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性债务文献综述,公共管理硕士论文.docx





《地方政府性债务文献综述,公共管理硕士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方政府性债务文献综述,公共管理硕士论文.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地方性债务文献综述,公共管理硕士论文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第1部分】【第2部分】【第3部分】 地方性债务文献综述【第4部分】【第5部分】【第6部分】【第7部分】 二、文献综述 一地方性债务的概念 1.地方性债务 1我们国家对地方债务内涵的界定 地方债务是指下面的各级作为债务人所承当的债务。狭义的地方债务是指地方以其信誉为基础,在地方财政收支缺乏的情况下,为履行基本职能、知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通过一定的融资手段获得资金而构成的债务;广义的地方债务还包括隐性直接债务和或有债务等。 2我们国家对地方性债务内涵的界定 地方性债务,是指地方行政事业单位、融资平台公司等因市政道路、水利设施、保障性安居
2、工程等公益性项目建设而构成的债务,构成方式包括直接借入、拖欠工程款及提供担保、回购等信誉支持,华而不实,通过直接借入或拖欠工程款构成的债务称为直接债务,通过提供担保、回购等信誉支持而构成的债务称为担保债务 1. 3地方债务与地方性债务的区别 从举借主体上看,地方债务仅指地方直接举借的债务,地方性债务还包括融资平台公司、行政事业单位及其他单位举借的部分债务。从担保债务的统计口径上看,地方性债务仅包括由非财政资金归还的债务,由财政资金归还的债务归入直接债务 2; 地方债务则既包括由非财政资金归还的债务,又包括由非财政资金归还的债务 3.除此之外,地方性债务侧重于反映融资平台公司、机关事业单位等为公
3、益性项目举借的债务,而地方债务则包括隐性直接负债、隐性或有负债等多种类型。 2.性债务分类 1按部门统计口径分类 2按债务发生能否属于法定义务。显性债务是指通过某一法律或合同约定而产生的地方债务。包括银行贷款、国债转贷资金、各种拖欠款项、专项借款等。隐性债务是指不是通过法律或者相关合同约定,而是由于公众期望或政治压力产生,最终由地方承当归还责任的债务4. 3按债务产生的级次级性债务、省级性债务、市级性债务、县级性债务、乡镇级性债务。 3.地方性债务风险 地方性债务风险是指由于地方性债务的规模或者构造不合理,超过了地方的归还能力,对地方性债务的可持续性或经济社会发展造成损害的可能性 5.即,地方
4、因无力归还到期债务,给地方财政甚至地方经济造成损失的可能性。分析和评价性债务风险主要有负债率、债务率和偿债率等三个基本指标6: 二国外研究现在状况 国外对于性债务的研究较早,华而不实,关于举债的利弊问题一直是国外学者们争论的焦点,总结起来有下面几个流派: 1.公债无害论 1767年,英国经济学家詹姆斯 斯图亚特在(政治经济学研究中第一次系统地提出了公债理论,他从公债与私债的关系上论证了公债对经济的无害性,他以为由于可向债权人征税,因而可以以无限度地举债。卡尔 迪策尔以为公债具有生产性,假如用于投资支出就不应该以为是非生产性消费行为,例如用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能够方便商品流通,因此能促进国民经济的
5、发展,用于教育能够提高劳动者的技能,因此也能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除此之外,公债有利于信誉经济的发展,而信誉经济的发展又会提高储蓄转化为投资的效率,进而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 2.公债有害论 持公债有害论的代表人物有亚当 斯密、大卫 李嘉图、萨伊、大卫 休谟等,他们从多个角度对公债的有害性进行了论证:见表33.公债中性论。 德国社会政策学派代表人物瓦格纳和英国经济学家麦卡库洛赫、穆勒以为国家举债利弊兼有。瓦格纳以为国家的活动也具有生产性,国家能够通过消耗有形财产来创造无形的财富,因而为知足财政支出需要能够通过举借国债来弥补财政赤字;应根据财政支出的不同性质来决定筹措财政经费的不同方式方法,属于经常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农业相关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