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在治疗胃癌上的独特疗效,肿瘤学论文.docx
《中医药在治疗胃癌上的独特疗效,肿瘤学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药在治疗胃癌上的独特疗效,肿瘤学论文.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医药在治疗胃癌上的独特疗效,肿瘤学论文我们国家是胃癌的高发国家,其死亡率、转移率和复发率都处于较高的水平。当前胃癌的治疗方式方法以手术和化疗为主。近年来研究发现,中医药在治疗胃癌上有着独特的疗效,探寻求索中西医结合治疗胃癌,在降低复发转移率、提高机体免疫力、延长生存期、减轻化疗药物不良反响等方面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1 中医对胃癌的认识 1. 1 胃癌的病因 病机胃癌在中医里属于 伏梁 、 反胃 、 胃脘痛 、 噎膈 等范畴。在我们国家历代文献里对胃癌已有着一些相关记载,(金匮要略 呕吐哕下利病脉症治篇 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名曰胃反。 (丹溪心法 反胃提出 反胃大约有四: 血虚、气虚、有热、有
2、痰 .(杂病源流犀烛阐述 反胃原于真火衰微,胃寒脾弱,不能纳谷,故早食晚吐,晚食早吐,日日如此,以饮食入胃,既抵胃之下脘,复返而出也。 (济生方 瘕积聚门云 夫积者伤滞也,伤滞之久,停留不化,则成积矣。 (灵枢 五变云 肠胃之间,寒温不次,邪气稍至,蓄积留止,大聚乃起,由寒气在内所生也,气血虚弱,风邪搏于脏腑,寒多则气涩,气涩则生积聚也 .古代医家已经发现胃癌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证。 谢晶日等以为各种原因导致脾胃虚弱,运化失司,聚湿成痰是胃癌的病理机制。魏品康等提出痰、气、火三邪杂和而成痰核,结聚于胃而成胃癌。陈玉超以为晚期胃癌是正气亏损与邪积毒蕴两个方面的辨证关系,邪积毒蕴则耗伤气阴,正气
3、亏损则无力抗邪,以致邪气孽生,如此反复而致恶性循环。郑培永等阐述胃癌的发病与六淫、七情、劳倦、饮食等有关。虚、痰、瘀、毒是其主要病理机制。何立丽等以为胃癌病因是由脏腑功能失调、外来邪毒、七情、饮食不节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而其病机是由多个病理经过交织在一起的综合反响,但脾胃亏损是所有病机共同拥有的主线。 根据古代文献和近代学者医家的理解,对于胃癌的病因病机可归结为因情志不舒,饮食不节,内伤劳倦,外感六淫等内因或外因造成素体脾虚,脾胃升降失常,气滞痰凝,热毒血瘀,积聚成块。 1. 2 胃癌的证候 1. 2. 1 实证 胃癌为本虚标实之证,初期多呈实证,多表现为肝郁失条达,横逆犯胃而致肝胃不
4、和。魏开建以 68名原发性胃癌患者根据为肝胃不和、脾胃虚寒、瘀毒内阻、胃热伤阴、痰湿凝结、气血两亏 6 个证型进行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在 TNM I 期、TNM II 期患者中,大都辨证实证,如肝胃不和、瘀毒内阻等; TNM I 期胃癌患者中,肝胃不和占70% .胃癌早中期多呈气滞血瘀,痰瘀互结。严惠芳等在调查中发现,胃癌的中医证候表现按所占频数 率 从高到低前 6 位排序为: 肝胃不和 28 26. 7% 、气滞血瘀 25 23. 8% 、脾胃气虚 19 18. 1% 、气血两虚 12 11. 4% 、痰瘀互结 9 8. 6% 、脾胃虚寒 6 5. 7% 证; 该病的证型中肝胃不和、气滞血瘀、
5、脾胃气虚三证出现频率较高。郭慧君等对 67 例胃癌患者手术前及术后 14 d 进行临床调查,按诊断标准分虚实辨其基本证型,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显示67 例胃癌患者术前实证占 74. 63% ,以血瘀证、气滞证为主。 1. 2. 2 虚证 胃癌后期脏器衰弱,脾虚为主,亦可见气阴两虚。陶丽等将 325 例胃癌患者的病历简况和四诊资料并分为脾虚、肝胃不和、痕阻胃络、胃热阴虚、痰湿凝滞和气血两虚 6 个证型; 研究结果显示脾虚证型在胃癌证型中占主导地位。张玉等对 53 例胃癌化疗患者进行临床调查,观察化疗前后临床异常感觉和状态、中医单证和证型兼夹的变化情况; 结果发现 53 例胃癌患者化疗后疲惫乏力、
6、纳呆、腰膝酸软、恶心呕吐以及手足麻木等异常感觉和状态比化疗前发生频率增加。郭勇临床研究显示 32 例患者脾气虚弱明显者有 10 例,占31. 25% ,为所占比例最大。于慧等对 256 例胃癌患者根据未手术、术后无病、术后复发或转移进行频次分析,分别根据证候表现聚类分析,并对聚类分析结果进行中医辨证; 结果显示纳差、乏力、腹痛、腹部压痛、舌红、苔白、脉细 51. 56% 75. 39% 为胃癌患者最常见的证候表现。 各医家的研究结果并不完全一致,讲明胃癌所表现出的证候并不是简单的单一证候,如肝郁可表现为肝胃不和之实证,亦可表现为肝郁脾虚之虚实夹杂之证。胃癌证候复杂多变,呈动态化,有以脾虚为主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文化交流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