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和孟加拉国益贫式增长的成就及经验借鉴,发展经济学论文.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越南和孟加拉国益贫式增长的成就及经验借鉴,发展经济学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越南和孟加拉国益贫式增长的成就及经验借鉴,发展经济学论文.docx(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越南和孟加拉国益贫式增长的成就及经验借鉴,发展经济学论文发展经济学的涓滴理论以为,经济增长所带来的收益能够自动扩散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和阶层。 根据这一理论,经济增长会自动惠及穷人,只要保持快速的经济增长就能实现贫困的快速下降。但是 20 世纪80 年代发展中国家的减贫实践表示清楚,单纯依靠经济增长的减贫效果并不理想,贫困人口的生活水平甚至可能会随着经济增长而下降。 在这个背景下,人们重新审视经济增长和减贫之间的关系,发现经济增长的减贫效果还依靠收入分配的变动,只要快速的经济增长和对穷人有利的收入分配相结合才能实现有效减贫,到达所谓的 益贫式增长 ,即对穷人有利的经济增长。由于益贫式增长研究经济增
2、长、贫困和不平等三者之间的关系,关注穷人在经济增长中的福利变动,很快遭到发展中国家政策制定者、国际机构和学者们的关注。2000 年世界银行的世界发展报告中明确提出了益贫式增长的概念,并指出以此为根据制定世界银行的减贫政策,用于指导各国的减贫实践,益贫式增长开场盛行。 越南和孟加拉国分别属于东南亚和南亚国家,这两个国家体制不同,社会经济发展的初始条件差异宏大,但是 20 世纪 90 年代均在经济增长和减贫方面表现突出,被以为是益贫式增长的典范。本文研究这两个国家在不同的社会经济背景下怎样使穷人广泛介入到经济增长经过中并实现益贫式增长的经历体验,为发展中国家施行益贫式增长战略提供思路和视角。 一、
3、越南和孟加拉国益贫式增长的成就 ( 一) 越南 1 越南的经济增长、收入和贫困状况 1976 年,越南实现了南北统一,从此全国进入社会建设时期,在南北方统一实行效仿苏联高度集中的社会形式,到1980 年,南方90%以上的私人企业被没收或合并,80% 左右的土地被强行集体化,约 1/3 的城市人口被赶到条件特别恶劣的 新经济区 ,这一过激政策导致南方经济迅速衰退。1979 年中越战争爆发后,越南出现了严重的经济负增长,苏联和其他社会国家对越南的援助开场减少,而当时越南的经济基础还没有建立起来,1986 年通货膨胀率到达了775%,经济几乎走到了崩溃的边缘,最终在 80 年 代 中 期 发 生 了
4、 严 重 的 社 会 经 济 危机。 1986 年越共六大召开,越南正式开场革新开放,效果特别显着。根据世界银行统计,越南1990 2006 年的 年均增长率到达了 7 7% ,居世界前列水平,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越南经济增长继续放缓,2020 年经济增长率仅为 5 2%,是 2000年以来的最低水平,但仍高于同期世界上多数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越南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 1985 年的202 美元( 2000 年不变价) 上升到 2020 年的 986 美元( 按 2000 年不变价) ,正在从贫穷的国家向中等收入国家转变。 越南的革新开放获得了宏大成就,被公以为是世界上除了中国以外建设
5、社会最为成功的国家。 根据世界银行统计,20 世纪90 年代,越南实现快速的经济增长同时,贫困发生率从 1993 年的 58 1% 下降到 1998 年的 37 4%,华而不实农村贫困发生率下降了21 5 个百分位点,城市贫困发生率下降了将近 16 个百分位点,下降幅度很大。进入 2000 年以后,城乡贫困发生率仍然持续下降,但是下降幅度不如 20 世纪90 年代。2020 年,越南贫困发生率为 17 2% ,华而不实农村贫困发生率为 22%,城市仅为 5 4%。 革新开放后,越南在保持高速经济增长的同时,其收入不平等也保持相对稳定。据世界银行统计,1993 年以后,除了在 21 世纪初基尼系
6、数有所上升,贫富差距略有扩大外,其他年份基尼系数均在 35% 36% 之间波动,与其他亚洲国家相比,贫富差距相对较低。由于越南不平等变动不大,这使得经济增长的减贫弹性较高,越南贫困人口的变动对经济增长越来越敏感,快速的经济增长有效地降低了贫困,这无疑是越南改新开放最成功的方面。 2 越南实现益贫式增长的实践 越南在经济增长和贫困减少方面的出色表现为发展中国家实现益贫式增长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其经历体验总结如下。 ( 1) 土地改革。越南的贫困人口大多数集中在农村,且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活动,越南土地分配改革是实现益贫式增长的重要内容。1988 年越南进行土地分配,把土地使用权赋予农户,1993 年
7、越南国会通过的(土地法规定,在土地分配时把土地使用权证书发放给所有农户,农民能够长期使用土地,期限长达 15 50 年,并容许继承、转让、租赁、抵押土地所有权,到 2000 年为止,越南有 110 万土地使用权证书被发放。 越南的土地分配比拟公平,各省土地使用权在最大范围内被有效分配,农村贫困群体的收入来源趋于多样化,穷人从土地分配改革中得到了实惠。 ( 2) 对农产品贸易自由化。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越南先后参加东盟自由贸易协定、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签订了多种双边贸易协定,并于 2006 年参加世界贸易组织。越南积极融入世界市场推动了稻米及其他农产品生产和出口的增加,对农村贫困减少有深远
8、的影响。 稻米是越南传统的占主导地位的农作物,越南对稻米政策施行了重要改革,采取一系列措施如延长农民土地使用权,稻米出口自由化,放松稻米的内部贸易壁垒等使得越南国内稻米实际价格上升,农民的实际收入增加; 与此同时,国内对化肥进口管制放松,化肥价格下降,包括稻米在内的主要农产品产量和利润率不断提高,出口市场不断扩大,刺激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 ( 3) 私营经济的发展。1991 年越南公布了企业法,新企业稳定增加,2000 年对企业法修订,新的企业法简化了登记手续和发放许可证的程序,私营经济迅速增加。据统计,私人公司增加率从1995 1999 年的 4% 5% 迅速上升到 19
9、99 2001年的 15% 30%。私营经济主要集中在工业和服务业,这两大领域很快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气力和吸纳就业的主要渠道。亚洲金融危机后,越南私人经济继续发展,工业和服务业领域非正式就业的大量增加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处于社会最底层的贫困群体的收入水平。 ( 4) 健康和教育的投入。20 世纪 80 年代末、90年代初,越南改革初期土地生产力的快速提高不仅使得适耕土地变得稀缺,而且导致了土地严重退化。 考虑到土地的相对稀缺性,越南加大对非熟练劳动力的培训,大力投资人力资本。20 世纪90 年代,越南贫困人口的教育获得的进步特别显着,1993 2002 年,最贫困人口的初中入学率增加了4 倍,农
10、村上升了25 倍,而少数民族从 6 6% 上升到了 48% 。 ( 5) 瞄准最贫困人口的减贫计划。在减贫实践经过中,越南意识到高速经济增长仍然帮助不到最贫困的人口,很早就制定了惠及最贫困人口的政策,主要包括公共投资计划( PIP) 、消除饥饿和贫困的特殊国民计划( HEPR) 、针对社区级投资的 135 计划、少数民族特殊计划等。这些计划的施行极大地推动了越南的扶贫进程。 ( 6) 宏观经济和制度改革。随着市场经济的推行和私有产权的实行,越南认识到革新开放的基础是宏观经济的稳定。1989 年,越南施行了广泛的经济稳定政策,包括价格完全自由化、越南盾贬值、约束预算、税收体制的重建以及金融部门改
11、革等等。 改革效果特别显着,同年通货膨胀率下降了 35%,经济增长率上升到 8%。在整个 90 年代越南通货膨胀率年均增长率保持在 3 7% 左右,越南恢复了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力。 越南在 20 世纪 90 年代实现益贫式增长的成功经历体验展示了一个贫穷的社会国家能够在短短 20多年内脱离极端贫困,表示清楚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型不需要以经济增长的下降和贫困的上升为代价。 ( 二) 孟加拉国 1 孟加拉国的经济增长、收入和贫困状况 孟加拉国人口密度高,经济脆弱,资源匮乏、自然灾祸频发。1971 年独立后,这个国家就陷入了社会动乱、经济秩序混乱和专制统治中,贫困发生率到达了 74%,普通民众生
12、活极端贫困。孟加拉国经济增长的一个典型特征就是波动性大,主要是由于该国的经济增长受自然灾祸以及其他不可预测因素的影响很大,经济增长的不稳定性给减贫带来了很大困难。20 世纪 80 年代,孟加拉年均 变动的系数到达了 29 5%,20 世纪 90 年代,该国采取一系列措施如提高抵御自然灾祸的能力,发展农业和非农业经济等,经济增长的波动性下降,年均 变动的系数下降为 8%,减贫速度加快。据世界银行统计,孟加拉国人均收入增长率从 80 年代的 2 2% 上升到90 年代的 3% ,同期年均贫困下降率从 0 6% 上升到2 4% ,与此同时不平等略有上升,城市基尼系数从1991 1992 年度的 0
13、33 上升到 2000 年的 0 44,同期农村从 0 27 上升到 0 36,但在亚洲国家仍属于较低水平,这段时期被以为是孟加拉国的益贫式增长时期。 2 孟加拉益贫式增长的实践 20 世纪 80 年代,孟加拉国的减贫速度遭到经济增长的不稳定性,财政赤字以及自然灾祸的影响而减缓。20 世纪90 年代,大力投入农村基础设施,自然灾祸造成毁坏得到控制,减贫速度加快。 这段时期其国内稳定的宏观经济和政治环境使得该国能够利用财政公共支出进行益贫式增长改革,在计划生育、基础教育、产妇保健、儿童免疫接种等卫生保健服务等方面政策的可持续性进一步促进了该国经济增长的益贫性。 20 世纪 90 年代,孟加拉国在
14、宏观经济政策、农业政策、农村要素市场等方面的改革提高了穷人介入经济活动的能力。据世界银行统计,由于国家在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领域方面施行有利于穷人的公共投资政策,孟加拉国经济增长率从 20 世纪 80 年代的3 7% 上升到 90 年代的 4 8% ,贫困加速下降。90 年代,孟加拉国通过公共转移支付加强安全网建设以提高自然灾祸的预防能力,给最贫困人口提供食物补贴,鼓励农民介入非农业生产以促进农民收入多元化,进而使贫困人口更好地应对外部冲击。 能够讲20 世纪 90 年代孟加拉国较好的减贫效果主要得益于对穷人有利的政策干涉。但是孟加拉国的经济增长策略侧重城市经济发展,重点发展非农业部门,从国家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农业相关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