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专题九区域资源开发与区域经济发展1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doc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专题九区域资源开发与区域经济发展1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专题九区域资源开发与区域经济发展1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 / 8【2019【2019 最新最新】精选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专题九区域资源精选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专题九区域资源开发与区域经济发展开发与区域经济发展 1 1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一、选择题(本题共 11 小题,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每小题 4 分,共 44 分)(2016江西 4 月检测)青海省油气资源比较丰富,加上近年来新能源的开发,出现能源过剩现象。下图是青海省电力构成情况。读图,完成 12 题。1图中新能源主要包括( )A风能、太阳能 B核能、太阳能C核能、地热能 D风能、地热能2青海省为解决能源过剩问题应该大力发展( )A纺织工业 B电子
2、工业B食品加工工业 D石油化学工业解析:第 1 题,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而具有太阳能、风能优势,故图中新能源主要是风能和太阳能。第 2 题,为解决能源过剩问题,可大力发展高耗能工业,同时要注意结合本身资源条件;材料中提及青海省油气资源比较丰富,则可大力发展石油化学工业。答案:1.A 2.D(2016淮安质检)下图为我国局部地区示意图。读图,完成34 题。(导学号 53490091)3图示地区煤炭资源的开采可能直接( )2 / 8A加剧水土流失 B造成土壤次生盐渍化C破坏地表植被 D减轻环境污染4为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当地可采取的措施有( )A大力提高煤炭产量 B将涉煤企业外迁C加大煤炭的外运能
3、力D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解析:第 3 题,图示煤炭资源分布地区,降水少,植被以草原为主。煤炭资源分布在地下,煤炭开采直接破坏地表植被。第 4 题,煤是非可再生资源,大力提高煤炭产量,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将涉煤企业外迁,会影响当地经济的发展;加大煤炭的外运能力,会加快资源枯竭;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在发展中解决问题,故D 项正确。答案:3.C 4.D(2016昆明二模)下图为 2012 年我国新疆 LNG(液化天然气)站点分布图。读图,完成 56 题。5影响新疆 LNG 站点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资源 B市场C交通 D技术6我国将在今后若干年内大力建设 LNG 站点,其建设的主要意义是(
4、)A大大改善我国大气质量B促进西气东输工程建设C积极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D减轻我国东部地区能源短缺压力解析:第 5 题,资源、市场、交通、技术都是影响新疆 LNG 站点分布的因素,结合图可知,天然气站主要沿国道分布,故选 C 项。3 / 8第 6 题,液化天然气简称 LNG,主要成分是甲烷,无色、无味、无毒且无腐蚀性。燃烧后对空气污染非常小,放出的热量大。大力建设 LNG 站点的主要意义是改善我国大气质量。故选 A 项。答案:5.C 6.A(2016甘肃质检)读长江荆江河段及荆江分洪工程示意图,完成 79 题。(导学号 53490092)7关于荆江河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A泥沙沉积形成了南
5、五洲B溯源侵蚀使得河道弯曲C荆江分洪区汛期大量蓄水D人民大垸不受洪水威胁8 “万里长江,险在荆江”的主要原因是( )A湖泊的调节功能较弱B地下水位过高,补给河流C泥沙淤积使得河床增高D流速过快,河岸侵蚀严重9关于分、蓄洪区土地利用的叙述,最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是( )A为应对特大洪水而禁止开发B发展湿地生态经济及旅游C作为城市建设用地利用D开挖成湖,增强调节功能解析:第 7 题,南五洲位于荆江中心,属江心洲,由泥沙淤积而成。第 8 题,荆江段河道弯曲,水流较缓,河床被上游带来的泥沙抬高,而且上游有川江(宜宾至宜昌)大量江水汇入,使得“万里长江,险在荆江” 。第 9 题,分、蓄洪区土地利用从可持续发
6、展角度,4 / 8应注意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A 项禁止开发忽略了经济效益,不利于当地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C 项没有考虑生态效益,且对分、蓄洪区居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威胁;D 项工程量过大,不易实施;B项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最好。答案:7.A 8.C 9.B(2016安徽皖南八校三模)都江堰水利工程为无坝引水工程,位于成都平原西部岷江上,鱼嘴把岷江分为内江与外江,分水堤构筑在岷江的弧形弯道上。在洪水期,内外江水量分配比例是 46,同时如果水量超过宝瓶口,水就会自动从飞沙堰排出。读“都江堰示意图” ,完成 1011 题。都江堰示意图10夏季洪水中只有约 20%的泥沙通过宝瓶口由灌溉渠道进入
7、成都平原,主要是因为( )A凸岸泥沙沉积,凹岸流速快,进入宝瓶口泥沙少B内江从飞沙堰排出的河水流速快,泥沙含量大C外江江面比内江宽,水流速度比内江快D随洪水而来的泥沙大部分随表层水流流向外江11岷江是长江流域水量较大的支流,都江堰以上为上游段。下列有关岷江中下游水文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西侧支流比东侧支流流速慢B东侧支流水能资源更丰富C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明显D雨水是唯一的补给水源解析: 第 10 题,在洪水湖,内外江水量分配比例为 46,则大部分泥沙流入外江;在鱼嘴分流后,内江凹岸的洪水直接进入宝5 / 8瓶口,根据弯道的水流规律,表层水流流向凹岸,流速快,含沙量少,所以进入宝瓶口的泥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 地理 二轮 专题 复习 区域 资源 开发 经济发展 自然资源 综合 开发利用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