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徽州古祠堂特色数据库,图书馆学论文.docx





《构建徽州古祠堂特色数据库,图书馆学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构建徽州古祠堂特色数据库,图书馆学论文.docx(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构建徽州古祠堂特色数据库,图书馆学论文古时候,祠堂是族人祭祀祖先或先贤的场所。地处皖南的古徽州( 古称歙州) 密布着诸多古村落,在 粉墙矗矗、鸳瓦粼粼 的古村落中,最显眼的建筑物就是祠堂。聚族而居的古徽州人民大多是历史某些时期( 主要是 永嘉之乱 、 黄巢起义 、 靖康之耻 3 个特定的历史时期) 中原士族为了躲避战乱而举族南迁的移民,这些中原贵族、大族因逃难而选择了偏远的徽州并聚族而居,先前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实力也随着逃难而不复存在,然而宗族的认同感和凝聚力却不会由于逃难而失去,为了延续并加强本宗族的文化与信仰,他们不约而同地选择建设一座座气势宏伟的祠堂,以此让经历过逃难的族人们尽快重拾自信心
2、、恢复自信。 古徽州的一府六县中,各宗族非常热衷于修建祠堂,据(西递村祠堂寺庙庵堂书院一览记载,仅明经胡氏一个宗族就建有 26 座祠堂。 徽州古人为了光宗耀祖而修建的祠堂遗存在今天的徽州大地上仍然处处可见,但是却渐渐失去了祭祀的原始作用,今天仿佛已成为让人怀古的旅游资源,地方在大力发展旅游经济的同时,对于徽州古祠堂建筑体以及相关的历史文化资源的保卫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时至今日,假如对古祠堂不加以全面的保卫,在将来终究有一天,古祠堂会彻底消失在后人的眼中。基于此,试将构建徽州古祠堂特色数据库,旨在通过当代信息处理技术和数字化手段将徽州古祠堂历史文化的精华真髓呈现给世人,并实现古祠堂及其相关文化
3、资源永久性、数字化保卫,除此之外,通过该特色资源数据库的建设,将为海内外研究徽州古祠堂以及徽州文化、徽州人文和历史等方面的学者提供一个便捷的资源获取平台。 1 徽州古祠堂特色数据库建设内容选择 徽州古祠堂的出现,其根本原因是徽州古人为了纪念本族的祖先,同时也是为了实现徽州各宗族之间的攀比,归根结底,是徽州人选择聚族而居后,宗族意识沉淀的历史必然。徽州古祠堂文化不仅仅仅是古祠堂建筑,与之相关的有祠堂的龛室规、祭祖、谱牒、祠规、祭田等文化资源。为了实现徽州古祠堂特色数据库全面建设的需要,通过实地走访和调查结合徽州文书特色数据库相关资源,进行全面的收集和整理,相关数据库建设内容如下。 ( 1) 祠堂
4、基本信息。徽州古祠堂在徽州各个古村落中属于最显眼的建筑。一般而言,古祠堂都是三进式的,第一进称为 仪门 ,第二进称为 享堂 ,第三进称为 寝堂 。 仪门 即祠堂的大门,一般仪门上有一个正门和两个边门,正门上方的大梁上会高悬一块匾额,即古祠堂的名称; 享堂 即祠堂的大厅,是宗族祭祀祖先、新年拜祖、族人议事、举行庆典以及执行族规的场所,享堂正后上方也会悬挂匾额; 寝堂 主要用来置放宗族中男性灵位。除此之外,每一座古祠堂内均树立着若干块碑刻,用于记载祠堂的建成、修复历史以及捐助人名单; 在祠堂各个门两旁以及梁柱上会刻画楹联,这些楹联基本出自历代宗族中的名家,内容大多是一些人生哲理。 ( 2) 祠堂龛
5、室规。徽州古祠堂三进式构造中,第三进即寝堂是专门用来置放族内祖先的灵位。但是不是所有逝去的祖先灵位都能够置放在寝堂,每个宗族的祠堂都有属于自个宗族的规定,即龛室规,但是所有的徽州古祠堂的龛室规一般必须遵循一个原则: 中龛供奉的是始祖神主,左右两龛则根据昭穆齿德等资格条件对先祖进行排列。古祠堂的龛室规具体地规定了供奉先祖的原则和先祖的牌位摆放的次序。古祠堂的龛室规极好地反映出了古徽州人民的风俗和伦理道德以及价值观,是一份非常难得珍贵的历史文献资料,理应纳入特色数据库建设的范围。 ( 3) 祠堂祭祖文化。在徽州人眼中, 报本之礼,祠祀为大 。徽州人民不惜重金建造的祠堂,就是为了让他们的祖先的神灵有
6、个安身之处,除此之外,平常还要勤加祭祀祖先,且不能懈怠,只要这样才能称得上 报本 ,因而,祠堂祭祖是聚族而居的徽州各宗族最隆重的庆典活动。在徽州长期的祠堂祭祖活动中,逐步构成了一种祠堂祭祖文化,这种文化最终以 祠规 的形式流传下来。徽州古祠堂的祭祖文化,即祠规严格、细致地描绘叙述了宗族祠堂祭祖的各个环节流程及其内容,十分值得一提的是徽州不同宗族及其祠堂祭祖活动固然都是为了 报本 ,但是各具特色,表如今整个祭祖活动的流程和内容因祠堂的不同而各异,当前已经整理好的各族谱具体地记录了各宗族的祠堂祭祖活动,如(歙县桂溪项氏词谱、(休宁范氏族谱、(绩溪城西周氏宗谱等,它给后人研究古徽州民俗提供了大量详实
7、的文献资料。祠堂祭祖文化是徽州古祠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理应纳入到特色数据库建设的内容。在特色数据库建设经过中,通过实地走访和调查,结合已有的徽州文书,在祠堂祭祖文化方面,主要整理现存的徽州古祠堂的祭祖各个环节以及每个环节的详细内容。 ( 4) 祠堂谱牒。徽州古祠堂是序昭穆、辨长幼的地方。聪明的徽州人为了使祠堂里的先灵世系不乱、昭穆有序,他们选择了修族谱的方式方法,以文字图谱的形式传之后世。(月潭朱氏族谱的谱序上讲: 新安里各姓别,姓各有祠,祠各有谱牒,阅岁千百,厘然不紊。 徽州人民修建古祠堂就是为了尊祖敬宗,修族谱是从技术角度更好地实现尊祖敬祖的目的,正是有了宗谱的出现,徽州宗族历经几百年而
8、世系不乱。徽州各族宗谱的编纂以及付梓,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历时十多年,对于这样一项大的系统工程,需要组建一个精干的修谱班子,修谱的费用基本上是在外做生意的徽商慷慨捐助。谱牒是徽州古祠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理应纳入特色数据库建设的内容,在特色数据库建设经过中,针对徽州祠堂谱牒,拟将收录谱牒内容、谱牒修建介入者、谱牒修建捐助者等内容。 ( 5) 祠堂祠规。聚族而居的徽州人,当族人犯有过错时,徽州各宗族通行的做法是先内部惩治,实在迫不得已时才送去官府查办。宗族内部惩治的地点均是在宗族的祠堂内,祠堂是宗族自设的法庭,惩治犯错的根据即是祠规。徽州各宗族均有着严厉得近乎残酷的祠规宗约,如(新安
9、程氏阖族条规规定: 不孝不悌者,众执于祠,切责之,痛责之。 各宗族的祠规反映了古徽州人民的价值观,它对后人研究徽州文化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祠规也是徽州古祠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理应纳入特色数据库建设的内容,在特色数据库建设经过中,主要收集各个祠堂祠规的内容。 ( 6) 祠堂祭田。徽州古祠堂的建设费用大多来自于在外做生意的徽商的慷慨捐助,但是建成后的祠堂,每年都会有屡次大大小小的祭祀活动,花费颇大的祭祀费用从何而来? (江村洪氏家谱记载: 宗祀之所赖以长远者,惟田。 此处的田指的是祭田,它专为祠堂祭祀的费用而设置。祭田的来源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是在祠堂中设置龛祖先的子孙,需捐赠田地给祠堂,类似于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农业相关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