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海上安全法律制度的具体内容与特点,军事法论文.docx





《俄罗斯海上安全法律制度的具体内容与特点,军事法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俄罗斯海上安全法律制度的具体内容与特点,军事法论文.docx(2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俄罗斯海上安全法律制度的具体内容与特点,军事法论文摘 要: 俄罗斯联邦通过 学讲 的形式,从海洋和军事两大维度对其海上安全的定义、构造、范围和主要保障气力进行了讲明与界定。此举强调了海上安全背后所兼具的国家利益与国家安全,其范围牵涉俄联邦的内海、领海、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以及沿海国家管辖范围以外的海域。同时,俄联邦也借助 学讲 作为其国内法渊源的地位优势和理论基础,构建起了具有军地协同性,高度重视 北极-北方海航道 海上安全,且涵盖海洋法与军事法的海上安全法律体系。该体系的建立标志着俄联邦的海权主张已同其海洋安全秩序的规范性要求相统一。本文以俄联邦海上安全法律体系的构成、特征为线索,结合俄联邦海
2、上安全局势与行政管理制度方面的实际状况,对其海上安全法律体系的发展趋向进行了如下预判:一是法定权责划分将愈加明确;二是将不断强化俄属黑海海域的法律管辖力度;三是将进一步夯实中俄海上安全合作的法律保障基础。 本文关键词语: 俄罗斯联邦; 联邦学讲; 海上安全; 法律体系; Abstract: The Russian Federation, in the form of doctrine, explains and defines the definition, structure, scope, and main support forces of maritime security from
3、dimensions of maritime and military. The national interests and security reflected by maritime security are emphasized, which involves the inland sea, territorial sea, exclusive economic zone, continental shelf of the Russian Federation, and sea areas beyond the jurisdiction of coastal states. Meanw
4、hile, with the form of doctrine, it also serves as the legal foundation of domestic laws, establishing the maritime safety legal framework covering both maritime laws and military laws, which coordinates the civil and the military, and attaches much significance to the maritime security of the Arcti
5、c-Northern Sea Route .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legal framework marks the unity of the Russian Federation s claims on maritime power and the normative requirements of the maritime security order. The article elaborates on the composi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aritime safety legal framework of
6、the Russian Federation, combines the maritime security situation and practices of political administration institutions in the Russian Federation, and proposes that the maritime safety legal framework would develop in the following trends: 1) The statutory powers and responsibilities will be more cl
7、early defined; 2) The legal jurisdiction of the Russian Black Sea waters will be reinforced; 3) Foundation of legal protection for China-Russia maritime security cooperation will be further strengthened. Keyword: the Russian Federation; doctrine; maritime safety; legal framework; 作为陆海复合型国家,俄罗斯自彼得一世继
8、位起,就在开拓陆上疆界的同时,迈开了竞逐海洋控制权与利益的步伐,并于叶卡捷琳娜大帝时期到达巅峰状态1。从1704年 北方战争 获胜,获得波罗的海制海权至今,成为陆海双强就一直是俄罗斯的国家梦想。但兼顾陆权和海权既是诱惑,也充满风险与挑战。怎样在陆上安全与海上安全之间进行优先布置,怎样在陆军和海军之间合理地分配气力和资源几乎是无解,也无经历体验可循。2 苏联解体后,步入联邦时代的俄罗斯陆续发布了一系列针对或关于海上安全的学讲、条例及草案,逐步改变国家安全战略中长期占据核心地位的 重陆轻海 意识与政策。3在这里基础上,俄联邦陆续公布了一系列牵涉海上安全的法律法规,并通过对这些法律法规进行后续修订与
9、完善,逐步构成了以海洋法和军事法为核心的保障俄联邦海上安全的法律体系。4本文将在明确俄罗斯联邦海上安全概念、构造和旨趣的基础上,重点分析其法律体系的详细内容与特点,并以此为背景对其将来的发展趋向进行预判和瞻望。 一、俄联邦学讲中的 海上安全 早在苏联时期,时任海军总司令(1956 1986)谢 格 戈尔什科夫(C.)就在其着作(国家海上威力中就海上安全问题提出了 国家海上威力理论 。他以为苏联(俄罗斯)海上安全的本质是从海上维护和拓展国家利益,因此所谓的 国家海上威力 即指代用于保障国家海上安全的各类手段和能力。5这当中,应以建设强大的远洋型平衡海军为核心,以注重多元化国家海上威力的发展为准则
10、,以完善理论、政策、法律规范体系为应变、治理机制。6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联邦时代的法学家马尔克 恩京(.)和海军军事学家伊 马 卡皮塔涅茨(.)分别在其着述(联邦海上安全法治研究和(幅对本国及外国海上军事气力,十分是军用舰艇在俄联邦所属港口、领海、内海及毗连区停靠、通航等事项予以了规制和讲明。尤其是在该法第2章第5条至第15条的区间部分对相关海上安全问题进行了具体规定,可扼要概括为下面四点:1.俄联邦海军基地与军舰停泊点制度;2.外国船舶、军舰进入及和平通过俄联邦海港、领海、内海的权限与程序;3.外国船舶、军舰在俄北方海航道的通航权限与管制方式;4.对禁止航行区域和临时危险航行区域的规制。详细讲
11、来,俄联邦海军基地与停泊制度强调当海军驻泊区域与民用海港区域相重叠时,所有非军用船只和外国船只的进出港规则都要经过海军高级指挥官、海港港监、边防局负责人和海关负责人共同协调确定,以确保港口周边海域安全。26另外,对不同情况下(自由、被迫、和平)进入俄联邦不同海域(北方海航道、北极海域、禁止航行区域、危险航行区域)、海港的外国船只,尤其是军事舰艇的通航权限和申请程序作了区别性规定。此举是为了保障无论外国船只以何种事由进入俄联邦所辖的任何海域、航道、港口都不会对其海上安全造成威胁与损害。鉴于此,该法被俄联邦海洋法学界视为在海上安全领域同国际法联络最为密切的一部国内海洋法律。27同时,该法最能反映出
12、俄联邦在保障不同海域海上安全时的思维、态度和立场的一部法律。 2.3、 俄联邦海上安全法律体系中的军事法部分 俄罗斯联邦历来重视服务于海上安全保障的军事气力建设与军事法律法规完善。截至2022年底,俄联邦应对海上安全事务的军事气力主要由俄联邦海军、俄联邦边防局(国防部和安全局亦有介入)和俄联邦边防军海岸警卫队共同组成。28应对俄联邦海上安全的军事法律体系由(俄联邦国界法(俄联邦边防局法和(保护俄联邦国界、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时使用武器和作战装备的规则等共同构成。 (俄联邦国界法于1993年4月1日由叶利钦总统签署生效。该法共11章45条,华而不实第4章边防制度,第5章口岸制度,第6章国家权利机关
13、守卫国界的权限以及第7章俄联邦边防机关、武装、其他在保护国界方面的权限等内容直接关系到海上安全的维护与保障。29十分是在该法第6章的内容中对牵涉海上安全的军事防御性活动进行了权责分工上的细化。例如,第6章第28条第2款规定: 俄罗斯联邦安全局与国防部共同协调保护陆、海上国界安全的联邦空军和海军间的协同行动,并与各部委一起组织、领导当地执法机关和联邦特种的行动。 30该条第3款规定: 俄罗斯国防部负责保护国家的空中国界和水上、水下安全。并积极保障、协调军事气力在联邦法律所认可的情形下,介入陆、海界以及其他水域的安全防御。 31同时,该法第7章第30、32、33、35条对俄联邦边防局在海上的例行安
14、全查验,应对海上紧急状态下的人权克减,武装气力在水下的权限,进行海上安全保障时的武器装备使用问题等做了详细规范。从历史维度上来看,该法的核心意义在于为俄联邦的海上国界划定奠定了法律基础,也是其后续海上安全立法的重要参考和根据。 (俄联邦边防局法于2000年5月4日由普京总统签署生效。本法共计7章20条,对俄联邦边防局的定义、构成、主要任务、活动基础、组织基础、保障基础、检查监督机制等方面进行了规范。华而不实近三分之一的章节牵涉海上安全。例如第1章第3条第1款规定: 俄罗斯联邦边防局的主要任务包括守卫俄罗斯联邦内海、领海、专属经济区、大陆架及其自然资源的安全 。又如第4章第9条第1款规定: 俄罗
15、斯联邦边防局在自个的职权范围内对有可能侵犯俄罗斯联邦内海、领海、专属经济区、大陆架安全和利益的个人、团体、组织及其行为进行国家检查。 32同时,由于俄联邦边防局的主要任务是负责维护、保障陆、海上边界区域的稳定与安全,故第2章边防局的活动基础、第3章边防局的组织基础以及第4章边防局的气力和装备等规定,同样也适用于俄联邦海上边界安全的保障。因而,该法的重要意义就具体表现出在通过立法形式将海上边界安全提升至与陆上边界安全同等重要的地位,彻底扭转了苏联时代至叶利钦执政时期所推行的 重陆轻海 政策,为普京时代重塑俄罗斯联邦海上安全观和海洋大国形象的战略方针打下了坚实的法律基础。 (保护俄联邦国界、专属经
16、济区和大陆架时使用武器和作战装备的规则在2018年2月24日由总统普京签署,并于同年3月10日生效。此规则共计30条,旨在 调节和规范俄罗斯联邦边境地区的守卫行为,在国家边界的防御行为,以及守卫内海、领海、专属经济区、大陆架及其附属自然资源与其他合法权益时使用武器和作战装备(包括直升机和战斗机)的军事程序。 33该规则将俄联邦的陆上边境防务与海上安全事务进行了统合,并分别对保护陆上边界安全和海上安全时使用武器及飞行器的程序与制度进行了规范。在海上安全部分,主要对武器、作战装备以及飞行器的使用者、使用目的、方式方法和程序,特殊情况下的应对形式等进行了具体讲明与规定。该规则的公布充分反映出了普京时
17、代对于 戈尔什科夫理论 (T )的认可与延续,即以军事气力、学讲与法律作为保障俄联邦海洋权益和海上安全的核心方式。同时,该规则对于海陆安全事务的统合性规制也从某种意义上反证了新时期俄联邦希冀建立起具有 海陆协防 特色的国家安全方略。34 三、俄联邦海上安全法律体系的特点 俄联邦海上安全法律体系基于其构建途径的独特性,具有若干特点,主要包括规范性、强迫性、军地协同性与高度重视 北极-北方海航道 海上安全等四大特点。华而不实,规范性是指俄联邦希冀通过海上安全法律体系的建立和不断完善来维持、保障符合其根本利益的海洋秩序,使其能够科学地协调国内各类海上活动,进而消除可能发生的海上矛盾或冲突。强迫性是指
18、海上安全法律体系作为俄联邦统治阶级的国家意志在海洋安全事务上的集中表现,为保障其贯彻落实,就势必需要依靠强迫性手段。这也是俄联邦海上安全体系包括海上军事气力和海上执法气力的原因,其目的在于能够及时发现、处理各种海上侵权和违规活动,以确保海上安全法律法规强迫力的实现。当然,规范性和强迫性也是各国海上安全法律体系所普遍具有的特征,而军地协同性与高度重视北极与北方海航道的海上安全是俄联邦海上安全法律体系所具有的非常规特点,值得进一步分析、研究。 3.1、 军地协同性 俄联邦海上安全法律体系具体表现出出了较强的军地协同性,主要表现为:和平常期的非军事人员、机构与组织的军事化培训准备;战时非军事人员、机
19、构和组织的协助、服从义务;针对外国舰船出入港规则的军地协同决策制度。一方面,俄联邦(国界法第3章第9条规定: 由于俄罗斯联邦海军时刻准备解决国家所面临的海上安全问题,因而处于联邦管辖下的各类海上运输船队、渔船队、科考船队及其他专业船队和其后勤单位要时刻战备机动;对上述非军事用处船舶上的工作人员、航运公司和国家管理部门的行政人员及领导要不定期地进行系统化的海上军事能力培训,使之能适应战时条件的工作。 35该规定强调了非军事人员在和平常期应接受由俄联邦海军所主导的海上军事培训,并需长期保持战备机动性的法定义务。另一方面,(专属经济区法第7章第37条第3款及(大陆架法第8章第44条都规定: 在俄罗斯
20、联邦专属经济区(或大陆架)内持有俄罗斯联邦国籍的自然人和法人都要根据要求无偿报告自个所有或所控的船舶、各类漂浮物、装置和设施的位置与行动方向给所在专属经济区(或大陆架)的保卫机构及海上军事气力,并在必要时配合征用工作,共同维护、保障海上安全。 36这一条款不仅明确了俄联邦非军事人员所担负的维护国家海上安全的法定义务,也彰显了其海上安全保障形式是一种以海上军事气力为主,民间气力为辅的协同机制。最后,根据(内海、领海和毗连区法第2章第7条第2款之规定,当外国舰船申请驶入俄军舰驻泊地同民用港口相重叠水域时,要实行军地协同决策制度以决定能否许可其申请。这一制度的详细决策者由当地海军首长、联邦安全局、边
21、防局负责人等军事单位的现役人员与海港港监领导、海关负责人等非军事单位的非现役人员所共同构成,且相互间的决策权平等。 3.2 、高度重视 北极-北方海航道 海上安全 在俄联邦现行的军事法与海洋法中,牵涉海上安全的条款几乎都有 对接 国际法与国际条约。例如,俄联邦军事法序列中的(边防局法第2章第4条,(国界法第3章第7条,(保护俄联邦国界、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时使用武器和作战装备的规则第4项,以及海洋法序列中的(大陆架法第1章第2条,(专属经济区法第1章第1条,(内海、领海和毗连区法第2章第12条等都无一例外地强调了 根据国际法及俄罗斯联邦所参加的国际条约 这一基本原则。此举既是国际法与正式条约作为
22、俄国内法渊源的实践具体表现出,也在一定程度上表示清楚了俄联邦在海上安全领域对于国际法及其所参加国际条约的权威性与公信力的高度认可。同时,也与俄联邦法理学界对于应怎样调适国内法和国际法关系的基本论调相一致,即:为行使国际法所赋予的权利,履行俄联邦之国际义务,可采取转化或采纳立法的形式在俄国内施行国际法规制并贯彻其精神。 俄罗斯为了借助国际法、国际条约中有利于己方的条款以扩大其北冰洋大陆架范围,并能够在北极划界与北方海航道归属问题上获得主动权,曾于2001年公布将在上述海域遵守1982年签署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37但在牵涉外国船舶,十分是外国军舰于俄北方海航道和北极海域的通航权问题时,俄联邦出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农业相关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