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和西医对生命的认识及其特点,自然辩证法论文.docx
《中医和西医对生命的认识及其特点,自然辩证法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和西医对生命的认识及其特点,自然辩证法论文.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医和西医对生命的认识及其特点,自然辩证法论文英国著名宇宙物理学家保罗 戴维斯在其名著(上帝与新物理学中曾讲道: 对科学家来讲,生命是自然界中最令人惊讶的现象。 人的生命,作为一种客观自然现象,究竟是如何的存在?是我们人类一直在探寻的问题。 医学是人类对自然和本身的认知。对生命的认识亦为医学知识体系建构中的重要基质。一切医学活动都不可避免地会有对生命是什么发问。然而,对生命现象的探寻求索和追寻,不同的医学形式有着不同的认识和方式方法。西医学从当代科学的角度研究生命活动的规律,研究生命物质的构造和功能及其发生发展的规律。中医学则是绵延着传统的宇宙哲学观,在这里基础上观察和理解生命的本质。西医学更
2、注重从物理学、化学角度解释生命,近代无论是西方的医学科学还是生命科学都强调对人体生命的观察必须从微观细节中得到讲明。而中医学则在中国古代的 元气论 自然观的基础上构成了以 气、血、阴、阳 为基本对象的对生命活动的观察。针对这一点,本文将不同医学认知体系下的生命认识置于医学哲学的对话视野之中,分析两者的关系考虑中医生命认识研究的当代调适。 1、 中医对生命的认识及其特点 1.1 中医生命观:从中国传统文化土壤中孕育出来的中医理论,秉承了中国古代哲学中宇宙生成论的文化传统,以为 气 为生命之源。中医传统以为人体生命能量有三种形态,即 精、气、神 ;精是指生命能量的物质状态,是生命中的精微物质;气是
3、指生命能量的气化状态;神是指精神。(内经以为 神情皆在 是生命力的具体表现出,若是 神情皆去 则代表生命力的衰亡。除此之外,中医还提出了气血理论,讲明气是生命之本。该理论以为气和血是相联络的, 气 在体内的运行能够引导或阻碍血液的运行,并有 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 、 气到则血到,气滞则血瘀 之讲。而对于生命的本质,中医则以为是阴、阳之对立与统一。中医以为 阴阳者,万物之能始也 ,人本乎阴阳而生,并且由阴阳决定其生命的发展规律。 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阴阳的稳态有序才能保证生命的旺盛活动。而阴阳的偏盛、失调或是终极分离带来了疾病、衰老或是死亡。 1.2 中医生命认识的特点:中医对生命的认识体系
4、的建构特点表现为:首先,中医生命认识观是一种形象思维的建构。中医生命观更多地是以直观形象和表象为载体进行整体理论架构。(内经 灵枢 外端推崇以 司外揣内 的方式把握生命本质,其文讲 昭昭之明不可蔽 合而察之,切而验之,见而得之 ,即通过外在表象把握生命的内部活动。(灵枢 本藏言 视其外应,以知其内应,则知所病也 。不同于西医学的是,中医生命观受感性经历体验的影响,并通过图形、图像、图式和形象性的符号进行表示出。例如中医对于人体内部五脏的功能体用之描绘叙述,运用五行原理,将其与五种颜色相联络。其次,中医生命认识是一种系统认识。列维 布留尔在其名著(原始思维中曾提出原始人的 互渗律 概念,以为古代
5、人以为天地间的物-物间、物-人间天然地存在某种神秘联络。中医生命观也浸透着 互渗律 思维。中医生命观中无论是以 天人相应 观察人的生命与四空上下的关联,还是以 藏象 思维研究身体内部与表象的联络,还是以 证 为据体察身体的局部异常感觉和状态与整体机能的相关性都具体表现出出一种联络的系统观。再次,中医的生命认识是连续性的,中国几乎是历史上唯一拥有连续性传统医药学史的国家。中医学至今仍然以(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 等生命认识构建已趋完备的元典性著作为圭臬。而西医学的(希波克拉底医学文集已几乎完全是医学史的研究命题。 2、 西医对生命的认识及其特点 2.1 西医生命观:西方医学对生命的认识从最早古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文化交流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