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消费者知情权及其法律保护,法律毕业论文.docx
《论消费者知情权及其法律保护,法律毕业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消费者知情权及其法律保护,法律毕业论文.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论消费者知情权及其法律保护,法律毕业论文二消费者知情权在消费者权利体系中的地位 7 三消费者知情权行使的合理范畴 7 三、侵犯消费者知情权的情形与原因 9 一侵犯消费者知情权的情形 9 二侵犯消费者知情权的原因分析 9 四、侵犯消费者知情权的法律责任 10 一侵犯消费者知情权的民事责任 10 二侵犯消费者知情权的行政责任 11 三侵犯消费者知情权的刑事责任 11 五、对消费者知情权的法律保卫 11 一消费者知情权保卫的意义 11 二现行法律对消费者知情权保障的缺乏之处 12 三保卫消费者知情权的有效措施及方式方法 13 以下为参考文献 15 【内容内容摘要】消费者知情权作为消费者权益的重要组成
2、部分,在我们国家消费者权利保障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围绕消费者知情权这个问题,对消费者知情权的概念及特征,怎样正确理解消费者知情权,侵犯消费者知情权的情形及责任,消费者知情权的法律保卫等几个方面问题进行具体的阐述。 【本文关键词语】消费者 知情权 法律保卫 理性选择的前提是知情,消费者只要在对某类商品或服务的真实情况有所了解,才能作出比拟理性和合适自个的消费选择。知情权具体表现出的是一种非平等的关系,强调给处于弱势地位的消费者以保卫,具体表现出了追务实质上的自由平等的当代法的精神,是当代民法确立的一项重要民事权利。知情权既是消费者介入消费活动所应当享有的权利,也是依法维权的基础。我们必
3、须重视消费者知情权,加强对消费者知情权的保卫。 一、消费者知情权概述 一消费者知情权的概念 消费者知情权,是指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消费者知情权是消费者权利的重要组成部分,最早是由美国总统肯尼迪提出。1962年3月15日,肯尼迪总统向美国国会提出了一份(关于保卫消费者利益的十分国情咨文,提出了消费者应享有的四项权利:一、获得商品的安全保障的权利;二、获得正确的商品信息资料的权利;三、对商品的自由选择的权利;四、提出消费者意见的权利。自此,消费者知情权便作为消费者权利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步为各国所广泛认同,并在实践中加以发展。 在我们国家,随着1993年(
4、中国消费者权益保卫法下面简称(消费者权益保卫法的公布,对消费者知情权的概念也有了明确的定义。(消费者权益保卫法第八条规定: 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消费者有权根据商品或者服务的不同情况,要求经营者提供商品的价格、产地、生产者、用处、性能、规格、等级、主要成分、生产日期、有效期限、检验合格证明、使用方式方法讲明书、售后服务,或者服务的内容、规格、费用等有关情况。 以上能够看作是(消费者权益保卫法对消费者知情权的定义,另外(消费者权益保卫法第十八条、十九条、二十条、二十二条等诸多法条也都牵涉消费者知情权,都能够看作是对消费者知情权内涵的丰富与发展。 二消费者
5、知情权的含义 消费者知情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知情权是指公民寻求接受、传递信息和思想的自由,其对象包括官方的信息和非官方的信息。狭义的消费者知情权,是消费者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应当知道相关信息的权利。从我们国家(消费者权益保卫法的相关规定中,能够得出消费者知情权主要包括下面三层含义: 其一,消费者有权要求经营者根据法律、法规规定的方式标明商品或服务的真实情况。例如:在商品房销售方面,国家发改委最近公布了(商品房销售明码标价规定,明确指出了经营者必须履行明码标价的义务,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房时便可据此要求经营者明码标价。消费者依法享有的知情权,也是经营者应当主动履行的义务,经营者应当根据法
6、律、法规规定的方式标明商品或服务的真实情况。 其二,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有权询问和了解商品或者服务的有关情况。消费者只要在对某类商品或服务的真实情况有所了解,对几种可供选择的方案进行比拟,才能作出比拟理性和合适自个的消费选择。在交易经过中,消费者向经营者询问、了解商品或者服务详细情况的权利是遭到法律保卫的,经营者应当耐心、细致地给予回答。 其三,消费者有权知悉商品或者服务的真实情况。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时,应当向消费者提供该商品或服务真实的情况,无论该商品或者服务的优点、缺点,均应毫不掩盖地向消费者进行真实、客观地介绍。因经营者所提供的有关商品或者服务的信息不实,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文化交流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