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里描述译学对比模式的简介与应用,英语论文.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图里描述译学对比模式的简介与应用,英语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图里描述译学对比模式的简介与应用,英语论文.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图里描述译学对比模式的简介与应用,英语论文吉迪恩 图里Gideon Toury是当今世界着名的翻译理论家,是特拉维夫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图里在对希伯莱英语翻译文学进行大量描绘叙述性研究的基础上,发展了特拉维夫学派另一着名学者埃文 佐哈尔Itamar Even-Zohar的多元系统理论和霍姆斯James Holmes的描绘叙述翻译理论,构成了一套完好的描绘叙述翻译学理论和方式方法。他提出的描绘叙述译学比照形式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适用于检验目的文本与原文本的对等程度。本文旨在对这种形式进行扼要的介绍,并通过详细运用证实其适用性,并指出其某些方面的缺陷。 一、文献综述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翻译学
2、领域发生了重大的改变。描绘叙述翻译学的出现对国内外的翻译研究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张南峰2004在他的(中西译学批评中高度评价了描绘叙述译学对翻译研究的价值,并拓展了 规范 一词的概念,进一步发展了这一理论。王东风运用描绘叙述译学,从文学译本的地位及译者对这种地位的态度的角度研究译者对翻译策略的选择。根茨勒Edwin Gentzler2004:131在(现代翻译理论中认真地分析了描绘叙述译学,并总结了它的主要奉献:1放弃了逐一对应的对等概念以及言语对等的可能性;2在翻译原文本时考虑到目的语文化系统中的文学取向;3翻译时使具有固定属性的原文本中的信息发生改变;4在互相贯穿的文化系统所构成的符号学网络
3、中原文本与译本相互融合。国内外学者对描绘叙述译学的看法各不一样,总的来讲,图里对于翻译研究的奉献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但是对于描绘叙述译学的研究仍不够全面。本文的目的在于对图里提出的描绘叙述译学比照形式进行深切进入研究,希望能对这一理论在国内的发展提供一些新的视角和见解。 二、图里描绘叙述译学比照形式简介 图里的比照形式包括三个步骤:1对原文本进行系统的文本分析,以构成标准充分文本,并找出原文本的文本素texteme;2将原文本的文本素和目的文本中与其对应的文本单位进行比拟,进而发现从源语到目的语经过中所发生的转换shift;3通过对部分文本素的比拟概括出目的文本与原文本实际的对等程度及其与标准充
4、分文本所要求的对等程度之间的差距Toury 1980。在应用该形式前,我们必须先对华而不实的几个关键性概念进行解释。 首先,什么是转换?最初卡特福德Catford将其界定为 偏离从源语到目的语经过中的形式对应 ,但由于这种描绘叙述只包含了纯语言的转换,显得过于狭隘,因而之后波波维奇Popovic姚拓宽了 转换 的概念,将其定义为 所有那些原文中没有,或原文中有而译文中没有出现的内容 Shuttleworth2004:152。图里1980进一步发展了这一概念,将 转换 分为强迫性转换和非强迫性转换。强迫性转换是单纯基于语言层次上的转换,包括词类转换、构造转换等等。由于源语和目的语在构造等各方面的
5、差异,这种转换是不可避免的。非强迫性转换则牵涉到文学或文化原因,译者在翻译时会考虑到除语言以外的如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因素,侧重于译文在目的语文化中的接受程度。另一个重要的概念是作为不变量的标准充分译本。假如译者自始至终都遵循源语、而不是目的语的语言与文学规范来翻译,那么所作出的译文就是充分的译文。 标准充分译本追务实现目的文本与原文本之间最大化的对等,也就是文本层次上的对等,不考虑语言以外的其他因素。 因而,图里1980以为它最合适充当比拟中的不变量,而比拟的最终目的是探究目的文本和原文本之间究竟到达了何种程度的对等,这种实际实现的对等与标准充分文本所要求的最大化对等之间又存在多远的距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文化交流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