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美学精神外显的几个特质分析,美术论文.docx
《中华美学精神外显的几个特质分析,美术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华美学精神外显的几个特质分析,美术论文.docx(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华美学精神外显的几个特质分析,美术论文*同志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出: 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 对于当下的中国美学理论建设来讲,这是一个非常重要且具有丰富内涵的命题,值得我们认真考虑,领会华而不实的内涵。作为一种 精神 ,它来自中华文明的远古,却又活泼踊跃在当下中国人的审美生活中,是中华民族集体性的审美意识的精华真髓与灵魂。它是一种精神实体,却并不会表现为固态的形质,而是具体表现出在中华民族的优秀审美创造的结晶体中,如文学、绘画、书法、音乐、建筑、园林等领域,使中国的文学艺术彰显出与西方的文学艺术迥然有异的独特风貌和发展轨迹。它不仅存在于中华
2、文明的历史之中,而且活泼踊跃在当下的中国文学艺术的创造之中,它还将在将来的中华民族的艺术创造和审美生活中生生不息地延续下去。 中华美学精神 的命题,立足于中华文化的高度,在与西方美学精神的参照中显示出其独特的气象,具体表现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中华美学精神虽然贯穿于中国人审美生活的各个方面,但是最为典型、也最有形式感的当在文学艺术之中。本文尝试从主体感受所领悟到的中华美学精神外显的几个特质加以分析。 一 中国哲学传统中最根本的 天人合一 、 万物一体 的哲学观念,构成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整体思维,使中国人的审美观念中具有普遍性的感兴创造思想和宇宙生命感。 天人合一 作为中国人最为基本的宇宙观
3、,与西方的主管二分有明显的不同。中国的哲学传统,从先秦时期开场,直至明清时期, 天人合一 都是最基本、最核心的世界观、宇宙观。无论是儒家学讲,抑或道家学讲,还是后来的理学、心学等哲学思潮,在天人关系上的基本看法是一致的。儒家所讲的 仁爱 ,就包括着对自然万物的珍爱与关心,如孔子所讲的 仁者乐山,知者乐水 ,仁知之士之所以乐山乐水,首先在其能爱。不爱怎样能谈得上乐? 孟子所讲的 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蒙培元先生指出: 儒家仁学的最高成就,就是万物一体思想。所谓万物一体的物 ,不仅指社会事物,而且指自然界的事物。所谓一体,就是将天地万物视为一个有机整体,好像人的身体一样,每一物都有自个的地位与
4、作用,有一物不能遂其生、顺其性,就好像自个身体遭到伤害一样。这种普遍的宇宙关心,是仁的最高成果。 1 p50道家则更为明确地提出 道法自然 、 人与天一 的命题,为天人合一思想奉献了独特的内涵。老子提出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的同时,又提出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2 p163老子的基本态度是,人应遵循自然法则而善待万物,使万物各得其所,各遂其生。庄子以为,人与自然界处在生命的有机统一体中,他讲: 夫形全精复,与天为一。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 3 北宋着名思想家张载则正式提出 天人合一 的命题,他讲: 儒者则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致学而能够
5、成圣,得天而未始遗人,(易所谓不遗、不流、不过也。 4 p65同时,张载还提出 民我同胞,物吾与也 4 p62的思想。着名理学家程颢提出 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难道己也 ,5 p15 仁者浑然与物同体 5 p16等等。诸如此类的话语是不胜枚举的。 天人合一 成为中国哲学传统中最为基本的世界观和宇宙观。这种 天人合一 的基本观念,给中国人的审美意识带来的是非常普遍的感兴论的审美观。 兴 本来是诗之六义之一,在中国诗歌发展历程中成为具有普遍性的文学艺术创作观念。 感物 也是感兴论的基本内容。 感兴 就是诗人 或艺术家 遭到外物触发而兴发审美情感,也就是 感于物而兴 .关于 兴 ,有不同的解释,如郑
6、众所讲的 兴者,托事于物 ,有朱熹的 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有宋人李仲蒙所讲的 触物以起情谓之兴,物动情也 .笔者以为恰恰是并不十分有名的李仲蒙对兴的界定是最符合感兴的特质的。感兴是人与自然的感通,也即产生于 天地与我为一 、 仁者浑然与物同体 的哲学思想基础之上的。在中国的文学艺术创作观念中,审美的艺术创造,总是与造化万物相通,如(礼记 乐记所讲: 凡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 6 p260陆机(文赋中所讲的 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 .7 p20刘勰也讲: 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难道自然。 8 p65都是讲诗的
7、创作缘起在于人心之感于物而兴情。在画论领域,姚最提出了 心师造化 论,也即以造化为师; 宗炳在(画山水序中提出的 应目会心 王微在(叙画中所讲的 望秋云,神飞扬; 临春风,思浩荡。虽有金石之乐,珪璋之琛,岂能仿fo之哉! 披图按牒,效异山海 .9 p16这种感兴论的审美观念在中国的艺术理论中是相当普遍的。中国古代美学中的感兴理论,与西方美学思想中的灵感学讲颇有类似之处,都指文学艺术创作中那种无法控御的灵感思维状态。如陆机(文赋中所描绘叙述的 若夫应感之会,通塞之纪,来不可遏,去不可止。藏若影灭,行犹响起。方天机之骏利,夫何纷而不理? 7 p241刘勰则径直称之为 神思 .在这方面,中国古代的文
8、艺理论中有难以胜数的阐述。但是,值得我们十分注意的是,西方的美学家阐述灵感基本上都是对主体的 天才 的分析。如康德所讲: 它是如何创造出它的作品来的,它本身却不能描绘叙述出来或科学地加以讲明,而是它 天才 作为自然赋予它以法规,因而,它是一个作品的创作者,这作品有赖于作者的天才,作者自个并不知晓诸观念是如何在他内心里成立的,也不受他自个的控制,以便能够由他随意或根据规划想出来,并且在规范形式里传达给别人,使他们能够创造出同样的作品来。 因而,天才 genie 这字能够揣测是从 genius 拉丁文 引申而来的,这就是一特异的,在一个人的诞生时付予他的守护和指导的神灵,他的那些独创性的观念是从这
9、里来的。 10 p154康德是以先验的天才禀赋来解释灵感的。黑格尔对于灵感有很客观的理解与描绘叙述,把它看作是 构造形象的能力 ,但仍然以为天才在华而不实起着关键的作用,他以为 天才和才能愈卓越、愈丰富,他学习和把握创作所必须的技巧也就愈不费力。由于真正的艺术家都有一种天生自然的推动力,一种直接的需要,非把自个的情感思想马上表现为艺术形象不可 .11 p362十分重视灵感的天才因素。中国美学中对灵感的发生、艺术佳作的产生,并不强调主体的天才因素,而是以人与自然外物的遇合感通作为发生的契机,这在中国古代的文艺理论中比比皆是。如宋代诗论家叶梦得所讲: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世多不解此语之工。盖欲
10、以奇求之耳。此语之工,正在无所用意,猝然与景相遇,借以成章,不假绳削,故非常情所能到。诗家妙处,当须以此为根本,而思苦言难者,往往不悟。 12 p426景即自然外物,也即刘勰所讲的 物色 .苏轼也以为, 夫昔之为文者,非能为之为工,乃不能不为之为工也。山川之有云,草木之有华实,充满郁勃而见于外,地虽欲无有,其可得耶? 13 p323宋代画家董逌论画讲: 世人不识真山而求画者,叠石累土,以自诧也。岂知心放于造化炉锤者,遇物得之,此其为真画者也。 14 p305以为真正的画家是在与外物的遇合中,在与造化的感通之中创为佳作的。明代诗论家谢榛论诗特重感兴,指出: 凡作诗,悲欢皆由乎兴,非兴则造语弗工。
11、 15 p1194 兴 是诗人与外物的遇合遭逢,而非词前立意。因而他讲: 诗有天机,待时而发,触物而成,虽幽寻苦索,不易得也。 15 p1161清代诗论家王夫之也以感兴作为诗的关键: 含情而能达,会景而生心,体物而得神,则自有灵通之句,参造化之妙。 16 p14清代诗论家叶燮推原诗歌创作本源,也以感兴为基。在诗人主体方面,是才、识、胆、力四种要素,在事物客体方面则是理、事、情三种要素,二者相遇相触而兴起为诗。(原诗中讲: 原夫作诗者之肇端而有事乎此也,必先有所触以兴起其意,而后措诸辞、属为句、敷之而成章。 17 p5可见,感兴的创作观念,在中国古代的文艺理论中是非常普遍的存在。 感兴的审美创造
12、思想与我们一般所讲的主客体相统一的哲学认识有所不同,而是以中国哲学中的 万物与我为一 的观念为其基础。感兴是审美主体与客体的 物化 ,是在互相感通中所构成的巧妙境界。谢榛颇为理论化地阐述了这种境界,其言: 作诗本乎情景,孤不自成,两不相背。凡登高致思,则神交古人,穷乎遐迩,系乎忧乐,此相因偶尔,着形于绝迹,振响于无声也。夫情景有异同,模写有难易,诗有二要,莫切于斯者。观则同于外,感则异于内,当自用其力,使内外如一,出入此心而无间也。景乃诗之媒,情乃诗之胚,合而为诗,以数言而统万形,元气浑成,其浩无涯矣。 15 p1180在这种境界中,主体和客体已无法分开,浑然而为一体。王夫之评谢灵运诗时讲:
13、言情则于往来动止、缥渺有无之中,得灵蠁而执之有象; 取景则于击目经心、丝分缕合之际,貌固有而言之不欺。而且情不虚情,情皆可景; 景非滞景,景总含情; 神理流于两间,天地供其一目,大无外而细无垠。 18 p736这也是主客不分的取向所在。 现代着名哲学家张世英先生从这个角度分析了中西美学思想的分野所在,他以为: 学者们一般都把审美意识放在主客二分关系中来讨论: 有的主张审美意识主要来源于主体,有的主张审美意识主要来源于客体,有的主张审美意识是主客体的统一。不管这三种观点中的哪一种。-实际上,审美意识是人与世界的交融,用中国哲学的术语来讲,就是天人合一.这里的天指的是世界。人与世界的交融或天人合一
14、不同于主体和客体的统一之处在于,它不是两个独立的实体之间的认识论上的关系,而是从存在论上来讲,双方一向就是合而为一的关系,就像王阳明讲的,无人心则无天地万物,无天地万物则无人心,人心与天地一气流通,融为一体,不可间隔的一体是唯一真实的。 19 p78这也正是中国人的审美意识与西方审美意识的根本区别所在。 由 天人合一 的观念出发,中国的文学作品中作为审美对象的 物色 ,并非仅仅仅是客观之景,而是一种充满生命感的存在,这种生命感也非仅仅是个体的,而是宇宙自然所生发出来的。它们是化育流行的,是吸纳了宇宙万物的创造伟力的。在中国古代审美活动中,尤其是文学艺术审美中,情景的对应,其实并非是一对一的,而
15、是主体浸染于造化的脉动之中。由诗人或艺术家的审美观照而作为对象呈如今作品中的物象,给人的感觉,决非个体化的存在,而是 与天地为一 、 万物一体 的整体性关联。宗炳(画山水序中所讲的 圣人含道映物,贤者澄怀味象。至于山水,质有而趣灵。山水以形媚道,而仁者乐。 9 p14以为山水作为审美对象,是有生命力的,有灵趣的。陶渊明(时运: 山涤余霭,宇暧微霄。 有风自南,翼彼新苗。洋洋平津,乃漱乃濯。邈邈遐景,载欣载瞩。 王羲之(兰亭序: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这些叙述,都使人感到自然造化的生命力的脉息。这能够视为中国人的艺术审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文化交流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