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から”和“从”的中日用法对比分析,日语论文.docx





《“から”和“从”的中日用法对比分析,日语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から”和“从”的中日用法对比分析,日语论文.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和“从的中日用法对比分析,日语论文日语的 和汉语的 从 都表示事物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起点和终点,如例 1:七时出発。从 7 点出发。但有些日语句子在翻译经过中却不能直接翻译成 从 ,如例 2:友达手纸。 朋友写的信。这样日语格助词 和汉语介词 从 的基本含义没有对应。将例 2 按 从 字句翻译成 从朋友的信 ,不符合汉语表示出含义,更好的翻译方式为 朋友写来的信 .因而,这句话的日语表示出方式应为: 友达手纸书 . 如上所述, 和 从 在中日用法中能够直接理解,互相翻译,但也存在不能直接翻译的情况,需要通过转译才能表示出各自国家的语言习惯和思维方式。本文主要讨论 和 从 能够直接翻译和不能直接
2、翻译的不同情况。 一、 和 从 的语义功能 一 的语义功能 菅井对 的语义功能进行整理,内容如表 1所示。 在日语词典大辞林第三版的讲解评说中, 作为名词出现,表示 故 ,平安时代后作为格助词出现,表示 .在近当代后期,由 基本含义中的 时间,空间起点 含义引申出新的含义,如例 3、例 4 以准格助词形式出现,表示以后、以上的含义或以 的形式出现。 例 3:5重5 公斤以上的重量例 4:顺番始。 按顺序开场。 可见,随着时代的变化, 的语义含义不断扩大,由本意演生出更多的其他含义,并被广泛使用。 二 从 的语义功能 当代汉语词典对介词 从 做了如下解释。 1起于, 从 表示 拿 做起点 .例如
3、:从上海到北京、从不懂到懂、从无到有、从本周开场。 2表示经过,用在表示处所的词语前面。例如:从窗缝里往外看、从他们前面经过。 通过比照中日词典中 和 从 的定义能够看出,在表示起点时 的含义更广泛。 二、 和 从 的中日用法比照分析 主要以菅井对 的语义功能整理的内容为主,与汉语 从 的含义进行比照,分析 和 从 的对应情况和不对应情况。 一 和 从 在位置变化上的比照研究 物体位置的变化是指从起点移动到终点。移动有意志性移动和非意志性移动。 1. 意志性移动例 5:李上海行。 小李从上海走。 例 6:李取出。 小李从书包里拿出笔记本。 例 5 中,动作施动方小李,把上海作为移动的起点,进行
4、有意志的地点移动。 接在 上海 的后面,翻译成汉语后 从 接在 上海 前面。 例 5 是动作施动方小李本身的移动,例 6 中小李把 笔记本 从 书包 里拿出来,移动的地点是 书包 移动的物品是 笔记本 .小李把动作施加于笔记本。 无论施动方本身还是把动作施加给物品, 和 从 的用法完全一致。而例7中呈现出不一致的情况。 例 7:李出张帰。 小李从出差回来了。 小李出差回来了。 例 8:李授业帰。 小李从课堂回来了。 小李上课回来了。 例 7 中把 出张 翻译成 从出差 的话,不符合汉语表示出含义。移动的点不是场所也不是物品,而是表示事项的词,在汉语中不能直接表示出,需要用另外的思维方式进行翻译
5、。如例 8 授业 的意思是上课。日语中 是作为语法被定义化的,而汉语 从 的语法概念没有那么强。 2. 非意志性移动例 9:落。 杯子从桌子上掉下来。 例 9 表示杯子变化的位置。杯子不可能自个从桌子上掉下来,这里的移动属于非意志性移动。 是指 从桌子上 ,这里 和 从 的用法一致。 二 和 从 在状态变化上的比照研究 状态的变化是指物体由一种状态变化为另外一种状态,变化前用 和 从 进行提示。笔者针对几种可能出现的状态变化情况分析 和 从 的使用情况。 1. 发生的起点。 例 10:目涙出。 从眼里流出了泪水。 眼里流出了泪水。 从闪烁的大眼睛里流出了泪水。 例 10 中,本来眼睛里没有泪水
6、,后来眼里流出了泪水,是由原先没有的状态经过变化变成了 流出泪水 的状态。假如没有流出泪水的话,从眼睛里是看不到的。在日语中把 眼睛 作为起点,用 来表现。而汉语直接表示 眼睛怎么了 ,所以用 从 来翻译不符合汉语表示出方式。 假如在文中添加 闪烁 这样的修饰语,语句就变得通畅、自然。这是由于没有流眼泪阶段的 闪烁的大眼睛 作为眼泪的初期阶段容易被理解,由初级阶段到流出眼泪的结果阶段,用 从 来连接句子没有歧义。 以上句子中,单有后期的结果阶段,很难断定前期的初级阶段,用 从 翻译不符合汉语逻辑。但假如重点强调物体的状态 闪烁的大眼睛 ,能够缓和没有的前期阶段,使 从 接续起来比拟自然。 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文化交流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