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社会教育功能的现实意义及实现途径,社会教育论文.docx





《档案社会教育功能的现实意义及实现途径,社会教育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档案社会教育功能的现实意义及实现途径,社会教育论文.docx(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档案社会教育功能的现实意义及实现途径,社会教育论文近些年, 随着社会核心价值观的提出, 关于档案社会教育功能的讨论得到学术界越来越广泛的关注, 人们也越来越多的意识到, 我们对于档案社会教育的认识似乎还存在很多盲区, 以致于并没有充分的挖掘出档案在社会教育功能上的价值。 一、档案社会教育功能的现实意义 1. 通海、唐山两地现在状况比照。 1970年1月5日的通海MS7.7级地震与1976年7月28日唐山7.8级地震在地震参数、时代背景等方面具有很大的类似性, 理论上两地在震后的社会经济发展、居民心理状况等方面也会大概一样, 甚至由于唐山地震震中位于市区, 经济损失及伤亡人数远远高于通海地震,
2、当地民众对于此次地震的抗拒心理应远远高于通海地震, 但我们前往两地考察后发现事实截然相反。震后, 唐山人民积极、乐观, 大力弘扬抗震精神;通海人民提起地震态度特别淡然, 甚至于以为对自个有所亏欠。相对应的是两地在震后的发展, 唐山社会经济水平飞速发展, 举世瞩目;通海地区则相对滞后, 默默无闻。当然, 这华而不实不乏有两地地理位置所导致的政策倾斜、民众关注等原因, 笔者试图抛开这些因素的影响, 以档案工作人员的视角, 来解释这种现象的构成。 2. 两地利用地震相关档案进行社会教育情况。 (1) 唐山地区充分利用地震档案建设专题展馆。1986年, 唐山地震资料陈列馆 1、 唐山抗震纪念碑 在唐山
3、市中心建成。纪念馆里展示了1976年唐山大地震基本情况及唐山人民抗震救灾、重建家园经过的大量的资料、实物、照片, 表现了新唐山必将拔地而起的气势以及唐山人民在抗震救灾经过中展现出的人定胜天的精神。 2008年, 唐山地震遗址纪念公园2在原唐山机车车辆厂铸钢车间地震遗址处建成。公园包含地震遗址、地震博物馆、纪念水池、纪念墙等部分。华而不实, 地震博物馆纪念展馆展出内容包括照片、实物、复原式景观、蜡像等。地震博物馆科普展馆全面介绍了各种地震现象, 宣传普及防震减灾地震知识。公园如今是 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 国家防震减灾科普教育示范基地 , 是文明祭奠地震罹难者、开展爱国教育、防震减灾科普宣传的
4、重要场所。另外, 河北联合大学 (原河北理工大学) 3院内具有一处地震遗址, 该遗址震前为河北理工大学图书馆, 可供公众更深切、更直观地感受地震给人类带来的宏大灾难, 进而更深入认识唐山人民抗震救灾的光芒业绩。 (2) 通海地区地震档案利用不充分。当前, 并没有关于1970年通海地震的纪念展馆建成, 只是在玉溪市防震减灾科普馆内有少量照片陈列, 此次地震相关档案资料还零散分布于各档案馆室及私人手中。华而不实, 云南省地震局档案室存有大量震害照片及震灾考察报告, 并出版学术专著(一九七年通海地震;云南省档案馆存有一份云南省革委会办公室填报的关于地震受灾情况的文字讲明及地震受灾、救灾物资等的统计表
5、;通海县档案馆存有几份各地慰问电及通海革委会编制的(抗震斗争英雄谱;峨山县档案馆存有一本震害照片集及一卷通海地震历史资料档案, 华而不实包含地震前兆现象调查聚集、峨山县救灾物资汇总表、地震受灾情况统计表、支援灾区医疗队统计表等文件 通海作家杨家荣 (笔名杨杨) 收集了大量关于通海地震的实物、文件、照片等 除此之外, 1975年9月, 通海县高大公社五街上村立有 地震历史记载碑 , 记载了地震伤亡情况及当地死亡人员名单;1982年7月, 云南省地震局联合通海县在通海县秀山公园凤仪亭内立有 通海地震记事碑 , 碑为方形, 正面向北, 刻碑名及立碑时间, 东面刻慰问电, 反面刻通海地区历史地震摘录,
6、 西面刻1970年1月5日地震情况;1990年7月, 通海县秀山镇六一村立 地震记事碑 , 记载了地震受灾救灾情况及震后当地发展情况;1987年6月。云南省地震局联合玉溪地区行政公署、峨山县在峨山县临江公园建纪震亭, 并刻 峨山地震碑记 , 记载当时地震情况及峨山县历史地震情况;1986年, 为保存地震痕迹以备科学考察, 峨山县将峨山县牛白甸乡十三公里处设为地震遗址保卫区 我们搜集到的关于通海地震的资料就是以上罗列的部分, 这些资料均实事求是、尊重历史, 但很少为公众所了解, 除了学术查考外几乎没有被利用过的痕迹。另外还有一些书籍、文章、电视节目等, 如通海宣传部2003年编写的(中国通海 一
7、 五 大劫难回眸、作家杨杨2018年出版的(通海大地震真相 (一个人的会议与调查) 、凤凰卫视(口述历史栏目2008年10月 通海大地震解密 、玉溪日报2018年1月份所做的 纪念通海大地震四十周年十分报道 等, 华而不实包含有一些夸大、歧义以及误解历史的成分, 在网络上广泛流传。 3. 档案通过社会教育促进民众思想素质提高, 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从上文分析能够看到, 唐山、通海两地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及民众心理状态同两地对利用地震相关档案进行社会宣传教育的状况具有一定的对应关系。档案开发利用充分的唐山, 民众心态积极、健康、向上, 相对应的城市发展迅速;而档案资料有限且将其束之高阁的通海则完
8、全相反。 档案社会教育真的具有如此大的影响力甚至于影响到社会发展么?在这里, 笔者将引入一个心理学名词 锚定效应 4, 即人们在认识、判定新事物时, 易受报道、云南省地震局出版的专业性著作及各地刻立的纪念碑外, 部门并未对此次地震公开发表任何相关言论, 反而是某些民间人士率先大肆传播所谓 地震真相 论, 将组织在特定时代背景下所做出的行为夸大化、扭曲化, 进而诱导民众产生某种不健康的结论, 于是, 锚定效应产生。久而久之, 公众提到通海地震的第一印象就是 地震真相被掩盖 救灾物资被退回 之后所有的判定、行为也都是基于此做出, 现如今网络上仍然充斥着 被掩盖的历史悬案 惊天大揭秘 等报道, 更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农业相关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