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时期儒家家庭伦理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伦理学论文.docx
《秦汉时期儒家家庭伦理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伦理学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秦汉时期儒家家庭伦理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伦理学论文.docx(2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秦汉时期儒家家庭伦理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伦理学论文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但在家庭的存在形式及其相应的伦理关系上,却有着一个随着历史的变迁而变迁的经过。秦汉时期的社会假如从家庭的维度来考察,是由三层构造组成:底层是所谓编户齐民的三代以内的小家庭,但穿插着强宗豪族;中间是春秋战国以来逐步兴起并成熟起来的官僚阶层;上层是皇家。从这个三层构造来看,底层和上层都是家庭本位,中间的官僚阶层虽也受上、下层的影响,但从本质上讲是非家庭本位的,是面向社会各地域、各阶层的普遍性存在。就这个三层构造中的底层和上层的家庭而言,主要是三代以内的小家庭,固然宗族的影响还很大,但小家庭在经济、政治各个领域里都是独立的,进而使其不
2、同于春秋之前的夏、商、周三代的宗法制氏族社会1。经过春秋战国时期剧烈的社会变革,非家庭本位的官僚阶层的稳定存在,宗法制被三代以内的小家庭代替,这两个宏大变化给秦汉时期的家庭伦理以致社会生活带来了根本性的影响。 一、秦汉时期儒家家庭伦理确实立 有家庭就会有怎样处理家庭成员之间关系的家庭伦理,这是一个自然的事情,而在社会的发展经过中,家庭伦理睬不断得到调整完善,但这个经过不是完全自然的,它离不开思想家们的自觉建构。秦汉时期的社会基础是三代以内的小家庭,在这样的家庭里,最主要的关系就是男性与女性、长辈与晚辈的关系,简单地讲就是夫妇、父子关系,兄弟、姐妹等关系都是附属的,兄弟成年后会独立成家,姐妹成年
3、后会出嫁,所以,家庭伦理主要就是夫妇、父子关系。秦汉时期的各家各派自觉不自觉地都会牵涉这个问题,而自觉地考虑并提出适应现实要求的家庭伦理的是儒家学派。经过儒家学者的不断完善,秦汉时期尤其是汉武帝 独尊儒术 之后,儒家家庭伦理成为社会的主导思想。 作为中国历史上的(诗大序中则把家庭伦理的教化作为(诗教的根本,所谓 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 4807。(诗是口耳传唱的,通过讲解评说(诗,儒家家庭伦理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影响着社会生活。 汉武帝时期,在董仲舒等儒家学者和公孙弘等儒学权臣的推动下,实行 免除百家,独尊儒术 的学术政策,儒家经学成为新官学,儒家的家庭伦理遂成为社会的主导
4、思想。在董仲舒看来,父子、夫妇的关系是尊卑关系,并且这种尊卑关系是天道必然,他讲: 君臣父子夫妇之义,皆取诸阴阳之道。君为阳,臣为阴;父为阳,子为阴;夫为阳,妻为阴。阴道无所独行,其始也不得专起,其终也不得分功,有所兼之义。是故臣兼功于君,子兼功于父,妻兼功于夫,阴兼功于阳,地兼功于天。 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5。 作为西汉大儒,董仲舒在儒家家庭伦理的建构上作出了宏大奉献,概括讲有两点:1) 确立了家庭伦理中父子、夫妇的等级差异关系;2) 以天道阴阳为儒家的家庭伦理作论证。董仲舒的这种等级差异性的家庭伦理和先秦孔孟原始儒学是有差异不同的,反倒和法家韩非的主张类似: 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三者顺
5、则天下治,三者逆则天下乱。此天下之常道也,明王贤臣而弗易也6。 当代有些学者以为三纲不属于原始儒学,而是法家学讲,最多也只是援法入儒,笔者以为,从周秦之际的社会构造变化和儒学差异性人伦关系的发展趋势看,三纲的出现也是自然而然的,并不违犯原始儒学的基本精神。 以董仲舒为代表的儒家经学确立了儒家家庭伦理的主导地位,在其之后,儒学内部就相关问题还有一些细致阐述。两汉之际儒学内部兴起今、古文之争,但都维护以 三纲 为中心的儒家家庭伦理,争论只在于哪一派更维护儒家家庭伦理的根本精神。当时,古文经学的代表人物贾逵讲: 臣谨擿出(左氏三十事尤着明者,斯皆君臣之正义,父子之纪纲。其余同(公羊者什有七八,或文简
6、小异,无害大体。至如祭仲、纪季、伍子胥、叔术之属,(左氏义深于君父,(公羊多任于权变,其相殊绝,固以甚远,而冤抑积久,莫肯分明71236。 贾逵以为以(春秋左氏传为代表的古文经学比以(春秋公羊传为代表的今文经学更正确,华而不实一个重要原因就是 (左氏义深于君父 。针对今文经学主张君王无父、感天而生的观点,古文经学坚持圣人有父,历代帝王都来自于共同的贵族世系,古文经学家许慎的(五经异义讲: (诗齐鲁韩、(春秋公羊讲:圣人皆无父,感天而生。(左氏讲:圣人皆有父。 (尧典: 以亲九族。 即尧母庆都感赤龙而生尧,尧安得九族而亲之?(礼谶云 唐五庙 ,知不感天而生815899。 刘歆的(三统历(谱中提出
7、了一个从伏羲以来的帝王世系,他的结论是 圣人皆同祖 伏羲为圣王始祖,为百王先 9。应该讲,古文经学的圣人同祖讲愈加重视家庭伦理,政治上的保守性更强,天下变成了一家的永久性私产。 儒家经学是两汉思想的主流,它在儒家家庭伦理的理论建构和现实应用上都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一些信奉儒家经学的学者在史学、子学、文学等方面致力于宣扬儒家的家庭伦理,华而不实西汉后期的大儒刘向和两汉之际的班彪一家尤为突出。 刘向是当时着名的学者,他与其子刘歆主持编写的皇家珍藏图书提要(七略成为后来班固编着(汉书 艺文志的主体,在思想文化上也颇有建树,尤其热衷于宣扬儒家的家庭伦理。在刘向编着的子学着述(新序(讲苑中,有大量关于家庭
8、伦理的内容,他还单独编着了(孝子传(古列女传,把历史上忠臣孝子、贤妻良母的事迹汇编在一起,集中宣扬以孝敬为中心的儒家家庭伦理。刘向的(孝子传在继承先秦儒学的基础上加以通俗化,华而不实所选的孝子实例多为后世的(二十四孝传承。在(古列女传中,刘向借孟子母亲之口宣扬妇女的贞节道德, 妇人无擅制之义,而有三从之道也。故年少则从乎父母,出嫁则从乎夫,夫死则从乎子,礼也105058 。刘向是汉宗室楚元王后嗣,考察其着书旨趣,能够讲他是想利用儒家家庭伦理来重振刘氏皇族的权利,抑制以王氏为代表的后戚的权利,而他关于孝子、烈女的着述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 班氏家族在两汉之际的社会政治上势力很大,班彪着(王命论
9、维护刘汉皇统,其子班固着(汉书的根本宗旨也是维护刘汉皇室的正统性,另一个儿子班超出使西域直接服务于刘汉王朝,而其女班昭则着有(女诫,系统阐发儒家家庭伦理中关于妇女的教条。班固根据汉章帝 亲临称制 的白虎观会议记录整理而成的(白虎通一书,在继承董仲舒为代表的今文经学基础上,糅合古文经学以及谶纬,对儒家家庭伦理作了愈加系统的阐述,明确提出了 三纲六纪 讲: 三纲者,何谓也?谓君臣、父子、夫妇也。六纪者,谓诸父、兄弟、族人、诸舅、师长、朋友也。故(含文嘉曰: 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又曰: 敬诸父兄,六纪道行,诸舅有义,族人有序,昆弟有亲,师长有尊,朋友有旧。 何谓纲纪?纲者,张也。纪者,理
10、也。大者为纲,小者为纪。所以张理上下,整洁人道也11。 班昭在(女诫一书中大力宣扬夫为妻纲,主张妇女要绝对顺从丈夫,她讲: 礼,夫有再娶之义,妇无二适之文,故曰夫者天也。天固不可逃,夫固不可离也72790。 她还在传统的妇女 在家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 的 三从 讲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妇女的妇德、妇言、妇容、妇功的 四德 讲,后世很多关于妇女训诫方面的通俗读本能够从这里找到源头。 儒家的家庭伦理适应了秦汉时期社会生活的实际,为当时的社会政治稳定服务,这使其成为全社会的主导思想,同时,它也成为评价其他各家各派思想的标准。西汉时期黄老道家之学还有一定影响,其在家庭伦理上尊重个体而与儒学相冲突,因而
11、而遭批评, 老子不率宗族,单绔骑牛,哭且行,何足赖哉! 7559两汉时期,有些士大夫在个人行为上会追慕老子、庄子的自然、逍遥,但在立身处世上还是要遵循儒家的家庭伦理。 汉代传入中国的fo教本义是非家庭的,但在遭到源自家庭伦理的质疑时,经常有意识地向儒学靠拢,把信fo讲成是大孝大仁, 须大拿睹世之无常,财货非己宝,故恣意布施,以成大道。父国受其祚,怨家不得入。至于成fo,父母兄弟皆得度世。是不为孝,是不为仁,孰为仁孝哉?12 这种意义上的儒、fo融通成为其后fo教中国化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秦汉时期的家庭伦理与皇权 秦始皇统一中国,创始了大一统帝国的新格局,假如把秦制和周制比拟,这种新格局的特点
12、就显示出来了。秦制是皇帝家庭代表天下的家庭来统治,以丞相为代表的官僚阶层是这种家庭式家天下的服务系统,它所统治的对象是在下的编户齐民;周制则是王代表姬姓及其联盟宗族来统治,以太宰为代表的管理阶层只是王室的奴仆系统,它所统治的对象则是被征服的异族和处于周文边缘的野人。从周制到秦制,从最高权利上讲,则有一个从宗族的家天下到家庭的家天下的转换,这是周秦之际的历史大势。 秦始皇、李斯等人自觉地认识到这一点并付诸实践,这就是立郡县而废封建。秦王朝建立之初,一些守旧的人物纷纷提出实行周制的分封制,华而不实有不治而议的博士,也有居高位的丞相,但秦始皇、李斯从天下大势的角度予以否认。 丞相绾等言: 诸侯初破,
13、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 始皇下其议于群臣,群臣皆以为便。廷尉李斯议曰: 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奖赏恩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定之术也。置诸侯不便。 始皇曰: 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 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更名民曰 黔首 2238-239。秦始皇、李斯立郡县废封建,将周制中分割的王权收归为一,这个一就是皇室,但在皇室内部,皇权需要进一步集中到家庭层面,而非传统
14、的宗族层面,在这一点上,秦始皇由于其特殊的功业而实际做到了,作为其继任者,秦二世则进一步从集中皇权的目的出发,对皇室宗族内部进行清洗,保证家庭的家天下的稳固。 秦王朝享祚短暂,刘汉王朝代秦而起,在皇权依托宗族还是家庭问题上有过反复,也就是在周制和秦制之间推敲取舍。西汉初年分封制、郡县制并存,而分封制对于皇权的拥有具有双面性:一方面,以家庭为依托的皇权仍然需要宗族的支持,这从西汉初年铲除吕氏后戚集团重新确立刘汉天下的经过中能够看出,当汉文帝即将进京履位而优柔寡断时,臣下宋昌赞同进京,华而不实一条重要原因就是: 高帝王子弟,地犬牙相制,所谓盘石之宗也,天下服其强, 内有朱虚、东牟之亲,外畏吴、楚、
15、淮南、琅邪、齐、代之强。方今高帝子独淮南王与大王,大王又长,贤圣仁孝,闻于天下,故大臣因天下之心而欲迎立大王,大王勿疑也13106。 另一方面,宗族的家天下会威胁皇权的存在,汉景帝时期,吴、楚 七国之乱 , 吴王刘濞敬问胶西王、胶东王、甾川王、济南王、赵王、楚王、淮南王、衡山王、庐江王、故长沙王子:幸教!以汉有贼臣错,无功天下,侵夺诸侯之地,使吏劾系讯治,以侵辱之为故,不以诸侯人君礼遇刘氏骨肉,绝先帝功臣,进任奸人,诳乱天下,欲危社稷。陛下多病志逸,不能省察。欲举兵诛之,谨闻教 131909-1910。在吴王刘濞的观念里,天下是刘氏宗族的,所以他有权利召集宗族亲属清君侧。 西汉初年的分封制所具
16、体表现出的宗族的家天下不能适应变化了的社会现实,当时的一些明智之士曾反复阐述华而不实的利害,尤以贾谊为甚,他讲: 诸侯王虽名为人臣,实皆有布衣昆弟之心,虑无不宰制而天子自为者。擅爵人,赦死罪,甚者或戴黄屋。汉法非立,汉令非行也。虽离道如淮南王者,令之安肯听?召之焉可致?幸而至,法安可得尚?动一亲戚,天下环视而起,天下安可得而制也?14121 经过君臣上下的反复推敲,尤其是经过西汉初年的政治实践检验,家庭的家天下大概到汉武帝时期才算最终确定,这距离秦始皇一统天下也有了近百年的时间,这是新、旧制度在转型经过中必然要经历的,身在华而不实的人对这种转型的认识需要实践的检验。 两汉之际的史学家班彪就这种
17、转型及其利弊总结讲: 周之废兴,与汉殊异。昔周爵五等,诸侯从政,本根既微,枝叶强大,故其末流有从横之事,势数然也。汉承秦制,改立郡县,主有专己之威,臣无百年之柄71323。 把皇权建立在家庭伦理基础上,而非建立在宗族伦理基础上,这是秦汉专制皇权的基本特征,秦汉时期的皇权持有与传承都是以此为根据的。家庭伦理成为皇权传承的根据,它阻止了在正常情况下皇权在家庭之外的宗族内传承的可能,比方窦太后溺爱幼子梁王刘武,希望汉景帝传位于其弟,即遭到包括窦太后侄子窦婴在内的朝中大臣的反对。西汉哀帝是成帝的侄子,因成帝死后无子而由外藩入继,根据皇权根据家庭伦理的原则,他只能奉元帝、成帝为宗,但他却出于个人私情,竭
18、力尊奉自个的生父母以致祖母,此举遭到师丹等儒学名臣的反对,而此举更造成了西汉末年权利分割上的混乱,加剧了西汉王朝的衰亡。 立郡县废分封,反映了秦汉时期在皇权传承上根据家庭伦理,但在家庭伦理与皇权的获得上,刘汉王朝建立时即碰到一个难题。刘邦是由平民通过武力直接夺取天下的,这在中国传统社会是史无前例的一件大事,在刘邦之前,除了传讲中无法实证的远古帝王以外,历代统治阶层和最高统治者都出身于氏族贵族,他们的权利合法性来源于他们的血统、身份,这就是中国上古时代亲情伦理与政治统治合一的宗法制度。刘邦出身于秦王朝开拓的新帝国的一个编户齐民之家,只担任过社会政治权利最底层的亭长,刘汉王朝的天下是刘邦打下来的,
19、但 居马上得之,宁能够马上治之乎 ?当刘邦一跃而成为像秦始皇一样的最高统治者时,怎样论证其权利合法性便成为当时学术、政治上的一件大事。 从西汉立国之初时人的议论看,刘邦皇权的根据是他的德行和能力,如韩信等人在推尊刘邦即天子位时讲: 先时秦为亡道,天下诛之。大王先得秦王,定关中,于天下功最多。存亡定危,救败继绝,以安万民,功盛德厚。又加惠于诸侯王有功者,使得立社稷。地分已定,而位号比较,亡上下之分,大王功德之着,于后世不宣。昧死再拜上皇帝尊号1352。 但在其后,关于刘邦及其家庭持有皇权的根据愈来愈乞灵于天命和血统。在先秦时期,天命就作为皇权的根据,但就西周时的 天命论 和邹衍的 五德终始讲 来
20、看,都在论证王朝迭兴的合法性,却不能论证出身于平民的刘氏皇权的合理性,所以,天命在为最高权利作论证时是采取天生圣人的方式进行的。从刘邦造反开场,关于他个人的神化即已开场,后来则逐步发展出了刘邦出身的神话, 刘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蛟龙于其上 2341。这个粗俗鄙陋的神话在两汉时期甚至成为官方学术的主题,这就是今、古文经学关于 感生 讲和 有父 讲的争论,而最后自然是调和两种观点而加以融合的结论占了上风, 诸言感生得无父,有父则不感生,此皆偏见之讲也。(商颂曰: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 谓娀简吞鳦子生契,是圣人感生,见于经之明文。刘媪是汉太上皇之妻,感赤龙而生高祖,
21、是非有父,感神而生者也?且夫蒲卢之气妪煦,桑虫成为己子,况乎天气因人之精,就而神之,反不使子贤圣乎?是则然矣,又何多怪! 815899关于刘邦出身的神话将皇权的获得与家庭伦理联络起来了,但它只是为皇权增加了一重血缘亲情的合法性罢了,在最高皇权面前,家庭伦理仍然是辅助性的工具,所以,在汉人的努力下,刘邦进入了神圣家族,但他的父亲刘太公却不能进入神圣家族,与皇权没有关系, 高帝曰 提三尺剑取天下者朕也 ,故太上皇终不得制事,居于栎阳 22860。而且在臣下的指导下,这位刘太公屈尊于 儿皇帝 博得了一个 太上皇 的虚名, 高祖五日一朝太公,如家人父子礼。太公家令讲太公曰: 天无二日,土无二王。今高祖
22、虽子,人主也;太公虽父,人臣也。奈何令人主拜人臣!如此,则威重不行。 后高祖朝,太公拥帚,迎门却行。高祖大惊,下扶太公。 太公曰: 帝,人主也,奈何以我乱天下法! 于是高祖乃尊太公为太上皇。心善家令言,赐金五百斤 2382。 在宗族与家庭之间,秦汉时期的皇权是根据家庭伦理的,而在家庭伦理和皇权本身之间,家庭伦理是依附皇权的,这是秦汉专制政权的根本特征。但作为最高权利的皇权不可能把握在皇帝一人手上,用家庭的家天下取代上古三代的宗法政治,它极大地削弱了宗族的权利,但却必然会导致皇权在家庭内部的分割,这就是作为皇帝的妻子皇后及其家族的权利膨胀,还有作为 被阉割 的 皇帝 的宦官的权利膨胀,这是家庭的
23、家天下所必然带来的后果。 三、秦汉时期的家庭伦理与治道 秦汉时期,皇家是权利的拥有者,而实际的治理主体是以丞相为代表的官僚系统,皇权是政权,相权是治权。以丞相为代表的官僚系统是从上古三代王室内部的仆役系统发展出来的,它是皇家的仆役,但对于编户齐民的家庭来讲,它又是父母官,具有管理和教化的双重功能。上层是皇家,下层是编户齐民之家,夹在华而不实的官僚系统却是非家庭性质的,它以德行、事功、学问为标准,具有本身的普遍性品格,但它又从根本上受制于上下层的家庭,它的存在本身就是为家庭服务的,这就使具有普遍性品格的官僚阶层与特殊的家庭伦理结合起来,成为秦汉时期治道的基本特征。 西汉初年,作为刘邦军事集团中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农业相关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