蚊虫的代谢抗性和靶标抗性研究综述,昆虫学论文.docx
《蚊虫的代谢抗性和靶标抗性研究综述,昆虫学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蚊虫的代谢抗性和靶标抗性研究综述,昆虫学论文.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蚊虫的代谢抗性和靶标抗性研究综述,昆虫学论文摘 要: 蚊虫抗药性机制的研究对抗药性监测、治理等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学的发展,蚊虫抗药性的分子机制得到普遍验证。蚊虫的抗性机制主要有代谢抗性、靶标抗性和行为抗性。现主要针对代谢抗性和靶标抗性进行综述,了解广泛使用杀虫剂之后蚊虫抗性产生的分子机制。 本文关键词语: 蚊虫; 抗药性; 代谢抗性; 靶标抗性; Abstract: The study on the mechanism of mosquito drug resistance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monitoring and mana
2、gement of drug resistanc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olecular biology and genomics,the molecular mechanism of mosquito resistance has been widely verified. The main resistance mechanisms of mosquitoes are metabolic resistance,target resistance and behavioral resistance. Metabolic resistance and targe
3、t resistance are reviewed to understand the molecular mechanism of mosquito resistance after extensive use of insecticides. Keyword: Mosquito; Insecticide resisatance; Metabolic resistance; Target site resistance; 蚊虫可传播多种疾病,如疟疾、登革热、丝虫病等,是重要的病媒生物之一,其行为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对人类健康威胁宏大。因而,防治蚊虫传播疾病尤为重要。当前,使用化学杀虫剂是最主
4、要的控制蚊虫数量的手段,因其具有广谱、高效、持久等特性,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使用。拟除虫菊酯类药物具有经济、毒性低、效率高等优点,是当下使用最广泛的一类杀虫剂1。然而,近年来拟除虫菊酯大量、连续的使用,导致蚊虫抗药性的产生,且日益严重。据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到2021年,在世界范围内已有125种蚊虫对此类杀虫剂产生了抗性2,3。由于蚊虫抗性日趋严重,降低了防治效果,现已成为全世界蚊虫防治工作中的突出问题。 1、 代谢抗性 1.1 、细胞色素P450(cytochromeP450) 细胞色素P450代表着一个很大的可本身氧化的亚铁血红素蛋白家族,属于单氧酶的一类,因其在4
5、50纳米有特异吸收峰而得名。它介入内源性物质和包括药物、环境化合物在内的外源性物质的代谢,是代谢抗性最主要的机制之一,其作用是与底物结合并把电子从复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H传递到NADPH P450复原酶4,被以为是昆虫对杀虫剂十分是对DDT和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产生抗性的主要原因之一。蚊虫体内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解毒作用,P450s较其他解毒酶的作用更明显5。 Ibrahim等6报道在非洲地区野外采集的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抗性的致死按蚊Anopheles funestus,体内CYP6P9a和CYP6P9b高表示出,并通过定点突变和功能分析证实CYP6P9b基因的3个关键氨基酸
6、改变是造成其产生高抗性的重要原因。公茂庆等7从淡色库蚊对溴氰菊酯抗性品系4龄幼虫中克隆出P450全长cDNA基因,基因全长1639bp,开放阅读框1527bp,共编码508个氨基酸,与公共数据库比对后发现,与日本致倦库蚊的P450基因AB001324有99%的同源性。用半定量RT-PCR和实时定量PCR均验证出统一结果:对溴氰菊酯抗性品系含量高于敏感品系,CYP6F1基因可能与蚊虫抗药性有关,且因选择压力的不同,P450的表示出水平也不同。另外,Riveron等8报道,在赞比亚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抗性较高的致死按蚊种群中,CYP6M7表示出水平高于CYP6P9a和CYP6P9b,且CYP6M7
7、更具有多样性,如突变位点及数目226个、单倍型及数目51个等。朱昌亮等9分离对溴氰菊酯和抗性品系淡色库蚊P450基因,获得112个阳性克隆,华而不实有24个测序后显示为新序列,分别为CYP4家族的4个亚家族CYP4C、CYP4D、CYP4H、CYP4J,对来自敏感品系的两个片段NYDS3和NYDS5以及来自抗性品系的四个片段NYDR6、NYDR9、NYDR15和NYDR17的cDNA芯片信号亮度值进行比拟,发现抗性品系均大于敏感品系,抗性倍数在3.19.7倍,讲明淡色库蚊CYP4与溴氰菊酯抗性有关。 1.2 、非专一性酯酶ESTs) 非专一性酯酶在蚊虫对有机磷类、氨基甲酸酯类和拟除虫菊酯类杀虫
8、剂的抗性中发挥重要作用,尤其是羧酸酯酶10。羧酸酯酶是自然界多数昆虫体内含有的一类重要解毒系,主要是利用水解蛋白和结合蛋白对药剂进行解毒,随着解毒经过的进行,羧酸酯酶活性越高,产生的抗性越强。国内已有部分研究表示清楚蚊虫抗性机制与羧酸酯酶有一定关系,徐建敏等11研究发现白纹伊蚊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代谢速率与其体内羧酸酯酶的活性存在正相关关系,吴能简等12研究发现,羧酸酯酶活性升高,白纹伊蚊对氯菊酯的抗性水平也相应的升高。 1.3 、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e-S-transferase,GSTs) GSTs是多功能解毒酶系,介入很多内外源有毒物质的代谢,能够代谢拟除虫菊酯类杀
9、虫剂诱导脂类过氧化物,使组织免受氧化损伤,还能够与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分子鳌合进而起到保卫作用13。 GSTs活性增高是DDT脱氯化氢酶DDT dehydrochlorinase,将DDT转变为无毒的DDE,对DDT类似物也有催化降解作用的酶活性加强进而构成抗性的一个重要机制。 GSTs能够介入蚊虫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抗性的产生,非洲中西部,对DDT和氯菊酯均有抗性的致死按蚊中也发现GSTE2的高水平表示出,并通过全基因转录组的功能分析、构造种群遗传学的研究,证实其高表示出是由GSTE2的单氨基酸L119F改变联合转录增加造成14。Jones等15报道,布基纳法索城区DDT抗性的阿拉伯按蚊An.
10、arabiensis,体内GSTD3表示出上调。再次证明GSTs基因表示出上调是导致GSTs解毒代谢加强的重要机制。 2 、靶标抗性 靶标抗性又称击倒抗性,与杀虫剂作用的靶标位点敏感度下降有关,与其相关的靶标主要有神经轴突钠离子通道sodium channel,SC、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e,AChE和 -氨基丁酸受体氯离子通道 -aminobutyric,GABA。 2.1、 神经轴突钠离子通道SC) 神经毒理学研究表示清楚:拟除虫菊酯引起神经兴奋性是由于延迟神经细胞钠离子通道的关闭,也就是拟除虫菊酯占领钠离子通道构造域和的S6片段位于钠离子通道内外两侧之间的疏水
11、性区域,进而延长钠离子通道的失活经过,产生持久的活性,导致阻断了神经传导。 刘宏美等16利用PCR以及AS-PCR等技术研究发现,淡色库蚊kdr基因突变与溴氰菊酯抗药性有关。NATAHASHI等17研究表示清楚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主要作用于蚊虫的钠离子通道,引起钠离子通道内氨基酸构造发生变异,进而延缓了钠离子通道的关闭,进而引起蚊虫神经冲动的重复后放,与此同时还阻断了突触传递的进行。宋锋林等18采用RT-PCR技术,使用简并引物分别从淡色库蚊敏感品系和抗溴氰菊酯品系中扩增出纳通道S4-S6区域的基因片段,长度为359bp。通过序列比对,发现抗性品系钠通道第构造域S6节段1014位点上的碱基 A
12、突变为 T ,导致相应氨基酸改变,使苯丙氨酸取代亮氨酸,神经钠通道与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结合能力下降,蚊虫的靶标抗性产生。 2.2、 乙酰胆碱酯酶AchE) 有机磷和氨基甲酸脂类杀虫剂的靶标是AchE。蚊虫对有机磷和氨基甲酸脂类杀虫剂的靶标抗性是由于编码AchE的基因突变所致。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将酶活性位点的丝氨酸羟基磷酸化进而不可逆地抑制酶的活性,使乙酰胆碱的分解受阻,导致神经系统中乙酰胆碱浓度的积聚,使突触后神经持续冲动,神经系统的敏感性降低,最终导致生物体的死亡。蚊虫中有AchE1和AchE2两种,分别是ace-1和ace-2,华而不实ace-1与蚊虫抗药性有关,发挥乙酰胆碱酯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文化交流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