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中顿悟发生的时间进程及认知机制,心理学论文.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诗歌鉴赏中顿悟发生的时间进程及认知机制,心理学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歌鉴赏中顿悟发生的时间进程及认知机制,心理学论文.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诗歌鉴赏中顿悟发生的时间进程及认知机制,心理学论文诗歌鉴赏是一种创造性的艺术欣赏活动,是通过欣赏创作主体与文本、与世界的有机融合来获得美感的审美活动( 黄俊娟,2018,pp 134-137) 。认知心理学主张,诗歌鉴赏是一个信息沟通活动,是通过读者审美心理构造对诗作存储的语言、意象和意蕴信息的接收经过( 吴思敬,1987,p 106) 。 诗歌鉴赏活动中,语言信息的接收是基础,意象的再造为桥梁,深层意蕴的探求则是关键 只要捕捉到诗歌的深层意蕴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鉴赏。诗歌意蕴被誉为诗歌的内在生命,是隐含在诗句中具有不可描绘叙述性和不确定性的隐喻或象征等意味。根据语言学家索绪尔的观点,语言符号系统
2、由 能指 和 所指 两部分构成( 索绪尔,1980,p 102) 。在诗歌语言中,能指包括语言信息及其生成的意象; 所指包括诗歌的表层语义和深层意蕴,华而不实表层语义是确定的,直接由语言所指向; 而深层意蕴则是模糊的弦外之音,不能直接从语言信息推断( 胡立耘,1999,pp 80-87) ,加之诗歌创作者经常存心故意拉大语言、意象和意蕴三者之间的距离,使读者难以透过意象把握诗歌的意蕴( 周金声,1995,pp58-62) 。因而,对诗歌意蕴的理解无法依靠严格的逻辑推理方式完成。研究者发现,具有和诗人一样审美心理构造的读者,能在凝神观照中的某一霎时以顿悟的方式洞悉隐藏在意象中的意蕴( 吴思敬,1
3、987,pp 174-175) 。顿悟本是fo教用语,诗论家严羽 以禅喻诗 ,借顿悟来讲明读诗或学诗的经过中,无须经过分析而直接把握诗歌审美特征和本质规律的理解经过。这是一种独特的审美思维方式,是超越了对诗歌语言信息的字面理解而从整体上对诗歌意蕴的领悟。获得诗歌意蕴是鉴赏的关键,而诗歌意蕴以不同的写作手法隐藏在诗句语言中,其内涵在不同诗作间差异宏大,只要理解发生的方式是共同的,以顿悟而致的。因而,对诗歌顿悟进行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能够为进一步讨论诗歌鉴赏经过中的深层意蕴加工提供证据。 诗歌顿悟带来的情绪体验较一般的审美快感更为强烈,鉴赏者能准确地感悟,并通过自我评定确定能否发生了顿悟,这为
4、研究诗歌顿悟经过提供了可能。诗歌顿悟因其突发性和不自觉性等特征,在自然鉴赏经过中发生的时间不可控 人们对诗歌深层意蕴的考虑,短则数秒,长到数天可能才会忽然领悟。实验室条件下需在较为短暂的时间获得诗歌顿悟反响并准确地记录下来,这一困难需要寻找合适的技术手段和研究范式加以克制。同为顿悟领域的问题解决顿悟研究也碰到了这一难题,并在近十年来,突破了这一限制,创造性地设计了各类实验任务来讨论顿悟经过的脑机制( 沈汪兵、罗劲、刘昌、袁媛,2020,pp 1948-1963) 。诗歌顿悟作为一种特殊的顿悟现象,具有和问题解决顿悟类似的心理特征。首先,两者都会产生强烈的情感体验,诗歌顿悟伴随着一种心领神会、恍
5、然大悟的审美快感( 吴思敬,1987,p 176) ,而问题解决顿悟经过的 啊哈 体验也是一种愉快的、明了的领会感( Csikszentmihalyi Sawyer,1995,pp 329-364) ,并被看作问题解决顿悟的定义性成分( Gick Lockhart,1995,pp 197-228) ; 其次,诗歌顿悟具有和问题解决顿悟类似的 突发性 、 直指性 、 连续性 等特征( 罗劲,2004,pp 219-234) ; 再次,诗歌顿悟是一个不依靠逻辑推理的非常规思维经过,而问题解决顿悟经过也伴随着 常规推理的中断 和 思维的无意识飞跃 ( Metcalfe,1986,pp 288-294
6、) 。因而,能够尝试借鉴问题解决顿悟的研究技术与实验范式记录并分析诗歌顿悟的发生经过。猜谜-催化范式是罗劲等设计的一种有效诱发顿悟的实验方式方法( 罗劲,2004,pp 219-234) ,通过呈现答案:的方式催化顿悟,降低了顿悟发生所需的时间,并能更准确地记录顿悟发生的时间点,是当下广泛采用的顿悟研究范式之一。该范式在实验室情境下诱发顿悟,本质是促使被试对问题答案:的 领悟 ( 傅小兰,2004,pp 234-236) ,而诗歌鉴赏中的顿悟也是对诗歌深层意蕴的直觉领悟经过( 吴思敬,1987,p 174) 。同时,将猜谜-催化范式引入诗歌鉴赏心理研究具有现实可行性。 与其他诗歌类型相比,以近
7、体诗为代表的中国古典诗歌,更讲求格律,其诗歌构造具有较高的同质性,且诗作数量较多,能够知足实验材料的选取需要。诗中常有阐述主旨并意趣生动的关键句,以凝练的语言表示出深入的意蕴。因而,不需要对整首诗进行鉴赏,对关键诗句的鉴赏即可引发恍然大悟的顿悟反响。以诗句鉴赏代替全诗鉴赏可有效降低鉴赏时间,增大实验所能接受的项目数量。并且,关键诗句中常有明显的 诗眼 ,即诗中最精警传神的字或词语,是揭示 全诗之指 的重要所在( 范军,1993,pp 103-108) 。把空缺诗眼的不完好诗句作为 谜面 ,可视为鉴赏中的 留白 ,其空白与不确定性促使鉴赏者不断考虑诗句的深层意蕴。而将诗眼作为 答案: ,能够促进
8、句中意象的整合与完形,进而在霎时诱发顿悟。诗歌顿悟是瞬时发生的,对这一时间点的准确记录尤为重要,事件相关电位( event related potentials,EP) 技术具有极高的时间精度,符合对顿悟闪现霎时记录的需求。 现有大量问题解决顿悟研究采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记录顿悟霎时的脑电变化,已获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 Mai et al ,2004,pp 261-270; Qiu et al ,2008,pp 100-106; 沈汪兵、刘昌、张小将、陈亚林,2018,pp 229-240) 。就此,本研究以古诗句作为实验材料,采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借鉴猜谜-催化范式对诗歌鉴赏经过中顿悟发生的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文化交流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