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非物质文化遗产社会教育路径,社会教育论文.docx
《浅析非物质文化遗产社会教育路径,社会教育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非物质文化遗产社会教育路径,社会教育论文.docx(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浅析非物质文化遗产社会教育路径,社会教育论文内容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卫工作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国际化的步伐加快, 源于农耕文明、主要靠口传心授方式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土壤及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冲击, 面临着宏大的生存危机。与其单纯的保卫非物质文化遗产, 不如在释放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教育功能中唤醒公众的介入意识, 强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卫行为, 提高民族和国家的认同感和凝聚力。 本文关键词语:非物质文化遗产; 遗产保卫; 公共介入;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卫的现在状况 文化遗产是人类最难得珍贵的财富, 遗产保卫是功在现代, 利在千秋的大事。在适时调整保卫理念之后,
2、 非遗保卫工作获得较大成就。 (一) 文化遗产是人类最难得珍贵的财富 自人类产生以来, 遗产也就产生了。文化遗产源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与人类的生活实践有机结合在一起, 是 活态文化 , 是人类智慧和劳动的结晶, 也是人类最难得珍贵的财富。文化遗产不仅承载了个人、社区、族群、国家乃至全人类的历史记忆和集体记忆, 也是人们心灵的慰藉, 是人们对多元文化、异质文化的向往的源泉。 根据遗产存在的不同形态, 文化遗产能够分为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形文化遗产通常被称作物质文化遗产 (Physical Heritage) , 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遗产统称非物质文化遗产 (Non-physica
3、l Heritage) 。 1. 物质文化遗产 物质文化遗产是能够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性的遗产。根据1972年(保卫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 (Convention Concerning the Protection of the World Cultural and Natural Heritage) , 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历史、考古、建筑、科学和技术等价值或重要性的特殊物质文化。详细来讲, 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古遗址、古建筑、古村落、古墓葬, 或具有特殊价值的建筑、建筑群等不可移动文化遗产;也包括出土的古器物、传世文物和工艺美术品等可移动文化遗产, 以及具有文化奉献的自然地貌。 可见, 物质文化
4、遗产以物质为依托, 但不局限于物质。有形载体在承载物质文化的同时, 也蕴藏了非物质文化遗产, 是物质性与非物质性的统一, 也是有形文化遗产向无形遗产的物化经过。 2. 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活的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 被各社区群体, 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1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 初次见于1982年在墨西哥举行的世界遗产委员会 (UNESCO) 的会议文件中。这一概念平衡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世界文化遗产认定标准上的差异, 丰富了遗产的领域。 第29届世界遗产委员会制定(人类口头及非
5、物质遗产杰作宣言 (Human Oral and Nonmaterial Heritage Masterpiece) , 并颁布首批19件非物质遗产杰作, 昆曲是华而不实之一。第32届世界遗产委员会通过(保卫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the Convention for the Safeguarding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 至此,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得到广泛应用。 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包括口头传统, 和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方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6、。 非物质文化遗产离不开物质性要素支撑。固然, 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是文化和技艺的展示, 但在创作和展示中离不开文化空间和传承人两大物质性要素。文化空间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定时空, 也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特定的社会环境空间和自然环境空间。只要在文化空间中, 才能充分表现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内涵。但凡致力于使艺术品和文物以失去其原有的环境和原有的功能为代价, 让它在一个更大的环境中, 产生新的功能和意义的行径, 都是某种形式的 汪达尔主义 。 非物质文化遗产重在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形式是言传身教、口传心授, 因而, 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卫的核心。传承人不局限于个人, 也包括民族、族群
7、或社区。传承的重点不仅仅是技术层面延续, 更多的是精神层面的弘扬。 除此之外, 文化遗产还牵涉个人、群体、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多维互动以及教育、自然和文化的保存、重现和发展, 是一个不断卷入、生成的动态经过。 (二)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卫工作 在人们关注文化遗产的时候, 物质文化遗产往往是最吸引眼球的。正是如此, 当人们投入大量的精神、人力、物力和财力保卫物质文化遗产时, 非物质文化遗产却默默地流逝。 处于经济全球化的时代, 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资本的跨地区、跨国的自由流使更多的地方性知识和民间技艺不断遭到冲击, 非遗传承碰到史无前例的挑战 1.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卫的理念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 城市化
8、和城镇化全面提速, 城乡二元构造发生重大改变。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涌入城市, 尤其是特大城市务工、生活, 改变了原有的生活方式和生态空间,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现形式、文化空间和文化生态也随之发生变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卫与发展、开发与利用之间的关系开场浮现, 怎样协调好二者的关系, 需要适时调整我们的非遗保卫理念。 第一, 两种错误立场要不得 一是过于文化中心论的倾向。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或属性绝对化, 以为发展和保卫之间的矛盾不可避免, 主张不发展就是保卫。这类观点混淆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卫工作主次矛盾, 外表上看是为了保卫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真性或原生态, 本质上是为了知足自个文化猎奇心理
9、, 不希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存地改变落后现在状况, 最终并不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卫和发展。 二是过于功利主义倾向。由于大多数非物质文化遗产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落后, 在目击了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土特产打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标签后, 立即身价百倍, 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畅销世界各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地能够享受国际援助、技术支持、免受战争或人为毁坏等一系列优惠待遇。这就使得地方过分强调经济效益, 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过度开发, 结果往往是经济效益增加了, 文化遗产却不可挽回地消失了。 第二, 以文化生态区建设, 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性保卫 所谓的文化生态区是指在划定的区域中, 借助保卫措施, 再现非物质文化
10、遗产的创造、传承和发展所依托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特定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情感沟通和精神追求等众多因素和条件, 使文化遗产得到修复的生态区域。文化生态保卫实验区的建设关键在于处理好文化要素、自然环境与人三者的关系。借助文化生态区, 将文化遗产处于其原生环境中, 使之成为 活文化、活遗产 。 2007年, 闽南文化生态保卫实验区是第一个获批的文化生态区, 实践证明划定文化生态保卫区既保卫了民居、古建筑、历史街区和村镇、重要文物等物质文化遗产, 又保卫了非物质文化遗产, 同时, 兼顾了对自然和文化生态环境保卫。截止到2020年底, 18家国家级生态保卫实验区获批, 2555个传统村落纳入财政补贴范
11、围, 生态保卫区的作用正在逐步彰显。 第三, 以生产性保卫, 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力 所谓生产性保卫是把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化为文化产品, 进而通过流通环节和销售环节来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真性和传承的保卫方式。 生产性保卫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以经济效益为动力, 以税收优惠引导非遗生产性示范性基地发展, 进而激发非遗产传承的内在活力, 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山东省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为依托的企业和经营户到达39170多个, 2020年营业收入196.26亿元, 利税30.11亿元, 从业人员到达265万余人。 第四, 以数字化保卫, 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卫代际传承 所谓非物质文
12、化遗产数字化保卫就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信息传播技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采录及数字化保卫, 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代际传承的新实践。 数字化保卫非物质文化遗产符合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规律。任何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发展历程中不断汲取新的要素、新的技艺来发展其内容、形式和传承方式方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每次变化, 也是在适应生产、生活方式的变迁而自我革新。数字化技术作为一种新技术, 恰恰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适应信息时代的一种选择, 是 道 和 术 的统一。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拥有者和传承人是非遗数字化保卫的主体。把非遗文献、图像、碑刻或影像等实物数字化转录, 建立数字化展览馆、体验馆、自媒体平台来存储和
13、展示非遗的经过中要发挥非遗拥有者和传承人的主体作用, 也应该成为非遗拥有者和传人的自觉选择。正在征求意见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卫专业标准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信息采集、资源数据库建设和数字化标准提供了操作规范。罗浮宫数字化项目、数字化米开朗琪罗计划、罗马大剧场数字化项目, 是文化遗产数字化保卫工作中成功的探寻求索, 积累了有益的经历体验。 2.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卫工作回首 我们国家参加(保卫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来, 非遗保卫工作有序进行, 不断积累有益经历体验, 构成中华特点非遗保卫格局。 第一, 完善和推进非遗保卫法律体系建设 2018年公布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在相当程度上给非遗
14、保卫提供了法律保障和支持, 但仍缺乏与之相配套法规和地方性法规。 在法学界, 对非遗的民事权利使用知识产权法或十分权利法仍存在不同的认识。在立法实践中, 非遗的知识产权保卫必须以国际化为视角, 寻求传统知识产权制度在法理上的突破, 在现有知识产权法体系下扩展出兼容传统知识产权的新法律体系。在国家立法方面, 制定出台(关于加强今后一段时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卫工作的若干意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管理办法以及将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名称调整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 在地方立法方面, 根据各地的不同情况, 制定、出台了更具针对性和操作性的地方性法规及文件。截至2020
15、年底, 我们国家已有18个省 (自治区、直辖市) 出台、修订了本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卫条例, 多层次的法律保障体系正在逐步构成。 第二, 推进非遗保卫科学化、规范化、体系化进程 科学化、规范化和体系化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遗保卫工作的内在要求, 也是做好非遗保卫工作的基础。 首先, 代表性项目名录申报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自2020年以来,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申报工作初次采用网上申报, 对申报文本、图片以及视频的技术要求有所提高, 规范了申报程序。其次, 强化对代表性项目保卫单位动态化管理。文化部定期对保卫单位的履职能力、条件和绩效进行考核, 并根据考核结果, 重新认定或调整项目保卫单
16、位。 最后, 多种保卫方式全面推进, 非遗保卫体系化效果良好。针对非遗保卫的不同需求, 施行抢救性保卫、整体性保卫、生产性保卫和数字化保卫等保卫方式, 并制定相应的业务标准规范保卫工作的流程。譬如, 在非遗抢救性保卫工作方面, 文化部制定(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性保卫工作的指导意见和(关于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性记录工作的通知两个工作规范;在加强传统村落保卫方面, 文化部牵头, 多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切实加强中国传统村落的指导意见;在数字化保卫工作方面, 出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卫专业标准。 第三, 进一步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体系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卫与传承人的保卫与培养息息相关,
17、 非物质文化遗产要永续传承传扬下去并且发扬它的魅力, 就必须坚持不断地保卫与培养传承人。因而, 坚持 以人为本 , 做好非遗传承人的保卫、培养和造就人才, 完善传承体系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高级人才培养不可或缺。非遗保卫急需大量国际化、专业化、高学历的人才, 遗憾的是只要中国艺术研究院招收传统技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卫时间研究两个方向的硕士研究生, 缺乏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后流动站设置。其次, 加强非遗保卫工作专业人才和非遗资源开发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构成非遗保卫和非遗资源开发的良性互动。 最后, 传承人体系的创新与完善。传统非遗传承方式主要是世袭和广传, 所谓世袭传承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农业相关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