羞怯和人际交往对大学生的手机移动互联网过度使用的影响,心理学论文.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羞怯和人际交往对大学生的手机移动互联网过度使用的影响,心理学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羞怯和人际交往对大学生的手机移动互联网过度使用的影响,心理学论文.docx(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羞怯和人际交往对大学生的手机移动互联网过度使用的影响,心理学论文羞怯是个体在人际交往中感觉到被别人评价时,在心理产生的一种紧张、担忧或尴尬的心理倾向,其表现的突出特征是个体倾向于花较多的时间监控自个的感觉和行为,担忧自个的行为会给别人留下不好的印象,因此变得焦虑不安1 也有研究者以为羞怯是一种人格特征,它与内向性人格关系密切,具有这种特征的个体常会对社会适应产生消极影响 如 Caprara 等以为,羞怯的个体言语和非言语较少,社交能力不强,很少主动与别人尤其是异性进行社会交往,社交逃避行为较多2 王倩倩等还发现羞怯能显着负向预测大学生的人际情境觉察能力,可能对大学生的健康人际交往产生消极影响3
2、 但也有研究者以为,具有羞怯特征的大学生并不总是逃避与别人的人际交往,他们也具有强烈的交往需要和动机,只是他们的羞怯特征使这些需要很少表现出来,因此能够以为羞怯的个体同样具有强烈的交往动机4在网络时代,大学生有了新的途径与别人建立新型的社交关系,基于互联网的人际交往有着现实人际交往无法比较的众多优势,如网络的虚拟性和匿名性等特点,使大学生不用为遭到的各种评价而焦虑,同时他们也能够愈加自由、平等地与别人进行在线沟通,知足自个对人际交往的需要 雷雳等研究发现,大学生对网络社交服务有着明显的偏好,尤其是内向性人格的大学生更愿意通过网络社交平台( 社交网站、QQ、微信等) 来构建自个的人际关系5 随着
3、传统互联网向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将互联网转移到智能手机上,这种兼具手机移动便携性和传统互联网网络功能为一体的手机移动互联网对大学生具有极强的吸引力 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 ( CNNIC) 的统计,截至 2020 年 6 月,我们国家手机移动互联网网民规模达 5 27 亿,手机移动互联网的使用率( 83 4%) 初次超越传统 PC 互联网的整体使用率( 80. 9%) ,在规模上已经居于世界第一6 姜永志等研究发现,大学生的社会疏离感、社交回避行为与手机移动互联网的过度使用行为存在显着的正相关7; 李雪也以为,手机使用具有负社会功能,会对青少年的现实人际关系起到毁坏作用,并指出手机
4、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正在加剧这种负社会功能8; 刘红等研究还发现,手机依靠较高的青少年,更易产生孤单感、疏离感、社交问题和人格障碍9 以上相关的研究结果都表示清楚大学生的手机移动互联网使用与个体的人际交往有着密切的关系,人际交往能力怎样可能对手机移动互联网的使用产生影响,同时手机移动互联网的使用也会对个体的人际交往产生影响羞怯作为一种较为典型的人格特征,不仅对人际交往产生消极影响,也有研究发现羞怯很有可能是网络成瘾的重要影响因素,唐海波等发现大学生的羞怯与网络成瘾存在显着的正相关10,李菲菲等不但发现羞怯与网络人际交往依靠程度存在显着正相关,同时也发现羞怯能通过人际交往困扰而间接影响大学生对网络社
5、交的过度使用11 因而,由于前文已分析羞怯与人际交往有着密切的关系,人际交往与手机移动互联网的使用也有着密切的关系,新近研究又发现羞怯、人际交往和网络社交服务使用间存在密切关系 那么,在移动媒体时代,羞怯、人际交往和手机移动互联网使用行为之间的关系怎样? 它们的关系能否与基于传统互联网的研究结果一致? 羞怯和人际交往能否会对大学生的手机移动互联网过度使用行为产生影响? 这是我们特别感兴趣的问题,本研究尝试对三者的关系进行讨论 1 研究方式方法 1 1 被试 采用整群分层抽样方式方法从内蒙古 3 所高校( 华而不实 1 所民族类高校、1 所师范类高校、1 所综合类高校)选取大一至大四学生 150
6、0 名被试发放问卷,回收有效问卷 1488 份 男性 556 人,女性 932 人,平均年龄为20 55,标准差为 1 42; 大一 512 人,大二 384 人,大三 376 人,大四 216 人; 城市生源 760 人,农村生源 728人,文科 480 人,理工科 1008 人 研究介入者均为自愿介入调查研究 1 2 测量工具 1 2 1 羞怯量表 采用 Cheek 和 Buss 在 1981 年编制的(羞怯量表12,该量表包括 13 道题目,量表采用自陈量表的形式,从 1-完全不符合到 5-完全符合 5 个等级记分,量表总分范围从 13 分( 羞怯程度最低) 到 65 分( 羞怯程度最高
7、) 本研究中总量表内部一致性系数( Cronbach ) 为 0 872 1 2 2 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 采用郑日昌等编制的(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13测查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困扰,量表包括 28 道题目,分为交谈沟通困扰、交际交友困扰、待人接物困扰和异性交往困扰 4 个维度 量表采用从 1-完全不符合到5-完全符合 5 个等级记分,分数越高,表示清楚人际关系困扰越严重 本研究中总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 Cronbach ) 为 0 845,各因子的内部一致性系数( Cronbach ) 在 0 640 0 865 之间1 2 3 大学生手机移动互联网过度使用行为量表。 采用姜永志等编制的(大学生
8、手机移动互联网过度使用行为量表14,该问卷包括 17 道题目,分为戒断异常感觉和状态、情绪调节、社会功能、耐受性和使用时间 5 个因子 各项目相加得到量表总分,分数越高代表手机移动互联网过度使用行为的卷入程度越深 问卷采用自陈量表的形式,从1-完全不同意到5-完全同意5 个等级记分 本研究中总量表内部一致性系数 ( Cronbach ) 为 0 777,各因子的内部一致性系数( Cronbach ) 在 0 550 0 730 之间1 3 数据分析研究所得数据使用 SPSS16 0 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 1 大学生羞怯、人际交往困扰与手机移动互联网过度使用行为的相关 为了解羞怯、人
9、际交往困扰与手机移动互联网过度使用行为的关系,对各变量间的相关进行分析 结果显示: 羞怯、人际交往困扰总分及各因子与手机移动互联网过度使用行为间存在显着正相关,即羞怯和人际关系存在困扰的大学生可能更易沉溺于过度使用手机移动互联网; 羞怯与人际交往困扰总分及各因子间也存在显着正相关,即羞怯的大学生可能存在更多的人际交往困扰( 见表 1) 【1】 2 2 羞怯和人际关系困扰对手机移动互联网过度使用行为的预测 为进一步揭示羞怯与人际关系困扰能否能显着预测大学生手机移动互联网过度使用行为,以羞怯和人际关系困扰及各因子为预测变量,以手机移动互联网过度使用行为为因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 结果显示: 在排除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文化交流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