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小学阶段开展传统文化教育之我见.docx
《农村中小学阶段开展传统文化教育之我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中小学阶段开展传统文化教育之我见.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农村中小学阶段开展传统文化教育之我见 农村学校勤工俭学之我见 XX市XX县区王集镇石头小学校 撰稿人:符会杰 2010年4月10日 农村学校勤工俭学之我见 勤工俭学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优良传统和特色之一,是社会主义教育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不仅在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史上功不可没,而且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教育改革和发展历程中大有作为。但现阶段,勤工俭学现状却不容乐观,一些农村中小学的勤工俭学工作近乎荒废。尽管农村的生活水平比不上城市,但农村学生的那种骄横奢侈,养尊处优的小皇帝生活却和城市学生差不多,他们鄙薄劳动,贪图享乐,拈轻怕重的观念和行为令人十分忧虑和担心。有的人认为,过去搞勤工俭
2、学,是因为物质条件差,不搞不行,现在物质条件好了,还让学生们搞勤工俭学没有必要。这种认识显然是不正确的。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作为基础教育,我们不一定把每一个学生都培养成才,但我们可以把每一个学生培养成热爱劳动的人,让他们在劳动中体验生活,感受艰辛,培养他们勤俭朴实的好习惯。一个合格的公民首先应该是劳动的人,只有能劳动,才会生存,只有会劳动,才能致富。鄙薄劳动,游手好闲就可能会成为社会的渣滓。有位家长发出这样的感慨:现在的学生没用了,眼高手低,肩不能挑,手不能提,上了几年学简直就成了一个书呆子。这样的感慨发人深思,让人警醒,它反
3、映我们现行的学校教育存在很大的弊端。作为学校教育者应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一、更新观念,正确认识勤工俭学在基础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从目前现状来看,不少的学校依旧受各种考试评价的限制,认为只要学生拥有骄人的考绩,那就是一白遮百丑,自然教师有光、学校有名。于是拼命地夯实文化考试科目的教学,从而忽视诸如劳动技术的教育和勤工俭学的开展。在物欲横流的今天,也有的学校领导认为有利可图就搞,“保本经营”就犯不着去折腾。党的十六大提出,教育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教育要为人民服务,教育要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要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新时代下,作为中小学校,勤工俭学要以创收为重点转变为以育人为重点,要让学生通过劳动来锻
4、炼自己, 感悟生活,认识世界,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首先教师要转变观念,以前有许多教师把勤工俭学狭隘地理解为就是赚钱,赚钱就是勤工俭学,缺乏正确的组织和引导,整日让学生交这个拿那个的,引起了许多家长的不满,使勤工俭学在社会上产生了诸多不良的影响。 记得笔者小时候上学时,每逢周末回家,放下书包,帮助父母种地、收庄稼、栽树、去田里捉害虫等,做了很多农活。还经常挎上篮子,给牲口割草、拾柴禾、捡树叶。甚至有的女孩子从母亲那里学绣花、捺鞋底。那时觉得劳动是学习生活的调节,感觉特轻松,既锻炼了身体,又陶冶了身心。而现在的教育,整天把学生关在校园里,关在教室里,书本知识学得多,实践锻炼机会少。学生不
5、仅不劳动,而且在思想上厌恶劳动,鄙视劳动。劳动光荣,不劳动可耻的思想离他们渐行渐远。这样懒惰成性、好逸恶劳、四体不勤的学生将来怎样为祖国做贡献。我们不敢保证把每位学生都培养成才,我们至少可以把学生培养成能劳动,爱劳动的人。他们既便不能成才,至少也会凭着自己的勤劳找一份事干,也会成为社会有用的人。如果没有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整日无所事事,游手好闲,将会给家庭,社会带来隐患。这样,教育就失去了以育人为目的的初衷。 二、因势利导,多角度,多渠道挖掘学校教育资源,搞好勤工俭学活动。 现在的农村中小学大部分是不完全制学校,学校校舍简陋,资源匮乏,加上一些教师观念落后、狭隘。曲解了勤工俭学积极的教育意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农村中小学 阶段 开展 传统文化 教育 我见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