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谎技术及其结果在司法实践中的运用,刑事侦查学论文.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测谎技术及其结果在司法实践中的运用,刑事侦查学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测谎技术及其结果在司法实践中的运用,刑事侦查学论文.docx(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测谎技术及其结果在司法实践中的运用,刑事侦查学论文自测谎技术问世以来,有关测谎结果 或测谎结论,下同 诉讼证据属性的争论不绝于耳,欲为其 转正 诉讼证据身份者有之,反对者亦不在少数。对于测谎技术及相关结论的采信,立法的表示出从来是慎之又慎,作为居于华而不实的诉讼当事人对于测谎更是彷徨在拒绝与同意之间。测谎的可靠性和科学性在哪里? 测谎结果具有诉讼证据的属性么? 若有,它到底属于何种诉讼证据? 为此,本文拟以我们国家采用测谎技术的案例为分析样本,展示测谎技术及其结果在司法实践中的运用情况。并通过对测谎技术原理和国内外对测谎技术及测谎结果立法判例的介绍,展开对测谎结果诉讼证据属性及其运用规则的讨论
2、。 一、测谎技术的司法实践与立法表示出 一 国内的司法实践与立法表示出 1. 测谎的司法实践 笔者于 2021 年 1 月 15 日在北大法意网 中国裁判文书库 以 测谎 为本文关键词语进行检索,检索到判决日期为 2002年 7 月 29 日至 2020 年 11 月 28 日的判决书共1364 份。1364 份判决书中,剔除重复和无效样本案例外,判决书完好的案例样本共有 528 份,华而不实刑事案件判决书 6 份,民事经济案件判决书 516份,行政案件判决书 4 份,知识产权案件判决书 2份。基本情况如下: 1 刑事案件测谎情况 6 份刑事案件判决书中,华而不实 1 份刑事判决书中出现了 测
3、谎 词条,但从判决书内容来看,实为法院为查明民事案件事实而对相关当事人进行了测谎,故未列入刑事案件统计之列。其余 5份刑事案件判决书的案件类型分别为: 盗窃案 1件、存心故意伤害案 1 件、合同诈骗案 1 件、抢劫案 1件、存心故意杀人案 1 件。从测谎程序启动的原因来看,在 3 起案件中,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采用了测谎技术进行案件调查和嫌疑人甄别; 从判决书内容来看,有 2 起案件的程序启动原因情况不明。 从测谎所要解决的争点来看,5 起刑事案件的争点均为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能否施行了犯罪 ,华而不实有 1 起案件还牵涉 公安机关对被告人能否施行了刑讯逼供 从测谎结果来看,有 3 起案件作出
4、了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利的结论,2 起案件的测谎结果情况不明; 从法院的采信情况来看,有 2 起案件对测谎结果未予采信,有 3 起案件的采信情况不明,但从判决书的事实认定部分看不到关于测谎结果的叙述,据此能够推断法院对测谎结果未予采信。从 5 起刑事案件的判决书中均看不出是基于 合意 还是按照侦查机关/控诉机关的职权而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施行了测谎。 2 民事经济案件测谎情况 516 份民事经济案件判决书中,剔除重复案件和测谎情况不明的案件后,得到有效样本案例判决书 488 份,测谎情况如下: 在 488 份样本案例中,当事人申请或法院建议测谎的案件类型牵涉 65 种,尤以借款合同纠纷 22
5、0 份 、买卖合同纠纷 39 份 、房屋买卖合同纠纷 27 份 、合伙协议纠纷 23 份 、不当得利纠纷 19 份 、所有权确认纠纷 11 份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 11 份 、劳动合同 争议 纠纷 9份 、所有权纠纷 7 份 、婚姻家庭纠纷 7 份 、租赁合同纠纷 6 份 、股权转让纠纷 6 份 、房屋租赁合同纠纷 6 份 、人格权纠纷 5 份 等居多。 在这些案件中,申请或建议测谎的原因主要是查明案件关键事实的证据比拟薄弱,需要借助测谎来鉴别当事人陈述或证人证言的可信度,测谎的争点主要是 标的物给付与否 .从当事人申请和法院建议这两种启动测谎的原因来看,真正施行测谎的比例并不高,只要 8
6、1 起案件的双方当事人达成了测谎的合意。大多数案件的一方当事人明确拒绝测谎,拒绝的原因主要有: 对测谎技术的可靠性、客观性、科学性存疑; 现有证据充分而无需测谎; 不排除拒绝测谎一方陈述虚假而惧怕的可能; 身体原因; 法院释明测谎结论 或测谎结果,下同 不是法定证据形式后而拒绝测谎,等。 另一方当事人拒绝测谎后,法院通常的做法是对申请测谎的一方当事人的申请不予批准。除了当事人未达成合意的原因外,法院以为 测谎结论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测谎对查明案件事实意义不大 也是不予批准的几种原因。法院建议后双方当事人达成合意并施行测谎的案件有 9 起,测谎率为 31. 03%; 与之相比,经一方当事人申请而
7、双方当事人达成合意并施行测谎和一方当事人施行单 方 测 谎 的 案 件 共 有 69 起,测 谎 率 为15. 03% .可见,经法院建议后达成合意并施行测谎的测谎率明显高于当事人申请后达成合意施行测谎的测谎率,对此能够解释的原因可能是: 法院的建议对当事人施加了无形的压力,为避免构成对己不利的心证,双方当事人通常会接受法院的建议而达成合意并施行测谎。 在双方当事人达成测谎合意的 72 起案件中,有 12 起案件没有能施行测谎,原因主要是申请一方没有能预交测谎费用或测谎机构在检验经过中发现本身难以解决的技术问题导致测谎没有能施行; 在5 起案件中,双方当事人均没有能通过测谎检验而导致测谎失败。
8、 真正施行测谎并获得测谎结果的 78 起案件中 包括对一方当事人施行单方测谎的 14 起案件 ,法院采信测谎结果的案件有 64 起,未予采信的案件有4 起,采信与否情况不明的案件有 10 起。未予采信测谎结果的主要原因有二: 测谎结果非法定证据形式,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直接证据;在一方当事人不同意测谎的情况下,单方测谎所获得的测谎结果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在法院采信测谎结果的 64 起案件中,采信测谎结果的理由归纳起来主要有: 测谎结论与其他证据互相印证; 根据对测谎结论和其他证据的综合分析判定,一方当事人关于争点陈述的可信度高于另一方当事人; 心理测试是反映被测者真实性问题回答时的生理变化,
9、具有一定的科学性,测谎结论能够对现有证据的可信度和证明力起印证、加固作用; (关于 CPS 多道心理测试鉴定结论能否作为诉讼证据使用的请示固然否认了测谎鉴定结论在刑事诉讼中的证据能力,但是这并不代表测谎结论不能在民事诉讼领域运用。除此之外,运用测谎技术不应该属于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范围。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 68 条规定,其不属于 以损害别人合法权益或者违背法律禁止性规定的方式方法获得的证据 ,因而能够作为辅助性的证据方式; 测谎结论补强了法官的内心确信,可信度较高; 测谎结论并不是案件的直接证据,测谎作为一种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以其独有客观性、科学性为基础,所得出的结
10、论具有高度的准确性,测谎结论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辅助手段和自由心证的因素,越来越广泛地在民事案件中被采用,等等。 排除10 起对测谎结果采信与否情况不明的案件,从法院对68 起案件测谎结果的态度来看,采信率还是相当高的,到达了 94. 12% 64/68 .从采信理来历看,测谎结果的可靠性得到了法院确实认,但测谎结果并不是认定案件事实的唯一直接证据,测谎结果和其他证据结合,加强了法官的内心确信。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在审讯实践中,碰到一方当事人申请测谎而另一方当事人拒绝的情形,另一方当事人对测谎拒绝的态度无形中影响到了法官的自由心证,法官以为提出申请的一方当事人完成了举证责任,而以拒绝测谎的一方
11、当事人举证不能应当承当不利后果为由,综合其他证据作出了对拒绝测谎一方当事人不利的裁判。 3 行政案件测谎情况 在以 测谎 为本文关键词语检索得到的 4 起行政案件中,华而不实 1 起行政案件的基本情况是: 上诉人李 因公安机关行政复议决定一案,不服 市人民法院 2004 新行初字第 48 号行政判决而提起上诉,上诉人李 在二审中申请对另一被上诉人张 进行测谎以甄别真伪,法官以张 系未成年人且其监护人坚决不同意而未予准许。另外 3 起行政案件均是江苏省某市中级人民法院就上诉人方某某、季某某和刘某因治安行政强迫及行政赔偿一案,不服第一审法院作出的行政判决而分别提起的上诉案件,三名上诉人分别在各自案
12、件的二审审理期间,向第二审院提出要求对有关人员进行测谎的申请,第二审法院以 测谎技术法律地位及其技术结论采纳需要由法律作出明确规定,上诉人的申请缺乏法律根据 由未予采纳。 4 知识产权案件测谎情况 在检索得到的 2 起知识产权案件中,华而不实 1起的争点是 原告能否同意被告使用其底片制作印刷挂历、台历 ,对此,被告申请对原告进行测谎鉴定,审理法院以为, 首先,测谎结论不属于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三条规定的七类证据之一; 其次,测谎是对被测谎对象生理、心理活动的反映,而不是对诉讼中牵涉的待证事实的客观反映,故测谎结果与案件事实无必然关联; 第三,测谎结论只能作为间接证据用以加强法官的内心确信。本案在原
13、告能否同意被告使用其底片制作印刷挂历、台历这一问题上本证和反证并非相持抗衡而导致事实真伪不明,相反,双方提供的证据已经足以构成原告并未同意被告使用其底片制作印刷挂历、台历的事实的高度盖然性。在直接证据已经构成事实认定高度盖然性的情况下,测谎结论作为间接证据,与反证不能构成推翻本证所证明的案件事实的证据链。因而,本院对被告提出的测谎申请不予采纳。 在另一起损害商业经营机密纠纷案件中,上诉人申请对被上诉人和证人的相关陈述进行测谎鉴定,审理法院以 本案并无测谎必要 为由未予批准。 2. 测谎的立法表示出 关于测谎结论法律地位问题的规定,当前只要 1999 年 9 月 10 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 C
14、PS多道心理测试鉴定结论能否作为诉讼证据使用问题的批复这一法律文件。在该批复中,最高人民检察院指出: CPS 多道心理测试 俗称测谎鉴定结论与刑事诉讼法规定的鉴定结论不同,不属于刑事诉讼法规定的证据种类。人民检察院办理案件,能够使用 CPS 多道心理测试鉴定结论帮助审查、判定证据,但不能将 CPS 多道心理测试鉴定结论作为证据使用。 根据该批复,一般以为测谎结论不能作为证据在刑事诉讼中使用。 二 国外的立法表示出与司法实践 在国外,测谎技术的科学性和测谎结果的准确性亦未得到普遍成认。有些国家 例如德国以为测谎损害了被测者人格尊严的核心领域,即便被测人同意亦不可使用。从各国的立法及判例来看,对于
15、测谎及其结果的采用也是极其慎重的。 在美国,1923 年的弗赖伊判例和 1993 年的达伯特判例是测谎制度发展史上两个最具代表性的判例。对于采信包括测谎结论在内的科技证据,弗赖伊判例确立的是 普遍接受 general ac-ceptance 的标准,且自 1923-1993 年的 70 年间一直是大多数州与联邦法院所遵循的法律根据;1993 年的达伯特判例对于采信包括测谎结论在内的科技证据,确立的是 综合观察 general ob-servation 的标准,进而推翻了弗赖伊判例,成为近年来美国大多数州和联邦法院审理与测谎结论有关的案件的法律根据。 根据最新(测谎法律根据快速查询指南 第 18
16、 版 的介绍,截至 2007年 7 月已有 20 个州采纳或有效采纳了测谎结论,但其他 31 个州的法庭仍然反对采纳测谎结论。可见,基于对测谎技术可靠性的肯定或怀疑,美国各州法院和联邦法院对测谎结果的可采性呈现出两极分化的态度。 在日本, 对于测谎鉴定之证据能力,日本最高裁判所昭和四十三年 西元一九六八年 二月八日第一小法庭判决指出,该案中所为之测谎经受测者之同意,并审酌其作成当时之情况等,以为适当,而肯定其证据能力。此为日本最高裁判所初次对测谎鉴定的证据能力表示肯定之判决。 该判例指出, 测谎器检查结果有证据能力的情况包括: 根据检查者的技术经历体验、检查器具的性能检查的结果值得信赖; 忠实
17、地记载检查的经过和结果的,有证据能力。 日本实务上,未曾出现将测谎鉴定报告作为有罪认定唯一证据的见解。亦即,仅有测谎结果报告并非即可证明犯罪事实,通常是当作在断定自白真伪时之资料。总体上看,自 1968 年日本最高法院判决认定测谎结论具有证据效力以来,原则上对测谎器检测结果的证据能力持肯定态度。 在德国,(德国刑事诉讼法典136 条 a 明确规定了禁止询问的方式方法: 一 不得用虐待、疲惫战术、伤害身体、施用药物、折磨、欺诈或催眠等方式方法损害被指控人意思决定和意思活动之自由 二 禁止使用损害被指控人记忆力或理解力的措施。 三 不管被指控人同意与否,第一款和第二款的禁止规定一律适用。违背这些禁
18、止获得的陈述,即便被指控人同意,亦不得使用。 瑏瑡从(德国刑事诉讼法典的规定来看,测谎即属于 损害被指控人记忆力或理解力的措施 ,因而获得的结果是被严格禁止使用的。但后来德国联邦最高法院的判决以为,假如被指控人自愿同意使用测谎仪,这与宪法原则和本法第 136 条 a 是不抵触的,十分是在被指控人主动要求使用测谎仪以证明自个所言之可信性或至少动摇对其的 合理 怀疑时,可例外地借助该仪器,为其提供解罪证据。尽管如此,绝大多数观点以为,侦查机关应当无一例外地放弃使用测谎仪。 意大利固然是测谎技术的起源地,但在司法实践中对测谎技术的使用却非常慎重。例如,(意大利刑事诉讼法典第 188 条规定: 不得使
19、用足以影响人的自由决定权或者足以改变对事实的记忆和评价能力的方式方法或技术,即使关系人表示同意。 因而,即便被追诉者或者被告人同意,也不得进行心理测试检查。 二、测谎结果的诉讼证据属性辨析及证据种类归属 一 测谎结果的证据属性辨析 测谎,就其概念及原理而言, 是指运用心理学、神经心理学、生物电子学以及实验心理技术等科学成果,以测试仪器记录被测试者各种生理、心理反映指标,进而对被测试者能否具有对违法犯罪事实或特定事件的心理痕迹进行鉴定与判定的一种活动。 人们对测谎结果的质疑主要来自于对生理反响与讲谎心理反响之间直接对应关系可靠性的怀疑。正如反对者所指出的那样,测谎技术存在着本身难以克制的缺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农业相关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