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法框架内的图书馆电子文献传递服务研究,版权法论文.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版权法框架内的图书馆电子文献传递服务研究,版权法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版权法框架内的图书馆电子文献传递服务研究,版权法论文.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版权法框架内的图书馆电子文献传递服务研究,版权法论文内容摘要:从版权法角度阐述了图书馆开展远程电子文献传递服务的制度需求, 分析了我们国家现行立法对图书馆开展远程电子文献传递服务的制约, 提出了详细的立法建议。 本文关键词语:图书馆; 电子文献传递; 版权; 图书馆工作的重要目的之一是为用户提供知识和信息服务, 而服务的方式方法、形式必须随着技术的变革而发生相应的调整, 以尽可能知足新技术背景下用户的新需求。但是, 图书馆服务方式方法和形式的创新与重构遭到版权法的制约, 由于可能造成版权作品传播和利用形式、范围的改变, 进而对既有的利益平衡关系构成扰动, 造成利益关系的失衡。20世纪90年代初
2、以来, 随着版权的不断扩张, 图书馆享有的版权例外权利有了相应调整, 以使图书馆的服务功能向数字技术与网络环境适度延伸。然而, 从当前各国和地区的立法现在状况看, 图书馆享有的在数字技术与网络环境中使用版权的例外权利特别有限, 十分是无法开展远程电子文献传递服务, 这成为国内外图书馆重点关心的版权焦点问题之一。 1 图书馆远程电子文献传递服务对版权制度的立法需求 文献传递服务在图书馆有着悠久的历史, 很多图书馆都建立了相关的制度规范和操作体系, 早已成为图书馆一种重要而常用的服务方式方法, 比方通过专人带送、邮局寄送的形式向用户个人或者其他图书馆传递文献等都属于这个范畴。但是, 传统的文献传递
3、服务对权利人利益的负面影响较小, 这是由于法律制度往往会对图书馆文献传递服务的行为作出严格限制。比方, 或者规定图书馆只能适用 权利穷竭原则 对 特定作品原件或者复制件 开展文献传递, 或者要求图书馆必须根据法律规定对 自个复制的作品复制件 开展文献传递。根据美国(版权法期刊文章的10%;出于学习和研究的目的, 向用户或另一图书馆电子传递一部作品, 条件是在合理的时间内不能以正常的商业价格购买到该作品1。但是, 从总体上看, 在大多数国家和地区, 图书馆开展非经受权而又无需向权利人支付报酬的远程电子文献传递服务还没有法律根据, 解决这个问题既需要对数字技术和网络环境中利益平衡的内涵作出新的释解
4、, 又必须调整与重建平衡利益关系的体系和机制, 十分是针对图书馆的职能、任务和开展信息服务的特殊性创新详细的制度规范。 2 我们国家版权制度框架内的图书馆电子文献传递服务 2001年, 我们国家修订后的(着作权法第10条第12款规定: 信息网络传播权, 即以有线或者无线的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 使公众能够在其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作品的权利。 从此, 在我们国家版权制度中 信息网络传播权 有了法律地位。但是, (着作权法并没有根据利益平衡的原则对该权利设置例外条款, 使其成为一种 绝对垄断权 。2005年, 在中国图书馆学会的领导下, 我们国家图书馆界第一次有组织地介入了(信息网络传播权保卫条
5、例的立法, 提出若干立法律议。2006年法制办公布的(条例 (草案) 第4条第5款和第6条专门针对图书馆通过网络传播作品作了规定。 (条例 (草案) 第4条第5款规定, 公共图书馆能够不经权利人许可, 不向其支付报酬, 但是应当在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和出处, 并且不得侵犯权利人依法享有的其他权利的前提下 通过本馆的网络阅览系统供馆内读者阅读本馆珍藏的已经发表的作品, 但该阅览系统不得提供复制功能, 并且应当能够有效防止提供网络阅览的作品通过信息网络进一步传播。 这项规定授予的是图书馆在 物理馆舍内 的局域网中的电子文献传递服务的权利, 图书馆能够据此开展 短程 电子文献传递服务, 但是主体只
6、能是 公共图书馆 , 不包括高校图书馆、科研图书馆等其他类型的公益图书馆, 更不牵涉营利性图书馆。 (条例 (草案) 第6条规定:除着作权人事先声明不许使用的外, 公共图书馆符合以下全部条件的, 能够不经其许可, 通过本馆的网络阅览系统供馆外注册读者阅览本馆珍藏的已经出版的图书, 但应当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和出处, 根据规定支付报酬, 并且不得侵犯着作权人依法享有的其他权利: (1) 提供网络阅读的图书已经合法出版3年以上; (2) 阅览系统不提供复制功能; (3) 阅览系统能够准确记录作品的阅览次数, 并且能够有效防止提供网络阅览的作品通过信息网络进一步传播。 显然, 这一条是关于图书馆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文化交流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