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人脸采集及预处理经验总结,司法鉴定论文.docx





《三维人脸采集及预处理经验总结,司法鉴定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维人脸采集及预处理经验总结,司法鉴定论文.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三维人脸采集及预处理经验总结,司法鉴定论文随着光学三维传感技术的快速发展,3D 扫描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逆向工程、工业设计、地貌测绘、医学影像、生物信息以及社会文化活动等众多领域。 同时,以安防应用为目的的三维人脸特征分析与辨别也越来越遭到重视。对人脸进行三维图像重构和研究可弥补二维人脸图像不能解决的多姿态多角度等问题,而建立大规模的三维人脸图像库对三维人脸数据的分析研究、模型训练、算法性能比拟测试是必不可少的基础数据资源1.因而,建立高精度的三维人脸图像库对于安防视频图像中的人脸特征分析研究以及在法庭科学中的应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2-4.经过比拟,选用 Artec Spider 3D 扫描仪
2、用于采集人脸三维图像,之后通过计算机软件对采集数据进行预处理,历时三个月时间获取了 1100 多份高分辨率的彩色三维人脸图像以供进一步研究。本文就此次三维人脸采集及预处理经过中的操作经历体验进行归纳,总结出采集流程、集合帧数、人工干涉配准等因素对处理前后图像质量差异的影响,并对华而不实碰到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 1 3D扫描仪工作原理 使用的 Artec Spider 是一款手持使用的拍照式3D 扫描仪,其采用的是构造光技术,根据光学传感测量原理,投影模块先将一系列编码光栅投影到物体外表,再由采集模块捕获相应被调制的光栅图像,然后通过特有的算法获取高密度点云数据的三维坐标5.在获得物体外表的空间
3、坐标后,通过计算机来进行图像配准、光顺合成以及细节编辑,重建出人脸的三维模型,最后以三角面片网格为单元贴上扫描时同步获得的纹理图像6,进而得四处理后的三维人脸图像见图 1。这种照相式 3D 扫描设备的特点是 :1光学传感。使用白色和蓝色的发光二极管LED作为光源,非接触式测量和捕获图像,对物体外表不会造成伤害 ;2测量精度高,深度信息可达微米级别。每个采集样本约包含 30005000 万个网格,可捕获到人脸部细小特征的三维数据,即便简化网格后加上同步捕获的高分辨彩色图像,仍可清楚明晰的再现人脸皮肤的皱纹及毛孔 ;3对复杂曲面能够分区域连续测量。 手持式 3D 扫描仪可灵敏的多角度移动,更合适采
4、集人脸各构造各部位外表的深度数据和纹理数据 ;4捕获的同时利用参考试点拼接技术可进行曲面自动配准,也方便操作者实时观察采集效果,及时调整扫描范围 ;5对环境要求较低,采集现场只要具备沟通电源,明视环境下即可进行操作 ;6对黑色及透明材料有限制,不能捕获被采集者的黑色头发及面部较浓密的黑色毛发。 2 三维人脸图像数据的采集 采集设备进行三维扫描的经过是一个实时曲面配准的经过。尽管这一经过有一定的鲁棒性,但是扫描对象的姿态变化很容易干扰配准的准确度7.因而在采集三维人脸图像前应和被采集人进行必要的沟通,防止采集经过中因被采集人讲话或移动导致配准失效而中断操作。 为了在保证数据质量的同时减少重复数据
5、量,使用手持式 3D 扫描仪时,需要根据一定的移动顺序对人脸图像进行撷取8,9.采取的扫描顺序见图 2是从被采集人的一侧耳部开场,上下 S 型经鼻面部向另一侧耳部移动,然后向下采集下巴被遮挡部位的图像,最后回到开场的部位完成扫描单帧曲面范围 90mm 70mm180mm 140mm。这样做的好处,一是不会遗漏采集部位 ;二是符合人脸面部构造特点,假如采用横向 S 型扫描则要屡次经过鼻翼两侧,这就增加了扫描难度 ;三是固定了采集顺序,在预处理时能够快速找到需要修改或删除的某一帧或几帧图像。对耳朵、鼻翼两侧、下唇至下巴中间构造比拟复杂的曲面,在采集时,能够采取小角度变换扫描仪打光角度。对下巴的采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文化交流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