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词调音乐与音乐鉴赏研究,音乐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宋代词调音乐与音乐鉴赏研究,音乐论文.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宋代词调音乐与音乐鉴赏研究,音乐论文内容摘要:词调音乐是在隋唐曲子词上不断发展而来, 至宋代音乐发展到成熟阶段, 是一种具有时代特色的艺术歌曲形式。在音乐鉴赏教学层面应关注音乐、诗词、曲调、乐谱;从美学角度体验风雅、中和、写意之美。 本文关键词语:词调音乐,艺术歌曲,音乐鉴赏,美学 词, 是我们国家古代诗歌的一种文学体裁形式。词的产生源自于唐朝时期, 西域音乐传入中国并与本土的相和歌、清商乐等不断融合而构成的一种新音乐。宋代词乐是协乐而歌的, 音乐上将中国的曲调与古典文学的诗词结合构成词乐。 一、词调音乐概述 宋代的词调音乐是中国本土的一种音乐体裁。其构成经过较为复杂, 既包含了隋唐时期的燕乐
2、歌舞大曲和民间曲子等曲调的音乐要素, 又包含了文人音乐家的创作以及乐工、歌伎的自度曲调并经过不断的完善而构成。宋代词调音乐完美的将音乐与诗词融合在一起并发展至顶峰。宋代的词作以多姿的神韵, 与唐诗、元曲, 在中国古典诗词文化中争奇斗艳。宋代音乐与唐代相比拟而言, 民间音乐取代了传统的宫廷音乐, 音乐开场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出现了唱赚、鼓子词等讲唱音乐, 词调音乐以及宋、元杂剧, 南戏等多种艺术形式, 它们共同促进了宋元音乐文化的发展。 宋代的词调音乐作品创作多在原有曲调的基础上作新词, 即依曲填词。运用 减字 、 偷声 将音乐的诗词文本进行增减。而在音乐原有曲调的基础上采用 摊破 、 犯调
3、 等手法改变音乐的调性。其表演形式多样, 包含舞蹈、诗歌、伴奏等。宋代词调音乐不仅追求写意美, 还将细腻的感情恰到好处的进行了表示出, 构成了别具特色的艺术风格, 因而可以称为艺术歌曲。而在宋代词调音乐中, 姜夔是一位极具代表性的文人音乐家, 其词风文雅, 讲究韵律, 蕴含音乐美学特征, 其创作的作品在不仅对南宋社会产生影响, 而且对中国古代音乐也影响深远。 二、分析鉴赏音乐、曲调、乐谱与诗词 词调音乐作为中国古典艺术歌曲, 在音乐鉴赏教学中应从音乐本体角度进行鉴赏。常牵涉到音乐的节拍、旋律、和声、织体、奏法等以及音乐的主题表示出和作曲家的情感等。 在鉴赏姜夔的词调音乐时, 老师需要展示词调音
4、乐的曲谱并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并分析乐谱。词调音乐中所用的乐谱为中国传统乐学中的专业术语;词调音乐的拍号一般在曲谱的左上方, 音乐的拍号与我们所熟悉的西方拍号奏法不同。老师应该扼要对乐谱进行教学并让学生亲身翻译乐谱, 了解词调音乐在谱曲时所用的古代音阶构, 音乐曲调的特点, 音乐的起调毕曲是怎样进行的等问题。 在词学史上, 词调根据字数可分为 小令 、 中调 、 长调 。在音乐鉴赏教学中, 老师应注意引导学生从音乐角度划分令、引、近、慢, 必要时让学生查阅相关词调类的词典, 如(词谱等。宋代词调音乐一般为八均, 至明代才出现了板眼。在进行词调音乐鉴赏时, 应让学生介入华而不实从音乐中感受中国民族音
5、乐的节拍特点。 从以乐从诗到采诗入乐再到依声填词, 我们国家诗歌与音乐的关系在不断的发展。诗词与音乐严密联络在一起, 当语言无法表示出时, 音乐就出现了, 即 嗟叹之缺乏, 故歌之 。诗词是字有声表示出的经过, 音调的高低、长短、及音色等, 使得文字开场具备了某种音乐的可能性。因而, 诗词在感官的作用下是直接的, 而音乐的魅力是使内在的情感得以抒发。诗词与音乐的关系, 不是简单的依附、同化, 而是一种关乎于人和情感的经过。诗词在人的不断完善下进行重组与创新, 人以本身内在的语言音调对人或世界的某种感受或态度进行表示出。 在鉴赏姜夔的词调音乐时, 老师应适时讲解的同时提示学生注意诗词的句读、词体
6、构造布置、音乐的情景与情感的抒发。学生在对姜夔词调音乐的创作背景、诗词文本等了解中, 进一步体验姜夔词调音乐的风格。 三、感受风雅、写意与中和之美 宋代的词调音乐是中国音乐史上重要的音乐文化符号, 其更是有着深切厚重文学化的音乐艺术。音乐和诗词之间存在着能触发情感的道路, 两者完美的结合将艺术推向新的境界和高度。南宋复潮的出现为姜夔音乐风雅风格的构成奠定了基础。姜夔用词讲究, 立意取材巧妙, 在借鉴前人的基础上塑造出其独特的风格并虚化出自然之景, 在虚处流露情感。姜夔作为南宋时期的文人音乐家, 其在创作时有意识的先 率意为词 , 之后 协音律 , 在讲求文曲兼顾的同时, 为雅词添彩着色。 文人
7、知识阶层具有深切厚重的文化内涵修养, 他们在创作中将自个的体验、情感和文化修养等融合于当地的民间曲调中, 表示出出不同的意和象。诗意将音乐作品的主旨完美的呈现, 写意之美则具体表现出在音乐家创作的标题和音乐表示出方式中。气韵、神韵、意境等具有中华特点的美学观, 注重以无限的意境表示出有限的题材。学生在鉴赏中将有限的体验与音乐家的情感构成共鸣, 能够更深层次的进行情感沟通。 古代和谐、宁静、自然的环境为文人提供了感悟音乐、理解世界的独特方式。姜夔的自度曲创作所构成的风格, 在儒家文化中孕育的同时也被儒家传统音乐美学思想影响, 造就了姜夔独特的以 中和为美的音乐审美观 。 在词调音乐鉴赏的经过中, 应使词调音乐置于本民族的音乐文化背景中, 从绘画、音乐、美学、哲学等角度将学生带入更广阔的视野, 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与审美意识, 在音乐中感受文化, 在文化中体验音乐的魅力。 以下为参考文献 1修海林.音乐存在方式 三要素 与音乐美学研究J.人民音乐, 1997, 05. 2戴晓敏.浅谈中国古典文人音乐的 写意之美 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21, 05. 3张文胜.词调的本体论与创作论意义初探D.南京师范大学, 2006.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