3.2研究意义 第一,理论意义。学界对于非遗保卫的讨论和研
8、究成果颇多,主要包括关于非遗本身的讨论,非遗保卫的利弊分析,非遗保卫的原则,非遗保卫的主体以及责任分配等,都获得了一些成果。然而,怎样保卫非遗仍然是学界最大的窘境。高丙中和刘魁立等人的非遗研究,将重心偏移到生活场景和公共空间,强调对非遗的整体保卫。本文将在前人基础之上明确运用 本真性 这一概念,将视野放到非遗赖以生存的生活场景和文化空间,讨论非遗本真性保卫的现实可能性,为非遗保卫寻求更为清楚明晰的理论根据与实践途径。 第二,现实意义。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尤其是旅游开发的实行,一些非遗事项在、市场的多重作用下发生变迁,或丰富或弱化。本文主张非遗的保卫不是将其固化在某一个时间或空间,而是以愈加开放的
9、视角来看待,并且立足于传承者主体,赋予其在非遗框架内的能动性,对非遗进行创造性的保卫。因而,本文的努力,将从实践层面提供一个现实案例,为非遗保卫提供现实根据。 1.4研究方式方法 第一,访谈法。笔者总共采访了21名访谈对象,包括当地村民、游客、从事苗鼓表演的教师、演员、学生,以及湘西苗族鼓舞的传承人、推广者等。首先,笔者拟将个案进行编码,格式为 日期+被调查者性别F/M+身份代名词首字母G/M/D+序号 ,如 20201007-F-G01 ,即表示2020年10月7日采访的对象,女性,第一代鼓王。然后,笔者对编码后的个案进行分类。访谈对象具体情况见附录1:访谈对象一览表 第二,介入观察法。近年
10、来,高丙中等学者主张要以 民族志 写作方式方法去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深切进入到非遗生产的语境中,将非遗与日常生活的常态进行接续。因而,笔者尽力复原鼓舞在民族志场景中的实况,在这里基础上进行非遗保卫的反思。在近两个月的田野调查中,笔者与德夯苗寨的村民吃饭、聊天、访谈,与村民一起上山采蘑菇、下河游泳,参加、观看苗鼓表演,进而建立了良好的关系。为了更深入的理解鼓舞,笔者向湘西苗族鼓舞的 鼓王 学习了一套舞台表演的舞蹈动作,让笔者更为接近舞蹈动作内涵和舞蹈蕴含的信仰和价值表示出,为笔者反思湘西苗族鼓舞在当地的生存状态及其历史变迁打下基础。 第三,文献法。笔者在调查期间从当地的文史馆、图书馆获得了较
11、为详实的文献资料,如调研点的基本情况、历史变迁,苗族鼓舞的历史流变等,为本研究的立论和分析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1.5文献综述 1.5.1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 非物质遗产 这一概念源于1950年日本在遗产保卫领域的立法-(文化财保卫法,文化财,即文化遗产。松浦晃一郎从日本引入了 非物质文化遗产 这一概念,奠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雏形,为全世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卫工作奠定了基础2.1972年,(保卫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ConventionConcerning the Protection of the World Culture and Natural Heritage在巴黎提出,引起了部
12、分介入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1976年,世界遗产组织WHO成立。1982年, 非物质遗产处 成立。这些实践和努力都为2003年(保卫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提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UNESCO于2003年通过了(the Convention for the Safeguarding of IntangibleCultural Heritage,文件对 非物质文化遗产 的概念进行了清楚明晰的界定3.(公约所提出的保卫理念实现了一个重大的转变,即主张不再以简单的方式记录与保存遗产,而是愈加注重尊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践者,将文化遗产的生产者、实践者与遗产当做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而非遗保卫的工作则是一
13、种复原和赋予非遗生命力的经过与实践4. 2005年提出了多部关于非遗保卫的文件,并设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得到进一步的延伸和本土化,引起了社会各界对于非遗保卫的广泛关注。在本土化的经过中,它最突出的特点在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其赖以生存的民众、生产生活方式、民族生境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阐释,明确指出非遗保卫对于非遗享有者及其生活环境的依靠5. 在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方面,我们国家和(公约在核心标准上并没有差异不同,但国内的界定比(公约增加了一个 文化空间 的概念,这种 文化空间 能够给予民众规律性地举办活动的空间和场所,愈加全面的反映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现非遗的传统形式6.非遗
14、概念确实定历程较长,而且仍然存在争论。各国组织、相关学界不断冲突磨合,不懈努力,非遗的概念也在不断地延伸,这些表现也正是非遗多样性和活性的表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就在于它是以人为载体的 活 的文化,深深扎根于一个文化空间,不断传承变迁。 1.5.2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和价值的讨论 关于非遗的特征,学者们基本同意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无形性、活态性即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传承性等特点,但也提出了其他的观点,使非遗的特征得到丰富。比方何星亮2005提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群众性特征,即非遗应该被群众分享。而龙先琼2006较早提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族性差异,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即具有整体性,又具有地域
15、特质,是能够被传承的各民族的灿烂文化,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提供了根据。张世均、甘爱冬2007对少数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分类,主要包括类别丰富、形式多样、群众认可程度高、保卫与传承方式独特等特点。 在非遗的价值方面,学者们从各个方面论证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基本上都具有历史传承价值、科学认识价值、审美价值、社会和谐价值和经济价值等。张鸿雁、于晔,2008;张世均,2007;黄胜进,2006;叶舒宪,2005;罗琳,2007黄胜进2006不仅讨论了非遗的价值,更在这里基础上提出了非遗成为 文化资本 所具备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非遗的价值,尤其是经济价值,决定了其在经济发展中不可避免地与
16、经济挂钩,而非遗的那些特点决定了其基本属性的不可毁坏。因此,开发和利用非遗是一种历史潮流,但前提是不能毁坏其原有属性,一旦毁坏将不可逆转。 1.5.3关于非遗本真性的讨论 本真性 authenticity或称为 原真性 ,关于本真性的讨论能够追溯到欧洲关于荷马史诗、莪相诗歌的真伪辩论,这一争论同时也引发出关于 原生态 和 本真性 的争论。本真性源于民俗学浪漫主义,1773年,赫尔德在 关于(莪相之歌和古代人民的诗歌 的通信中,表示出了他对古代诗歌本原的迷恋,但他未表示出对于自个文明堕落的失望,而欣喜于发现了(莪相之歌的新鲜、未被污染的声音。赫尔德的着作激发了其他民俗学者开场对民族文化本真性进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农业相关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