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经济学视角下地勘单位改革研究,产业经济学论文.docx
《产业经济学视角下地勘单位改革研究,产业经济学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产业经济学视角下地勘单位改革研究,产业经济学论文.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产业经济学视角下地勘单位改革研究,产业经济学论文从产业经济学来看,地勘产业矿产资源勘查投入产出率不高,加之这一行业的本身规律较为特殊,需要从地勘行业产业组织角度出发,研究地勘行业的改革发展问题。1、 产业经济学视角下地勘单位改革历程计划经济时代,地质勘查是事业而不是产业,县处级的地勘事业单位几乎是唯一的组织形态,在其昌盛时期,地勘队伍人数多达111万人。为了适应社会市场经济的需要,从20世纪80年代初,统领全行业改革的基本纲领被称为 三化 方针,即 地质成果商品化、地质勘查单位企业化、地质队伍社会化 。这一方针酝酿于1984年,第一次载入的文件是1987年公布的(地矿部门体制改革总体设想纲要。
2、地勘队伍为了实现 三化方针 的目的,采取了 主业剥离副业、主业融合副业、副业剥离主业 三大措施,对地勘单位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然而从如今看,地勘单位的改革发展并不理想,这些企业化改造虽然有地勘单位本身主观上的因素,但根本原因是产业政策设计不到位。一是忽略了矿产资源勘查行业本身的基本特点。在改革初期,一些人忽略地质勘查产业的一般性,反对将市场经济规律引进这一产业。随着改革深切进入,一些人又忽略了地质勘查产业的特殊性,试图用市场经济的规律对其进行完全彻底地改造,将取消事业费投资、国家无成本运作商业性地质勘查产业作为改革的目的形式进行追求。二是忽略了行业改革与国内外市场经济大环境的协调。我们国家诸
3、多行业的改革开放都遵循了 外向推动 这一基本原则,即优先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最后实现公有制经济在市场中的 软着陆 ,而地质勘查行业的改革与发展始终局限在封闭系统内的自我盘整,到当前为止,地勘企业的主要组织形态还是那样是以县处级事业单位为主。2、 产业经济学视角下地勘单位改革的目的形式当今世界的矿产资源勘查产业组织呈现清楚明晰的二元构造,即 大型巨轮 与 小型舢板 ,分别占矿产资源勘查经费的80%和20%。 大型巨轮 以大型矿业公司的雄厚资本为后盾,享受公司内部的 事业费 ,实行探采结合的运行体制。以固体矿产资源勘查为例,全世界每年勘查费用约25亿美元,华而不实13亿美元以上被年预算超1000万美
4、元的30余家大型矿业公司所属的勘查机构占据。能够讲,全球矿产资源勘查活动是由数十家大型矿业公司所把握的,在世界范围内不断组合着企业的生产要素;另一类 小型舢板 是依存于金融市场而生存的小型矿产资源风险勘查企业,它们在美、加、澳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广泛发育。以加拿大为例,在股票交易所上市的小型勘查公司就有400余家,还有数千家非上市交易、不公开交易等形式的小型勘查公司。他们以融资、合作为主要资金来源渠道,其生命周期通常仅为4-6年。上述两类地质矿产资源勘查产业型是市场经济高度发达时期的产物,也是我们国家地勘单位与国际通行形式接轨的目的形式。3、 产业经济学视角下地勘单位改革的过渡形式3.1 地勘单位
5、的子形式计划经济体制下,地勘单位是地质勘查产业的唯一存在形态,承当着该产业的各种职能。它既是地质勘查产业投资代表者,也是地质勘查产业作业的执行者。在这一产业中,没有区分出不同的利益主体,更谈不上构成各个利益主体之间的供需关系。在体制转轨的过渡时期,根据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基本原理和地质勘查产业的基本特点,分划出地勘单位的子形式,是设计地勘单位改造过渡形式的基本前提。一是承当投资风险,享受投资成果的投资商。从广义上讲,对投资商没有市场准入限制,普通人即可通过股市介入投资。当然不能否认,国家可根据战略需要,对个别矿种和区域有所限制。地质勘查投资固然可大致分为公益性和商业性两大门类,但相互没有明显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文化交流
限制150内