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外用全面医治心脾积热型口疮患儿60例,儿科论文.docx
《中药外用全面医治心脾积热型口疮患儿60例,儿科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外用全面医治心脾积热型口疮患儿60例,儿科论文.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药外用全面医治心脾积热型口疮患儿60例,儿科论文小儿口疮是儿科门诊常见的口腔疾病,临床以口腔黏膜、舌及齿龈等处出现淡黄色或灰白色大小不等的小疮或溃疡面为特征,患儿常有流涎、拒食、啼哭等异常感觉和状态,有的出现全身异常感觉和状态如发热、恶寒等。西医多以为本病与维生素 B2缺乏有关,治疗上多以口腔护理及补充维生素 B2为主,但效果并不理想。根据临床观察,笔者以为本病实证者为多,且脾胃积热和心火上炎往往同时出现,表现为心脾积热。自2020 年 1 月以来,笔者采用多种中药外用的综合疗法治疗心脾积热型口疮患儿 60 例,获得了满意的疗效。 1 资料与方式方法 1. 1 一般资料 60 例均为我院门诊
2、患儿,华而不实男 31 例,女 29例; 年龄最小 8 月,最大 12 岁,平均 4. 6 岁,华而不实 1岁下面 7 例,1 3 岁 24 例,4 6 岁 21 例,7 12 岁8 例; 病程最短 1 d,最长 5 d,平均 3 d。60 例患儿皆属实热证,中医辨证为心脾积热证。 1. 2 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1994 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心脾积热证应具备下面特点: 口内疼痛,口渴,口臭,尿短黄,便秘,口疮数量多,周围充血明显,舌红、苔黄,脉数。 1. 3 治疗方式方法 60 例患儿均每日予金银花 10 g、野菊花 10 g 浓煎漱口,年幼不能配合者,用棉球蘸取药
3、汁清洗口腔。再予冰硼散用蜂蜜调成糊状涂敷患处,每日 3次。另予黄连 15 g、吴茱萸 15 g 共研细末,每次取适量用醋调成糊状,夜间外敷两足涌泉穴,用纱布裹之,次晨取下。三法综合治疗 5 d 后观察疗效。60例患儿均未使用抗生素,对个别体温较高者 38. 5 予西药退热剂以求及时退热,防止高热惊厥等情况发生。 2 结果 2. 1 疗效标准 参照(儿科疾病诊断疗效标准2制定。治愈:体温正常,各种异常感觉和状态消失,口腔损害愈合,黏膜恢复正常。好转: 体温正常,异常感觉和状态和体征减轻。无效: 异常感觉和状态和体征未改善。 2. 2 治疗结果 60 例患儿中治愈 45 例,占 75% ; 好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文化交流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