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洛夫斯基“陌生化”理论中的接受美学思路,文艺美学论文.docx
《克洛夫斯基“陌生化”理论中的接受美学思路,文艺美学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克洛夫斯基“陌生化”理论中的接受美学思路,文艺美学论文.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克洛夫斯基“陌生化理论中的接受美学思路,文艺美学论文陌生化 ,又称 奇异化 、 反常化 ,是什克洛夫斯基的形式主义文论中最具原创性的概念。 陌生化 是指 有意识地使被感悟对象变得困难,使它和读者原有的体验不一致甚至完全相反,使意义的获得变得晦涩,延长了读者对形象的体验经过 1。 日常语言在人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使用中变得机械而钝化, 失去了本来应有的美感和活力,甚至进入了使用者的无意识之中,这种情况被什克洛夫斯基称为 自动化 。 自动化 是审美体验的障碍和天敌。 要想克制 自动化 ,就需要诗人对语言进行加工、施暴,使之扭曲变形,也就是使之 陌生化 。所以什克洛夫斯基讲 陌生化 能够 重新唤起人
2、对周围世界的兴趣,不断更新人对世界的看法 ,使人 带着惊奇的目光和诗意的感觉去看待事物 , 使人由实用转入审美, 去充分领略生活的诗意性 2。 陌生化 这一概念在什克洛夫斯基的理论体系中的重要性就在于 ,它不但一语道破了文学语言不同于日常语言的特性,文学作品不同于非文学作品的特性,而且还指出了读者审美感受的来源所在,进而将 文学性 的研究真正落到了实处。 这一概念在什克洛夫斯基的理论体系中不仅具有方式方法论的意义,而且还具有本体论的意义。 1 陌生化 理论中的接受美学因子 什克洛夫斯基的 陌生化 理论和雅各布森的 诗性功能 理论、艾亨鲍姆的科学实证主义文论、甚至兰色姆的 本体论 批评和燕卜逊的
3、复义理论一样,被学界普遍认定为文本中心论的典型的代表。 然而最深奥玄妙的地方在于,正是这种所谓的 文本中心论 范式中却内在地包含着深入的接受美学的思想因子。 1.1 陌生化 :审美感受与读者意识 不可否认,在艾布拉姆斯的文学批评四因素讲世界、作品、艺术家、读者中, 陌生化 理论更为强调的显然是作品,或更详细地讲,是作品的内在构造和形式特征,但假如以为 陌生化 理论只是捉住 作品 这一点而不计其余,以为它主张 作品 的一家独白,那就大错特错了。事实上,从更深层的意义上来看, 陌生化 理论中并不乏对读者作用的强调,从这一点来看,它内在地含有丰富的接受美学因子。 什克洛夫斯基有一段很经典的话来对 陌
4、生化 进行定义,从中我们能够看出一些端倪: 艺术的技法是使事物 不熟悉 ,使形式变得困难,加大感悟的难度和长度,由于感悟经过本身就是审美目的,必须把它延长。艺术是体验事物艺术性的方式,而事物本身并不重要 。 这段话不但给出了 陌生化 的定义,更重要的是它从根本上揭示了艺术存在的目的,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 陌生化 不止是一种技巧,更是一种文学语言和文学作品的根本特性。 从以上引文能够看出, 陌生化 的目的在于挑战读者、为难读者,吸引和鼓励读者去开掘这种奇异的语言背后的内涵和意蕴,换句话讲,其目的在于向读者发出 召唤 ,送出 邀请 ,让读者能够尽可能长时间地驻足于文本,流连于作品的诗性语言, 读者
5、不得不去感受它,专心致志,专心致志,流连忘返,乐而忘归 4。 这与后期的接受美学 双子星 之一伊瑟尔的 文本的召唤构造 和 文本的隐形读者 理论是何其类似! 另外,面对这段引文,人们不免产生这样的疑问:既然事物本身并不重要,那么什么才重要?什克洛夫斯基的意思是讲,阅读文学作品的活动不是接收信息的活动,也不是获得认知的活动,在后者那里,获取信息和认知对象最为重要,一旦获取了信息、认知了对象,任务也就宣告完成,因此时间需要缩短;前者则不同,在阅读文学作品的经过中,重要的是读者要获得足够的审美知觉和审美愉悦, 因此时间需要延长。所以上面这个问题的答案:是,重要的不是对象,而是读者的审美体验和审美知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文化交流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