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际专利竞争力测度和提升建议,社会科学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省际专利竞争力测度和提升建议,社会科学论文.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省际专利竞争力测度和提升建议,社会科学论文专利竞争力的强弱已成为国家、地区、企业能否获得竞争优势,进而实现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因素。 有学者提出,专利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我们国家自施行知识产权战略以来,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专利意识有了不同程度的加强,专利竞争力对经济的影响越来越明显,近年来我们国家的专利申请量、受权量都已居世界前列,这主要得益于少数几个省专利数量的增长,由于我们国家各省市域的专利竞争力差距非常明显。因此我们国家整体专利状况难以代表各地区的实际情况。当前,我们国家学者对区域创新能力的相关研究丰富,但对全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专利竞争力的比拟研究相对匮乏。固然创新与专利有密
2、切联络,但创新成果不等同于专利,创新能力不等同于专利竞争力。因而,本文在分析专利竞争力构成要素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区域专利竞争力指标体系对我们国家大陆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专利竞争力进行测算,并针对不同类型地区提出了不同的专利竞争力培育的建议。 一、专利竞争力的类别、要素与运行机制 竞争力是一种综合能力,由对象在竞争中通过比拟显示出来,它主要取决于主具体表现出有能力的强弱,又包含主体将来获得优势可能性的大小。2005年,国内学者初次定义 专利竞争力 概念。专利竞争力是竞争力的子系统。中国省际竞争力的比拟和评价是对各省、直辖市、自治区资源优化配置能力进行比拟和评价,而中国省际专利竞争力的比拟和评价
3、是对各省直辖市、自治区专利竞争力进行比拟和评价。 (一)专利竞争力的类别 专利竞争力聚焦的对象是拥有专利并通过专利获得更多资源、占领更大市场,进而获得更好更快经济增长的能力,它包括专利现实竞争力和专利潜在竞争力两个方面。在一定区域内,专利现实竞争力显现为凭借专利已经和正在获得的竞争优势;专利潜在竞争力则是将来有望获得新的竞争优势和保持现有竞争优势的保障。 在对专利竞争力进行评价时,以往学者都将专利结果作为评价指标,尤其是集中于专利申请量、受权量等直接的专利量上,而没有从系统的角度根据专利竞争力产生和作用机理设置指标体系,十分忽略了专利运用、服务、管理等环节与专利创造的互相作用,没有考虑专利竞争
4、力系统各要素的相互关联和影响。 (二)专利竞争力的要素与运行机制 区域专利竞争力以自主创新能力为根本,以专利制度为基本条件,在专利意识的推动下分成互动关联的现实竞争力和潜在竞争力两部分。现实竞争力是潜在竞争力的基础,强现实竞争力会对潜在竞争力的积累和提升有所帮助。潜在竞争力是将来的现实竞争力,它不断向现实竞争力转化。专利拥有、专利运用、专利保卫、专利服务是专利现实竞争力的构成要素,华而不实,专利拥有是现实竞争力的基础性要素,专利运用是现实竞争力的关键性要素,专利拥有在资源配置和技术升级经过中能够以专利作为竞争工具,专利运用使专利实现对资源的集聚和技术的升级;专利拥有是专利运用的基础,专利运用对
5、专利拥有的质量和价值进行检验,两者共同构成专利现实竞争力的核心部分。专利保卫对专利拥有和专利运用起到保障作用,它维护专利的法定权利,确保专利施行和交易的安全性。专利服务则是根据社会分工的原理,将服务融合到专利竞争力从构成到实现的各个环节中,通过专业服务实现其辅助作用。专利投入、专利创造、专利管理是专利潜在竞争力的构成要素,华而不实,专利投入和专利创造有密切关系,两者呈正相关关系。专利投入的增加会引起专利创造的增加,而有效的专利管理则会增加专利投入和提高专利投入效率,加快专利权利的构成,降低创新成果转化为专利的技术性耗损。 二、省际专利竞争力测度 为了更为直观地了解我们国家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当
6、前专利竞争力水平,本文通过构建专利竞争力指标体系对当前我们国家省际专利竞争力进行测度。 (一)指标体系构建 基于前文分析,从现实竞争力和潜在竞争力两方面构建我们国家省际专利竞争力指标体系,十分考虑指标体系的系统性、整体性、科学性,现实竞争力包括专利拥有、专利运用、专利保卫、专利服务四个要素,潜在竞争力包括专利投入、专利创造、专利管理三个要素,避免将专利竞争力等同于专利数量。对于反映各要素情况的详细指标,则均选择一个最具代表性的可量化值,主要是考虑到专利的很多数值存在重复性或相关性,如专利申请量与受权量、侵权纠纷立案数与结案数等,指标过多反而会影响结果的准确性。最后通过德尔菲法(DelphiMe
7、thod)确定指标权重。构建的专利竞争力指标体系见表1: (二)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2020年专利有效量、技术市场交易额、专利执法结案数、国内专利申请代理数、RD人员全时当量、专利受权数、专利管理实力指数的详细数据进行运算。华而不实,专利有效量、专利执法结案数、国内专利申请代理数、专利受权数来源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颁布数据,技术市场交易额、RD人员全时当量来源于2020年(中国经济统计年鉴,专利管理实力指数来源于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发布的(2020年全国专利实力状况报告。 (三)专利竞争力测算 由于量纲不同和数量级单位不同,各变量间不能直接加权
8、进行比拟,故首先采用01标准化方式方法对原始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得到介于01之间的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专利竞争力指标的归一化指数值,然后用如下公式计算每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专利竞争力大小。 华而不实:C为专利竞争力,R为专利现实竞争力,P为专利潜在竞争力,Aiw为类别权重,Aijw为要素权重,Aijk为指标得分。 (四)结果分析 通过计算,本文得出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专利现实竞争力、专利潜在竞争力和专利竞争力的均值分别为868、1136和2005。专利竞争力得分前三位的是江苏省(7709)、广东省(6488)和北京市(4589);专利现实竞争力得分前三位的是江苏省(4537)、广东
9、省(3440)和北京市(3134);专利潜在竞争力得分前三位的是江苏省(3171)、广东省(3047)和浙江省(2377)。可见,我们国家区域专利竞争力整体偏低,省际专利竞争力差距较大。 根据测算结果,从专利现实竞争力和潜在竞争力两个维度构建四象限图,纵横坐标的交点为专利现实竞争力和潜在竞争力的均值。从图3中能够看出,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落入了三个象限。当前我们国家大部分省市处于低专利现实竞争力、低专利潜在竞争力的区域,专利竞争力弱,能够讲专利尚未成为这部分地区资源集聚和经济发展的有效工具。有6个省市专利现实竞争力低而专利潜在竞争力高,有望将来专利竞争力加强。9个省市现实竞争力和潜在竞
10、争力均高,专利竞争力较强,而这部分地区正好是我们国家经济发展水平高、走在创新型建设前列的省市。没有省市落在高专利现实竞争力、低专利潜在竞争力的区域。总体来看,专利潜在竞争力的总体水平要高于专利现实竞争力的总体水平,讲明我们国家对专利的重视程度不够,对专利竞争力的培育时间尚短,假以时日,若专利潜在竞争力转化为现实竞争力,则我们国家专利竞争力的总体水平将进一步提高。 三、提升专利竞争力的建议 实证分析表示清楚,当前我们国家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处于三类不同的专利竞争力发展阶段,专利竞争力培育的重点应有所不同。 (一)打造服务助力型,鼓励企业丰富专利运用 第一类地区是专利竞争力最强的地区,其现实竞争力
11、和潜在竞争力都高于国内平均水平。这类地区市场主体已具备专利意识,社会环境较好,基本的研发能力强,专利数量已经有一定的积累,专利绝对数量和年增长量都不少,部分龙头企业已将专利作为市场竞争的核心或重要工具。这类地区专利竞争力提升的关键有两点:一是打造服务助力型,将宣传、培训的重点放在专利分析、专利布局、专利联盟、专利标准等高端的专利运营内容上;将业务处理的重点放在简化流程、缩短时间、降低费用上;将资源配置的重点放在专利各要素的深度协同和以强带弱上,加强专利平台的建设,使其具有国际水准。二是鼓励企业丰富专利拥有和专利运用方式,提高市场主体的本身实力,深度挖掘专利价值,实现专利竞争力向市场优势和企业利
12、润的转化,实现专利竞争力 竞争优势 利润增加 创新投入增加 专利竞争力加强的良性循环。 (二)强化引导,鼓励企业树立专利观念 第二类地区固然专利现实竞争力不强,但已经表现出较强的专利竞争潜力,是将来几年值得重点培育的区域。这类地区在培育专利竞争力方面应定位为规划、布局和引导,在区域专利竞争力提升的关键时期从产业构造出发进行顶层设计,通过对人员、资金的选择性投入和制度、政策的有意识地倾斜,使专利数量与质量共同提高,使专利竞争力各要素协调发展。尤其对于专利人才培养,一定要有前瞻性,要加大培养力度并注意专利人才知识背景与本地产业发展的契合。在专利服务和专利信息利用方面则能够充分利用国内外资源,条件具
13、备时能够为市场主体搭建一些公益性平台。企业要树立专利是市场竞争有效武器的观念,努力构成核心专利,合理布局外围专利,科学选择专利类型,充分利用别人专利,所有专利行为都从占领技术高位、获得市场优势的角度出发,杜绝专利申请只为获得受权等为专利而专利的短视行为。 (三)主导推动,打造示范企业 第三类地区当前的专利竞争力还很弱、其专利意识不强、专利数量少、提升专利竞争力的主动性有限。这类地区需要主导推动型的,由通过普及性的宣传教育加强企业和个人的专利创造意愿,通过直接的补贴减免降低企业和个人的专利持有费用,首先实现专利拥有量的增加,为专利竞争力打下基础;再通过项目孵化、奖励、试点,打造示范工程和示范企业,先获得点上的突破,进而实现以点带面的全面提升。另外,也应认识到,各个地区、各个企业所处的环境是不同的,本身的情况也有差异,专利竞争力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法宝,每个地区、每个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判定和选择。 以下为参考文献: 1雒园园,田树军,谭淑霞国内专利竞争力评价研究综述J科技管理研究,2018,(9):161164 2向征基于聚类分析的区域专利竞争力研究J经济论坛,2020,(12):712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