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医食疗配方对糖尿病的治疗价值,中医食疗学论文.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古代中医食疗配方对糖尿病的治疗价值,中医食疗学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中医食疗配方对糖尿病的治疗价值,中医食疗学论文.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古代中医食疗配方对糖尿病的治疗价值,中医食疗学论文摘 要: 该文基于中医古籍,搜集、整理、归纳古代治疗糖尿病的食疗方及养生食谱,旨在为临床调治糖尿病提供参考。 本文关键词语 : 糖尿病;消渴;食疗方;中医古籍; 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2018年我们国家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老年人糖尿病患病率为22.86%1。2021年世界糖尿病联盟报道,全球约有4.51亿糖尿病患者,估计到2045年将增至6.93亿2。中医将糖尿病归属于 消渴 范畴,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消渴相关异常感觉和状态的记载,如(灵枢 五变载: 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 (素问 奇病论载:
2、 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 指出了糖尿病的重要致病因素为饮食不节3。研究显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中医食疗方,能够缓解患者的临床异常感觉和状态,在控制血糖及预防并发症方面具有重要作用4。本文基于中医古籍,搜集、整理、归纳古代治疗糖尿病的食疗方及养生食谱,介绍如下。 1、 糖尿病病因病机 糖尿病多由于外感六淫,或情志失调,肝气郁结,或饮食不节所致5。病机主要在于阴津亏损、炎热偏盛,阴虚为本,炎热为标。病位在肺、胃、肾,尤以肾为关键。临床主要表现为口渴多饮,多食易饥,尿频量多,形体消瘦6。当前,医家对消渴病的认识多以病位区分,将其分
3、为上消、中消、下消,华而不实口渴引饮为上消,病位多在肺;善食易饥为中消,病位多在胃;饮一溲一为下消,病位多在肾。消渴病位不同,异常感觉和状态侧重不同,而基于中医整体观念,亦可相互影响。肺燥津伤,津液失于敷布,则脾胃不得濡养,肾精不得滋养;脾胃炎热偏盛,上可灼伤肺津,下可耗伤肾阴;肾阴缺乏则阴虚火旺,亦可上灼肺胃,终至肺燥、胃热、肾虚。 2、 食疗配方 2.1、 上消 临床表现为烦渴多饮,口舌枯燥,小便频多,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洪数。(1)食疗方1:天花粉粥(备急千金要方。制作:天花粉20g,洗净切片,粳米60g,一同煮粥。脾胃虚寒而便溏者禁用。天花粉归肺、胃二经,有清热泻火、生津止渴之功,善清
4、肺热、润肺燥,对肺热炽盛、耗伤阴液所致的烦渴多饮有良好的效果。(神农本草经载: 天花粉主消渴,身热,烦满,大热,补虚安中,续绝伤。 实验研究显示,天花粉中含有的天花粉凝集素能够明显降低2型KK-Ay糖尿病小鼠的空腹血糖7。(2)食疗方2:五汁饮(温病条辨。制作:将鲜芦根与麦冬洗净,分别压汁去渣,将荸荠、梨、莲藕去皮,分别榨汁,取麦冬汁10g,鲜芦根汁25g,梨汁30g,荸荠汁、藕汁各20g,混匀,温服、冷饮均可,不限量频饮。脾虚便溏者忌服。(温病条辨载此方 甘寒清热,生津止渴 。方中藕汁甘寒,功专清热生津;梨汁清肺化痰、生津止渴;荸荠汁甘寒,具有清热、生津、除积之效;麦冬汁养阴生津、润肺止咳;
5、鲜芦根汁凉血止血,清热利尿。五汁合用,有良好的清热生津、止渴润燥成效,对于多饮异常感觉和状态尤为适宜。实验研究显示,将麦冬多糖制备成麦冬多糖多囊脂质体,能显着降低2型糖尿病小鼠的空腹血糖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异常感觉和状态8,9。另有研究显示,芦根乙醇提取物有保卫糖尿病小鼠肾脏的作用10。 2.2、 中消 临床表现为多食易饥,口渴,尿多,形体消瘦,大便枯燥,舌苔黄,脉滑实有力。(1)食疗方1:竹茹饮(圣济总录。制作:取竹茹30g,乌梅6g,甘草片3g,洗净后加水煎煮,取汁代茶饮,乌梅可食。方中竹茹甘寒,归肺、胃、心、胆经,功善清热、化痰、止呕;乌梅酸、涩,可敛肺生津,对于虚热消渴有良好的作用;甘
6、草调和诸药。3味药物合用,能够清胃热、生津液,对于消渴胃火炽盛证可起到较好的效果。当代医学研究显示,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的布劳特氏菌属相对丰度较低,而竹茹多糖能够在体外调节人体肠道菌群,上调该菌属的相对丰度11;乌梅丸能够调节肠道菌群的多样性与丰度,控制炎症发生,进而到达防治糖尿病的作用12。(2)食疗方2:山药汤(饮膳正要。制作:山药1斤,煮熟,去皮,切成小块;苦杏仁2斤,炒令过熟,切成碎米粒状;粟米半升炒熟,磨成细面。取粟米面2钱、适量熟山药丁块和苦杏仁碎,用开水调匀,早晨空腹食之。方中山药为主药,性味甘平,归肺、脾、肾经,可益气养阴,补脾益肾;苦杏仁味苦、微温,润燥通便;粟米面可调补脾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文化交流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