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防汛物资管理信息化建设,物资管理论文.docx
《江苏省防汛物资管理信息化建设,物资管理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防汛物资管理信息化建设,物资管理论文.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江苏省防汛物资管理信息化建设,物资管理论文江苏省属于洪涝灾祸频发的省份之一。由于受长江江潮以及台风高潮的影响严重,全省 80%地面是处在洪水的威胁之下,加上江苏省是处于我们国家南北气候的过渡区域中,降雨的时间和空间分布相当不均匀,洪涝灾祸发生较为频繁,并且全省防汛防旱状况点多、线长、面广、险情类型多样。江苏省长期以来在防汛抗灾中逐步构成了以工程措施兴建水利工程和非工程措施科学调度洪水、抢险减灾、物资保障等手段互为支撑的格局。在非工程措施中,防汛物资是重要的物质基础,全省每年仅防汛物资保障一项就需 0.53.0 亿元,随着江苏省经济地位的提高,防汛物资工作在全省的经济发展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保障作用
2、。最近几年来,防汛物资的管理水平虽逐步得到了提升,但在高科技发展的新形势下,以往的管理手段已显得落后,信息化管理已逐步成为当代防汛物资管理的一个重要手段。 1 江苏省防汛物资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江苏省防汛物资储备的品种繁多、数量宏大、保障及时,发挥了宏大的经济效益和显着的社会效益。但在存储条件和手段等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 1.1 管理队伍逐步老化,专业的物资管理技术人员缺乏 全省防汛物资管理队伍中,当下在职工作人员有一部分年龄在 4050岁左右,相对年龄较大,所把握的知识比拟陈旧,多是 20 世纪计划经济时代积累的物资管理知识,缺乏当下物资管理的先进理念,尤其是缺乏计算机网络
3、信息化知识以及与之相关的法律知识,当代管理知识可谓知之不多,懂得计算机无线网络以及信息技术的新型物资管理人员相当匮乏。 1.2 仓库设施陈旧、设备老化,储存条件和手段不符合防汛物资储存的技术要求 储存防汛物资主要的设施就是仓库,而当前江苏省很多库房都是建造于 20 世纪 6070 年代,由于历史原因和当时条件所限,站点布置不尽合理,调运不能实现最优化,而且很多防汛物资的库房都是砖混构造,建设的面积小、标准低,仓储设施老化,装卸设备陈旧,部分附属设施不全,当代化程度低。当前的信息化普及率缺乏 20%,不能知足遥测、可观、通信的要求,水利防汛物资储备现在状况与江苏水利当代化建设要求还不相适应。 1
4、.3 防汛物资管理还保存着传统的管理形式 全省仓储基地分布分散,调运和管理难度大,缺乏统一的防汛物资调度信息管理系统。另外,一些防汛物资部门职工由于年龄偏大,文化程度相对较低等原因,不愿意主动地去认识、学习、使用先进便捷的计算机系统,对于库存物资的统计、汇编以及动态情况报表等仍采用人工核算,工作效率不高,时效性较差,精准度不够。日常工作还相当程度上处在以往传统的管理形式当中。 2 防汛物资储备网络与信息化管理的意义 随着信息化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已广泛浸透到各个方面,防汛物资的信息化管理将得到普遍发展。当前,防汛物资管理手段落后,传统的管理形式已经呈现多种弊端,防汛物资储备管理工作的信息化、科
5、学化势在必行。 2.1 通过计算机互联网等先进技术能够实现数据资源的分享 防汛物资管理信息化建设最主要的意义就是实现资源分享、数据共用、信息互通,进而获取客户的供求信息,便于管理者决策。对于防汛物资管理部门,不仅能规范防汛物资采购的流程,而且能够聚集优良的物资供给商家,还能够随时查看一些物资仓库的库存情况。通过这个系统,能够将仓库存储的相关防汛物资的数据录入到计算机中,与相关单位、部门进行联网,并可适时更新系统内的数据,以及对物资的报废、更新以及调入和调出等情况实现动态化监控。 2.2 利用计算机互联网监控能够减少防汛物资管理的人力 由于传统的管理形式仍为手工操作阶段,很多工作需要大量的人力来
6、完成,对信息的处理也主要是通过人和人之间的沟通去实现,不仅处理时间长,占用人力也较多。防汛物资管理一旦实现信息网络化,不仅可减少物资管理的人力,而且还能节省各种信息处理时间。只要具备一定计算机应用知识就能够通过防汛物资信息网络处理问题,这样便把人从繁琐的工作中解脱出来,进而提高工作的效率。 3 防汛物资管理信息化建设 3.1 制定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 江苏省现行的防汛物资储备和管理体制实行省、市、县 分级储备、分级管理 的办法,江苏省水利厅和江苏省财政厅还根据我们国家的(中国防洪法等相关的法律规定以及国家物资管理的相关规定,并结合本省防汛工作的实际情况颁发了(江苏省省级防汛物资管理办法,使防汛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文化交流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